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清明起源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期間,人們拜祖、踏青、郊遊,曲水流觴,這一天喜憂各半,頗令人感懷萬千。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而如今的清明節,多吸取了寒食節的習俗內涵,主要是祭祖緬懷,體現了華夏子女亘古永恆的家族情結。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中醫清明養生


就中醫養生來講,清明也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養生節氣,清明養生應「順時而為」。《黃帝內經》中有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點擊播放 GIF/699K


清明節氣里的養生應順從自然,抒發陽氣,為了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大家養生時應注意保護陽氣。中醫清明養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1.作息提前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為了能使陽氣更好地生髮,人們應有意識地調整作息,早點起床。7時至9時是辰時,中醫認為此時屬胃經最旺,因此,要盡量把自己的作息時間向前調,早起後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不僅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還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增強抗病能力。


2.足養精神,抒發陽氣。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點擊播放 GIF/492K



由於冬天日晒較少,人們在室內時間較長,人體陽氣內斂,氣機的宣發疏暢不夠,精神易有壓抑之感。春天來臨後,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也進入旺盛之機,要充分利用這個時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運行。


3.外出踏青,「動」宜適度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清明節還有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放鬆身心的習俗。不過,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除了長期堅持鍛煉的人,這個季節並不主張人們大幅度地「動起來」。老年人活動時心率應不超過105次/分鐘,呼吸應不超過24次/分鐘,中青年因人而異。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腎炎、貧血、肺結核、發熱、急性感染以及處於結石活動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強登山。


4.重在養肝兼補脾胃

清明上的中醫養生



在五行中,肝屬木,與春相應,主升發,在立春萌發生長,到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如果肝氣過旺就會損傷脾胃,出現脾胃虛弱的病症,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所以清明養生應重養肝,兼顧補脾胃。


結語:


雖然葉落歸根,但如今我們大部分人都在背井離鄉,漂泊在遠方。希望在清明期間,我們都可以稍作停留,踏上故土,以酒慰藉已故的先祖。帶上一顆虔誠的心再前進,願我們都不負初心。


溫馨提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把把脈 的精彩文章:

春困、乏力?中醫輕鬆教你擺脫!
要私密,更要健康!
經典小兒推拿手法,輕鬆學起!
一起身,就頭暈,這是病嗎?
擺脫春困,不做「睡美人」!

TAG:把把脈 |

您可能感興趣

立夏上的中醫養生
睡姿上的中醫養生
老中醫談清明如何養生
清明養生重在養肝,清明養生吃什麼?
老中醫:清明養生 滋養肝腎是關鍵!
中醫養生:經絡養生操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最全《清明養生指南》 每人一份
中醫養生保健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最全《清明養生指南》 每人一份~
中醫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大暑如何養生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最全《清明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老中醫養生小秘訣: 五穀養生粥的做法大全(上篇)
中醫養生:腳底按摩養生法
清明養好生,一年不生病!最全《清明養生指南》,人手一份~
中醫養生:臟腑養生按摩療法
易與養生 清明時節養生要訣
小滿上的養生
中醫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