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早在新舊石器時代,人們就用水品來製造工具。北京人遺址中就有水晶石器。水晶按礦物學劃分,屬於右英類,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SiO),硬度為7、比重2.65,化學性質相當穩定,不易受酸的腐蝕。水晶是透明體,質地細膩,光澤較強,多呈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偶見絲組光澤。水晶因各自所含雜質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色彩。人們主要根據水晶顏色為其定名,亦根據包裹體的特徵來稱呼。通常人們將無色透明的稱為水晶,葡萄紫色、淺紫色的稱為紫晶。黃色、淡黃色、橙黃色的稱為黃晶。包裹體猶如毛髮狀的稱為發晶。包裹體的顏色比較多,有金色、棕色、褐色、青色、黑色等等。由於水晶質地純凈、色彩誘人,甚至包裹體的形態也是那麼優美,因此,它始終是人們所黨用的玉材和首飾用料。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新石器時代晚期 水晶玦

古人對水晶的認識,大致可歸納為三種說法。一是水化之說或冰化之說。古人對礦石還不能作科學分析,僅以直觀的視覺為認識基礎,認為水晶是由水或冰變化而來。《潛確類書》云:「水精,千年冰也。」《格古要論》云:「多年老冰為水精。」《瑯嬛記》講了一則小故事:說唐貞觀年間,有一個叫韋維的人,這年冬天,天氣特別寒冷,他家的水池全部結了冰。到了第二年春天,這池冰仍不見融化,於是便命人用鑿子敲鑿,這時才發現池中之冰已全部變成了水晶。 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西周中晚期 水晶玦

說得比較客觀的,還要算《本草綱目》。李時珍對水化之說作了比較符合情理的解釋。他說:「瑩澈晶光,如水之精英,會意也。」這個解釋是容易為世人理解和接受的。由於水化之說傳布甚久,所以水晶的許多古代名稱與傳說都和水有關。上述水精即水晶的古代名稱之一,其他還有水玉、千年冰等等。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西周中晚期 水晶玦

二是神異之說。古人相信水晶具有神異的功能,能夠起到避祟、防腐、療疾的作用。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組》中講到了一隻用水晶做的碗,具有「夏蠅不近,盛水經月不腐不耗,或日痛含之立愈。」細細分析起來,其實這一現象並不奇怪。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因水晶天然性涼,即使在夏天,將盛水的水晶碗放在較為陰涼的地方,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腐不耗」大概是可能的。至於目痛,大多與火旺有關,口服涼飲或許有降火安神的作用。將水晶人葯,用於治療疾病,是我國中醫藥傳統的做法之一。《本草綱目》說水晶辛寒無毒,主治熨目,除熱淚,亦可加入於點眼藥之中。水晶的藥用功效與上述段成式之語頗為相近。雖然現在已不再用水晶當葯,但古人確實是這樣做的。至於說能達到「立愈」的效果,大約是誇張之辭了。《列仙傳》把水晶說得更加玄妙,「赤松子,神農時雨師,服水玉以教神農,能人火自燒。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這顯然是一則關於水晶的神話傳說。《拾遺記》把孔子說成是水晶的化身。意為非同尋常之人,脫胎於非同尋常之物,顯示了非同尋常的神異功能。儒家則稱水晶具有五行之中的水德。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商代晚期 水晶環

第三為佛寶之說、水晶自古以來就被佛家尊為七寶之一。實際上水晶和水精名詞的由來,最早還是出於佛門經書。章鴻釗《石雅·寶石說·水玉》引《本草衍義》一書云:「嘉州峨媚山出菩薩石,形六棱而銳首,色瑩白明澈,若泰山狼牙石、上饒水晶之類,日隙照之有五色,如佛頂圓光,俗謂菩薩光明有感,今亦稱放光石。」水晶的折光率為1.544-1.553,色散能力較強,在光照之下能有如三稜鏡一樣反射出各種美麗的光澤。古人以為是五色祥雲,信之為佛光普照,故亦稱之為菩薩右。水晶的釋家名亦有叫放光石、陰精石、婆娑石、摩挲石等等,含義大致相同。總之,古人相信水晶具有一定的靈性和特嫁的功能,因而在人們的心目中水晶被披上了一層非常神秘的外衣,成為古玉之中具有代表性的材種之一。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西漢 水晶玦

水晶自被人類發現以來,除作為裝飾和玉器擺件以外,很早就曾經作為建築材料使用。《拾遺記》記載周靈王起昆昭之台「篩水晶為泥」,也就是用水晶碎屑和泥作建築裝飾。《後漢書·西域傳》說;「大秦國宮室皆以水晶為柱。」《晉書》說:「大秦國屋宇皆以……水精為柱礎。」這還是能令人相信的。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東漢 水晶飾

我國天然水晶產出較多。江蘇、內蒙、海南等省產出的水晶最負盛名。吉林、新噩、青海、四川、福建、廣東等地也都有較好的水晶礦。水晶是結晶完好的透明石英,存在於石英脈晶洞中。晶體呈錐形六面稜柱。產出的晶體有的是發育完好的單晶體,也有的是由多個單晶體長在一起的多晶體。大的單晶體甚至可重達數百公斤。水晶的肉限鑒別主要是從顏色、氣液包體及綿綹等方面觀察和相似玉石的區別。一般來說和水晶相似的東西有合成水晶、合成紫晶、改色水晶、天然黃王以及玻璃等物種。它們之間主要的區別是:天然水晶顏色成自然分布,多不均一。氣液包體成星點、雲霧、棉絮等狀,綿綹展布自然:凡合成有色晶體顏色多均一,綿綹不自然,晶體的中心部位有片狀的子晶晶核;玻璃製品往往含有較多的氣泡、且經常留有熔融的特徵及工具 製作的痕迹;合成水晶一般都比天然水晶輕,而黃玉則比水晶重。在三溴甲烷中,水晶呈漂浮狀,黃玉則迅速下沉於底。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新莽 水晶珠串飾

水晶的選用原則是根據凈度、顏色和塊體的大小而論。凈度是指水晶內部透明和潔凈的程度。無論何種水晶總以越透明越好。影響透明度的因素主要是綿綹、裂隙及其他雜亂無章的包裹體,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水晶的利用。但有的包裹體本身很美,如發晶和針狀體就可起到很好的裝飾效果,是製作玉器的好材料。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新莽 水晶珠串飾

水晶對顏色的要求是以純正濃艷為好。譬如紫水晶若紫色濃重、品位純正,製成的產品就給人一種晶瑩欲滴之感。黃色濃重的水晶,其美猶如黃晶寶石。即便是墨晶,成天然的黑色,製作裝飾品亦能起到很好的藝術效果。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北周 水晶珠

所謂水晶單個塊體的大小,是從實用的角度相對而言。假如有一塊水晶塊體很大,但充滿了綿綹和雜質,就不能算一塊好水晶。通常來說,純凈的水晶可以做光學鏡片,顏色濃艷的水晶可以做寶石材料,再大的就可以做玉雕產品了。水晶玉器的品種通常有瓶爐、鳥獸、器皿、人物等。由於水晶是全透明的材料,為體現其晶瑩之美質,造型講究圓潤光潔,並不過分追求薄做,紋飾也不宜過分複雜,否則既看不清楚,也顯示不出型體美了。 在古代水晶的稀缺度遠遠超於玉器

唐大 水晶墜飾

微信搜索【公眾號】(cangjia88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痴人 的精彩文章:

價值連城的古代綠松礦脈早已絕跡
佛門盛傳琉璃乃天國之寶
從古史傳說的角度看玉器的歷史作用
盤點《三禮玉論》中之用玉規矩
研究玉文化的鑰匙

TAG:收藏痴人 |

您可能感興趣

太平洋深海生物檢出污染物:濃度遠超地表河流
平壤也有「中關村」?朝鮮的開放程度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中國將美俄絕對非賣品大方出售 珍稀程度遠超核武器
馬刺長盛不衰秘密在哪?聖城壓榨程度遠超火箭莫雷
白色的百搭度遠遠超過黑色!! !
羅的超強空間果實能力,鋒利度遠超所謂的無上大快刀!
深度:詹姆斯明年西遊並非空穴來風,但事情的複雜程度遠超你想像
曾經世界上最長、最闊、最高的遠洋客輪,奢華程度遠超泰坦尼克號
兒童低度近視、低度遠視、低度散光配鏡問題
軍人們的搞笑程度不容小視呀,可愛程度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龍珠,他們太特殊,進步速度遠超孫悟空?
印度一湖泊曾泛起「毒雪花」,其污染程度遠超恆河
其實,消滅昏睡病的速度遠超你的想像
浙江最有影響的小鎮,知名度遠超地級市
圖揭國產手機生產流水線,精細度遠超想像
山裡很多這種野果,甜美度遠超藍莓,但它與開塞露才是絕配
中國智能手機發展速度遠超日本 便利程度超乎想像
《火影忍者》凱和六道斑一戰:只能說明凱的攻擊速度遠超波風水門
印度此河的污染程度遠超恆河,水面全是泡沫,當地居民仍直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