當前位置:
首頁 > 星座 > 寒食節的來歷和飲食習俗

寒食節的來歷和飲食習俗

寒食節的來歷和飲食習俗



1、什麼是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後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


2、寒食節的來歷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饑。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


3、各地寒食節吃什麼?


山西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上海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台灣


台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過去的台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山東

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舟山


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一個特色,許多菜肴系冷盤與涼拌菜,還有清明特色點心——青餅、條子糕皆可冷食,祭禮畢,要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麻糍錢」(麻糍即青餅也,其形狀有圓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墳後,回家還要做「清明羹飯」。


公眾微信【易昕風水】【塔羅牌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塔羅牌學院 的精彩文章:

古人說「君子造命」:有道德的人可以改造命運
《生命的呼喚》一位古老祭師寫的詩
春分如何開運養生
奧斯卡12星座運勢3.13-3.19
薩德本質上是一種缺德

TAG:塔羅牌學院 |

您可能感興趣

花朝節的來歷和習俗
元旦節的來歷和習俗
愚人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元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的來歷與習俗
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與注意事項
中華民俗: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來歷作文
歷史圖說:臘八節的來歷與習俗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
美食小故事之「一品南乳肉」的來歷與做法
美食典故之:重陽糕的簡介和來歷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元節知識大盤點:來歷、習俗、禁忌
美食典故之:山西美食燜面的來歷
道教的三厭四不食的揭秘和來歷
中秋早知道|中秋節的來歷、習俗與注意事項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