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無一用是書生 原意指啥?誤導很多你這樣的書生!

百無一用是書生 原意指啥?誤導很多你這樣的書生!


黃景仁(1749~1783),清代乾隆年間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凄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 。



百無一用是書生 原意指啥?誤導很多你這樣的書生!


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百無一用是書生 原意指啥?誤導很多你這樣的書生!



譯: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無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獨自作詩,抒發心中的不平。

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萬念俱寂、對女子已經沒有輕狂之念的人,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


十個人中有九個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沒有用處的就是書生。


不要憂愁自己寫的愁苦之詩會成為吉凶的預言,春天的鳥兒和秋天的蟲兒都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百無一用是書生 原意指啥?誤導很多你這樣的書生!


《雜感》是詩人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後寫的,當時詩人二十歲,喜歡在自己的詩中寫愁苦的語言,朋友都勸他「愁苦的詩歌不是好的預言」,詩人業師邵齊燾也不忍看弟子鏤心苦吟,增病勞形,屢加勸誡,詩人深感師恩,卻不能放棄不平則鳴的詩藝追求,回顧自己二十年「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憤憤不平,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百無一用是書生 原意指啥?誤導很多你這樣的書生!



中國歷史上勸人讀書的文章典故浩如煙海。中國人習慣自謙,尤其文人,黃仲則等人平常飽讀詩書,偶爾「撒嬌賣萌」說「讀書沒用」那也是「情緒話」,不能當真,最後還不是繼續著述文章嘛。試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書也沒讀幾本,又有什麼資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忘記歷史就是背叛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五大下落不明的絕世珍寶 得其一可買一國
這件國寶到底有啥魔力?讓相距遙遠的兩個省爭了幾十年
東皇太一 原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澶淵之盟後被玉帝取代
因樓蘭美女乾屍 科學家斷定羅布泊四千年前已乾涸
北喬峰 南慕容 慕容復武功那麼差 憑啥跟喬峰齊名?

TAG:忘記歷史就是背叛 |

您可能感興趣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前句你知道是什麼嗎?全詩存在另類意境?
「百無一用是書生」?請正確理解這句老話的真實含義!
【好文】百無一用是書生?正是這個書生拚死一戰為大宋續命百年!
原來「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這裡,作者竟是黃庭堅的後裔
書生提了十條建議,皇帝說用四條,書生冒火了,要不用一條也別用
此人本是名門之後,寫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卻一生悲苦
百無一用是書生?正是這個書生,輝煌一戰為大宋續命百年
他是乾隆朝第一詩人,為何發出「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
做人要看得出眉眼高低,不可做百無一用的書生,情商?硬傷?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用在他身上絕對不合適,蔣介石都為之傾倒
今日大學生:百無一用是書生,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書生誤國」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宋就是這麼被毀掉的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初讀一句就令人感慨頗深的詩句
書生 我有一些難過
此人是書生,天生一硬漢,周恩來寫啥字條令他」萬死不辭」?
書生做了這件事,拯救了很多人,從此相安無事
《白鹿原》里的朱先生,一席話能頂十萬人馬,誰說書生無用?
商女不知亡國恨,百無一用是書生
書生多看了黃鼠狼一眼,黃鼠狼竟死纏爛打要嫁給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