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塗之錄,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要說阻礙玩家玩到遊戲的最後一道門檻是什麼,那恐怕就是其令人望而卻步的售價了吧。即使你經歷過了A測、B測、試玩以及一系列的深思熟慮,一款動輒三百多元的遊戲總會讓你在按下「立即購買」前顯得猶豫不決。所以,為了買到便宜的遊戲,玩家可謂是各種折騰(二手,換區,合購等)。近年來,隨著Steam國區的上線,得益於其因地制宜的定價策略,大陸玩家開始享受到售價遠低於各大平台的3A級遊戲。在PC上給G胖送錢的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人們似乎認為著PC遊戲一定比主機遊戲便宜。那麼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主機遊戲為啥貴?

不少同學可能覺得主機遊戲價格貴,其實遊戲廠商和其他商人一樣,他們賣給玩家遊戲的目的只有一個:盈利。而在一款售價為60美元的實體遊戲里,平台方,零售商,發行商和開發商都想從其售價中分得一杯羹。這也決定著一款遊戲(實體)的售價不可能太低。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一款60美元的遊戲分成圖,廠商一半都拿不到

就先拿平台方來說吧,其實作為一款遊戲主機,其硬體平台本身的毛利往往非常小,像首發價為399的PS4來說,其製造成本就已經達到了381美元(索尼稱)。當然就像我開頭說的,這其實只是主機為了盈利的一種手段而已。主機廠商的此舉其實只是為了擴大主機的裝機量,而當有了龐大的用戶基數與巨額的遊戲銷量之後,再通過平台權利金盈利就不是難題了。換句話說,靠賣硬體(PS4)可能不賺錢,靠賣軟體(遊戲)才真正賺錢,這便是主機盈利之道。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為什麼主機廠商對硬體破解是如此地深惡痛絕。不過值得說明的是:平台權利金在一款售價為60美元的大作里的比例大約是11%(7美元),還算是小頭。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PS4的製造成本就已經達到381美元

我們再來說說零售商,像Gamespot的這樣的零售商雖然不直接參加遊戲的開發,但也起到連接玩家與廠商的重要樞紐作用。有時候他們會和遊戲廠商一起為其遊戲作品宣傳造勢。但也有時候要為遊戲的積壓與退貨成本負責。當然零售商也要盈利,在售價為60美元的遊戲作品裡,除去積壓與退貨成本,零售商所佔的比例大約為25%(15美元)。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人滿為患的GameStop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發行商與開發商,其實對於一款遊戲來說,開發和發行都是至關重要,缺一不可的。這其中,發行商負責線上的銷售與運營,開發商則負責線下的開發與維護。除去主機商,零售商所佔與其他費用,他們在一盤遊戲里可以拿到45%(27美元)。

這也就是說,遊戲廠商從一碟遊戲里也僅能拿到可憐的一半。別說我們嫌貴了,遊戲廠商都還嫌賺不夠。因為在其實在實體碟交易中,還存在著二手與租賃這樣的特有服務。雖然玩家和零售商都能從中獲益,但遊戲廠商從這類交易中並不能提取什麼好處。這恐怕也是為什麼上個世代聯機碼風行的原因了。所以,遊戲廠商賺錢的法寶可不僅僅限於遊戲本體了,他們會推出預購特典,豪華版內容,季票,以及遊戲內的微交易系統以牟取最大利益。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遊戲廠家的吃相越來越難看

而所有上述的這一切,其實最後買單的還是玩家。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覺得遊戲貴吧。不過以上的分析只是基於主機上的實體遊戲,當我們換了平台和載體之後,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觀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

PC遊戲為啥便宜?

在PC平台上,絕大多數遊戲都偏向於通過數字渠道進行發售。既然遊戲在這裡變成了虛擬商品,那麼實體遊戲盤裡諸如積壓,物料,物流等花費都可以被降低至零。這樣一來,遊戲廠商與PC數字零售商的自主性就開始上升。那麼理論上來說PC遊戲的價格是可以更低的。事實是不是如此呢?PC數字巨擘Steam就以身作則地告訴了我們這個分析是有道理的。

不過生在PC這個江湖,Steam要是沒兩下子還真玩不轉。那麼PC和主機平台又有什麼區別呢?第一個就是用戶基數,要知道PC和主機不一樣,沒有世代差異,只有配置高低。所以PC用戶的數量總是蹭蹭蹭地往上走。我還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PC的人家裡不一定有台PS4,而有PS4的人家裡往往一定有台PC(PC黨和主機黨可以消停會兒了)。所以Steam就借著PC用戶基數大的東風,本著薄利多銷的銷售策略,頻繁地進行各種有理由與無理由的打折。這樣一來,售價下來了,利潤也上去了。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Steam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100萬

第二就是PC特有的盜版問題了,我們都知道PC的盜版問題不能根除。但正版遊戲其實也有盜版無可比擬的優勢。除去道義問題不說,一個正版遊戲總能夠提供給用戶完備的服務(包括線上與線下)。但過高的正版價格往往會讓用戶望而卻步,Steam深諳PC用戶的這一點顧慮,便通過打折來下調遊戲價格吸引玩家,再加上Steam豐富的配套服務,這讓越來越多的用戶入了正版的「坑」。而Steam的奉行的這種定價策略,更是在推出「低價區」這樣政策的時候發揮到了極致。下面我們就以「人民幣區」為例,仔細地講一講。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難以根絕的盜版,在天朝尤為泛濫

眾所周知,我們天朝人口基數大,PC玩家自然而然地也會多。不少國外遊戲公司都想從這個大蛋糕中分一塊走,但總是四處碰壁。其原因放開審查制度不說,與四處泛濫的盜版也拖不了干係。而且說實話,這些動輒300多元的大作與大多數玩家的購買力也不符。這個時候Steam國區便橫空出世,因其沒有正式進入大陸的原因,所以首先遊戲裡面的售價就不包苛捐雜稅(這給國區的廉價策略埋下了基礎),而且大多數主流遊戲作品我們都能在Steam上買到(審查的缺席)。當然不僅如此,Steam更是在定價上針對中國大陸地區進行了適配,這使得一些Steam國區的遊戲售價遠低於全球主流。配上Steam的本土化支付服務,這使得一大批3dm玩家棄暗投明,入了正版這個「坑」。可以這麼說:Steam國區的存在,推到了長期阻礙玩家玩到正版遊戲的「三座大山」。

那麼問題來了,主機遊戲就一定那麼「高貴嗎」?還是說我們可以買到比PC遊戲更便宜的主機遊戲?帶著這兩個問題,讓我們進入下面的環節。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支付寶,微信支付齊上陣,我們的手還管的住嗎?

主機遊戲不一定貴

PC遊戲固然便宜,但主機遊戲也不一定貴。不過這裡首先要聲明,主機上講的「便宜」大多是基於數字版遊戲的基礎上的。

其實在主機平台上購買數字版遊戲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去最近的港服吧。而在PC上,因為有著國區的存在,相信不會有人去港區看看吧。也正是這樣,主機港服和Steam國區的對比給了我們一種PC遊戲一定比主機遊戲便宜的錯覺。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我想只有把對比放在同一個區域內才能出結果。

讓我們先把Steam調到港區,我們看到《彩虹六號:圍攻》的售價為268港幣,而在PSN港服上這款遊戲的售價僅198港幣,是不是不敢相信自己眼睛,Steam上賣的遊戲竟然還比PSN上的要貴!讓我們再把遊戲換成最新的《榮耀戰魂》,我們也可以看到Steam和PSN的售價也是差不多的。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實際上,無論是PC還是主機,是數字還是實體,在發達地區,任何3A級大作的首發價基本都為60美元。而當我們認為PC上遊戲更便宜的時候,多半是因為其頻繁的打折活動(各種特賣)與其因地制宜的定價策略(榮耀戰魂國區249起)。

不過目前主機平台上,國區的建設還不夠完善。價格與陣容可能都不是那麼令人滿意。那有沒有辦法在主機平台上拿到比PC人民幣區更低的價格呢。下面我就將對這個終極問題作出解答。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主機遊戲可以更便宜

如何買到更便宜的主機遊戲?其實方法有很多,對於實體版遊戲而言,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二手買賣了。得益於這個世代的主機二手政策,廠商們對於二手交易沒有任何限制。也許你花了大價錢買了實體碟,但在你遊玩過後可以輕鬆地賣掉回血。如果你運氣好的話,也許你只用花一點微小的郵費就可以玩到你想玩的大作了。而在PC平台上,實體碟的交易方式不是很流行。所以說二手交易也已經慢慢成為主機玩家的福利之一了。這麼一來,是不是覺得實體遊戲也沒有那麼貴了呢?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日漸擴大的二手市場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如何購買到便宜的數字版遊戲,其實這裡面的套路就多了去了。首當其衝的就是與基友合購了,我們都知道在PS4和Xbox one上,PSN和Live賬號是可以互相綁定的,而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分享雙方購買的遊戲(僅限兩方哦)。這樣一來,只要找到一個靠譜的合購夥伴。以後購買遊戲的費用可以完全由兩個人來平攤。平時看上去很貴的遊戲作品相當於瞬間打了一個五折,而且主機的合購機制較為完美,不像Steam的家庭共享功能一樣有著很多限制(主副賬號不能同時在線)。只要你能找到一個靠譜的好基友,合購可以說是省錢的最好辦法。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網路平台合購遊戲風險比較大,中招者無數(被ban機),建議大家還是找一個摸得著的基友比較好。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土豪,我們合購吧?

上文提到Steam有低價區,其實在主機平台上也有著低價區的存在。那麼說到這裡,我們便不得不提一下主機上的跨區購買。與Steam跨區購買不同,主機跨區購買的風險和門檻都沒那麼高(只要有雙幣信用卡)。通過主機的跨服購買,我們總能享受到意想不到的低價。這裡就以XBOX的印度服為例。在印度服,《巫師3》年度版僅售796盧比(80元人民幣)。這簡直比Steam國區的售價還要便宜。要是再找個靠譜的基友合購,是不是40元就可以拿下了?40元的機版對陣158的PC版,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呢。當然,這樣的優惠可不僅僅限於這一款遊戲。例如PSN日服之前《刺客信條》(黑旗和大革命)會員價僅售100日元的消息,換成人民幣也就是6.2元。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97%off,是不是似曾相識?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神作低價,你問我滋辭不滋辭?

除去低價區外,如果說數字遊戲還有什麼優勢的話,那恐怕就是頻繁的遊戲打折活動了。在主機平台上,雖然打折的次數與力度有時候可能不及Steam的各種特賣。但是,只要我們時刻關注PSN和Xbox Live 商店的最新消息(關注愛玩也愛買這個欄目也可以哦),還是可以抓到一些比較實惠的折扣的。比如為慶祝《最後生還者》中的「瘟疫日」,這款遊戲在PSN商店的價格從268港幣降到了80港幣,可謂是打了3折。這麼實惠的售價,而且還是獨佔神作,肯定要支持一波啦。當然了,像在黑五、聖誕這種傳統的購物季下,主機平台的打折力度與幅度與PC平台比可謂是不分伯仲。到時候,恐怕錢才是問題了。

既然說到折扣,那我們不得不說一下主機平台上獨有的會員制度了。如果在主機上開通會員,那麼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會員獨享的折扣,而且還可以開通多人遊戲服務,但更重要的是主機會員每個月都會有免費遊戲拿。像這個月和上個月,PSN港服就已經送出了戰神3重置版,直到黎明,小小大星球這樣高質量的第一方作品。開通PSN的年費只需250人民幣左右,而光這兩個月的免費作品價值就已經接近500元。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Xbox的金會員制度與Xbox獨佔的EA Access。雖然Xbox金會員的年費要比PSN會員更高,但是Xbox One用戶每個月可以享受到四部免費的遊戲(兩部One,兩部360)。而且如果你開通了每個月4.5美元的EA Access服務,那麼除了享受到EA遊戲的專享折扣與新作試玩之外,還可以免費暢玩多達四十幾款大作的EA遊戲庫。所以總的來說,買主機平台上的會員一定不是一件虧本的事。雖然不開通會員就無法多人聯機,但是光其送的遊戲就已經值回票價了,這絕對算是PC平台上享受不到的福利。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這筆錢其實花得很值

簡單地總結一下,其實只要通過跨區購買,數字合購,開通會員,關注折扣,二手轉賣等方式,主機遊戲的價格很真不一定要比PC要貴。所以說PC遊戲一定比主機遊戲便宜這種說法是十分片面的。想像一下,在你經歷了無數糾結與折騰之後,終於以一個最便宜的價格買到了這個遊戲,然後你關上門,拉上窗,打開空調,在下著鵝毛大雪的晚上,再倒上一杯熱可可,最後你拿起手柄,戴上耳機,點亮機器,深吸一口氣......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作為主機玩家,一定會比PC玩家付出更多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玩網 的精彩文章:

DOTA2亞洲邀請賽 NB讓一追二擊敗衛冕冠軍EG!
比比誰更強!魔獸世界主城城防力量對比之部落篇
DAC solo冠軍拒絕者訪談:被抱起來感覺好蠢
PokemonGO何以沉默?十個讓玩家由粉轉黑的理由
負能量滿載!五部黑暗漫畫里的毒雞湯

TAG:愛玩網 |

您可能感興趣

LOL亞索的這些極限操作,很多遊戲玩家都未必能做到幾個
dnf:狗托玩家深淵出這個裝備,這運氣,一般的玩家都看不慣了
手殘玩家就真的玩不了FPS嗎?
我是一個新手玩家,買什麼樣的壺比較好?
「DNF我還能陪你多久」,玩家發出內心深處的吶喊,怎麼回事?
LOL出到現在,有哪些玩家可以代表一個英雄的呢?
如果DNF推出寵物幻化,我想超過一半的玩家會選擇它
系統是WIN7的玩家注意啦,這樣做你的遊戲一點不卡更加流暢!
這個一票難求的玩家聚會,不只是一場遊戲展覽
LOL這5個英雄絕對不能重做,如果重做他們,會流失一半的玩家
球鞋玩家的最大難題就是它!你會如何做出抉擇?
dnf回歸玩家曬出這些深淵出貨圖,讓很多玩家都想棄坑再回歸!
想做傲視全平台的遊戲玩家?這款手柄一定不能少!
你會推薦什麼遊戲給一個不怎麼玩遊戲的非玩家?
dnf:玩家深淵出貨,可連出的是啥都不知道就變這樣,這怎麼玩
這兩款手機對於喜歡玩遊戲的玩家來說是很不錯的選擇哦!
扶我起來我也能上比賽!LOL有才玩家為冷門英雄DIY的裝備
為它單獨開發布會,只因它一出就是所有玩家心中的王者!
DNF錯過這五個活動的玩家,都後悔不已,什麼時候能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