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收評:美圖公司再次上演跳水大戲 股價一度跌14%

收評:美圖公司再次上演跳水大戲 股價一度跌14%

4月5日消息,美圖公司今日早盤延續震蕩走勢,午後開始急速上升,盤中一度大漲9.31%,報14.32元。但隨後開始急速回落,一度跌幅近14%,低見12.56元。截至收盤,美圖公司跌2.29%,報12.8元;成交額13.47億,成交量9956.05萬股。




資料圖

日前,美圖公司發布了其上市後首份年報。報告顯示,2016年度,美圖的營收為15.79億元,同比增長112.8%;經調整虧損凈額同比大幅下降23.9%至5.405億元,公司稱主要得益於毛利提升,以及營銷及推廣開支在不影響用戶增長的情況下有所減少。不過,美圖年內虧損凈額為62.609億元,2015年虧損為22.176億元。


美圖股價劇烈起伏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圖自身擁有的用戶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不匹配,使得不同投資人對其未來前景判斷產生了巨大偏差。


日前,美圖發布了「美鋪」和「美圖定製」兩個電商平台,被業界看作是自去年12月份港股上市以來,在商業化道路上邁出的標誌性步伐。


身為繼騰訊之後在港上市的最大互聯網公司,從「南下資金概念股」到「AI概念股」,美圖股價因滬港通「開閘」而起起伏伏。作為工具類產品的創業典範,美圖究竟如何才能憑藉巨量用戶實現盈利成為關注的焦點。

互聯網資深觀察家李東樓認為,造成美圖股價劇烈起伏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圖自身擁有的用戶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不匹配,使得不同投資人對其未來前景判斷產生了巨大偏差。


事實上,美圖從手機、拍照、修圖再到短視頻發布,其產品矩陣已經構成了完整閉環。此次進軍電商,是試圖通過整合用戶賬號以及增加產品社交屬性來推進工具產品的平台化,以提升變現潛力。能否成功,寄託著大多數同類產品創業者的希冀。


擊中細分市場「痛點」


因為絕大多數的美圖功能是免費的,所以即便很受用戶歡迎也很難讓一些投資人信服未來的盈利能力。


何為「工具」?辭海有言:「工具是工作時使用的器具,是達到、完成或促進某一事物的手段」。因此,作為一種「方式」和「手段」,它存在和發展的驅動力源自目標和需求。

其實,不論社交、電商或者智能硬體,本質上都是解決用戶需求的手段。只不過在互聯網領域,「門戶時代」大而全的「一站式」布局和自助式服務越來越顯現出只能搔到「癢處」但無法解決「痛點」的基因短板。於是,後期的互聯網創新便開始了解構大產品的細分過程,而工具類產品就是由市場探索中得出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美圖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並且客觀上它的確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繁榮添了一把柴。


但吊軌的是,巨量用戶和現象級應用並沒有帶來盈利。成立於2008年的美圖算得上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老資格,在眾人眼中那「從線上產品延伸到線下智能應用」的產品矩陣不可謂不豐滿。2016年6月,美圖全部應用的月活躍用戶總數約為4.46億人,同比增長81.0%。根據APPAnnie以下載量計,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間屢次與阿里巴巴、蘋果、百度、臉書、谷歌、微軟及騰訊等全球互聯網巨頭一起躋身全球前八位iOS非遊戲應用開發商之列。


這些都是一般工具類應用企業望塵莫及的。「直觀上,美圖的功能因為絕大多數是免費的,因此即便很受用戶歡迎也很難讓一些投資人信服未來的盈利收入來源。這正是目前市場的主要分歧所在。」在證券投資領域摸爬滾打了一二十年、如今自己創業的天使投資人王浩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對互聯網企業的估值,當期虧損並不是靜態的制約因素,「從京東到美圖,重要的是分析其虧損來源和當期成本消耗下未來有無盈利可能。」在王浩看來,美圖仍是近年APP應用端不可多得的一款好產品。


ToB市場或瓜分流量紅利


當下基於應用平台級的低成本流量獲取已沒有太多機會,很多項目一開始看到了流量規模,而沒有準確估算流量的獲取成本與紅利之間的平衡點。

迄今為止,美圖已經完成四個業務線條的布局,即以美圖秀秀等圖片後期處理為主的圖像美化線,以美顏相機、美妝相機、潮自拍、美顏相機國際版Beautyplus為主的美顏自拍線,以美拍為主的社區線,以及創新產品線。而美拍一直是其中的拳頭級產品。業內人士認為,美拍的出現讓美圖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工具類應用,而是向著多樣化的社交平台演進。


產品雖好,但在商業世界邏輯中,盈利才是王道。美圖在招股說明中強調:基於美圖這一基本功能的需求粘度很高,類似微信現在的使用並不直接收費,但基於用戶規模和通過其進行社交使用時間的廣告、支付等諸多點都可以產生非常好的變現能力。美圖除了修圖這一基本功能之外,還可以通過「秀」這個特色的社交功能。變相獲取用戶的生活習慣,位置,朋友圈等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數據,未來的變現潛力是非常有價值的。


只是「低成本的流量才能產生紅利」,而「當下基於應用平台級的低成本流量獲取已沒有太多機會了,因此紅利更無從談起。」王浩告訴記者,很多開場很好、但在A或B輪後陸續倒下的項目,「都是一開始看到了流量規模,而沒有準確估算流量的獲取成本與紅利之間的平衡點。」


「ToC的流量紅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確實落幕了」。有著近二十年開發經驗的技術專家、青雲QingCloud CEO黃允松向科技日報記者分析道:具體而言,第一,物聯網正在越來越多的滲透人們的生活,其中許多功能會逐漸取代狹義的移動互聯網,Amazon Echo音箱就是一個例子,還會有更多類似產品。第二,ToB的市場也在走向按平台和品類的相對集中化,這會出現一部分流量集中到ToB市場中的情況。因此,黃允松判斷「流量在未來還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且力量還會比較強。」

故事不代表真實價值


任何企業的真實估值看其自身產生的價值,需要時間來體現和驗證,這是恆久規律。的確,有很多資本追求的是短期題材,這才使得泡沫也能造就短線的瞬間暴漲企業。


在眾多飛速擴張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中,美圖只是一個個案。而討論它的意義在於,迫使人們在「巨量與巨虧的現實」中思考:移動互聯網時代,擁有龐大用戶與流量的獨角獸企業究竟如何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上市或許是一種渠道,但不是最終救贖。


儘管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工具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現狀「總體還不錯」,由於初始投入不用太大,所以生存壓力不大,「但若要經營好也需要尋找正確的路徑」。


尤其是在微信佔據了超過60%的手機使用時間這一殘酷現實下,單獨指望APP可能持續生存的路徑並不多:「要麼能在工具開發和設計上,充分融合社交的傳播性,快速迭代繁殖;要麼死守細分市場和專屬的粉絲群體,深耕細作謀求生存。」王浩說。但無論怎樣,「都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突破點,起步時便營造獨特的可用價值。」


黃允松認為,工具的極大豐富是一個社會流程高度自動化的前提,也是AI能夠成立的前提之一,所以「工具類創新」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只是這一波工具創新一定要持開放心態,比如API必須開放,以及要跟多種雲平台做對接,使之從第一天起就成為SaaS化的模式。」


「任何企業的真實估值一定是看其自身產生的社會、商業、技術等各方面價值,需要時間來體現和驗證,這是恆久規律。」黃允松說,但是的確有很多資本追求的是短期題材的熱度,這才使得泡沫也能造就短線的瞬間暴漲企業,而做長期投資的人應該多看長期價值。


「至少從我的投資經驗來看,盈利是一個企業的根本能力。」玉海創融董事長、北京賽伯樂玉海基金董事長、賽伯樂投資集團資深合伙人潘小芬對科技日報記者說,「在我的幾百個投資項目中,純利潤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華為海外發布Y5 2017:意想不到的聯發科四核
中興高管曾學忠請辭執行副總裁 將不擔任任何職務
Reddit 的愚人節活動展現群體間的互動
技術問題或致蘋果下一代iPhone推遲到10月至11月上市
小米6真機諜照曝光:造型圓潤 前後雙玻璃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小米股票持續上漲 公司總市值達564億美元
股價收漲2.9% 蘋果成美股首個達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資本寒冬下,這家美股公司兩周股價竟上漲了35.9%!
股價翻了15625倍的公司
谷歌母公司未受歐盟罰款影響,股價上漲5.3%
多家公司上演上市後業績快速變臉,逾3成2018年新股一季報凈利潤下滑
國內最繁忙的京滬線機票全線漲 10%,三大航空公司一年會因此多賺 4.5 億元
全球大公司動態:小米IPO估值約700億美元,一季度虧損
人人公司第一季度凈虧損4160萬美元 同比幅度擴大
2018年以來定增市場:融資規模大幅下滑,40家公司股價跌破增發價
這20股或至少上漲5成!66家公司獲最新買入評級
29家鋰電材料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大比拼:凈利最高暴增超5倍
6月來22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回購,45家股價上漲了!
納德拉執掌微軟4年公司股價上漲兩倍 市值超8000億美元
機構大筆拋售!5天市值蒸發近1500億!這家上市公司跌慘了
106億港元收購阿里子公司 阿里健康盤中一度大漲11%
66家公司股東戶數下降逾一成 近6億元大單月內布局13隻潛力股
人人公司第四季凈虧損5430萬美元 虧損幅度同比收窄
國內最繁忙的京滬線機票全線漲 10%,三大航空公司年利潤計劃增加 4.5 億元|好奇心小數據
2018年上半年影視公司盤點:光線近20億元利潤來自投資,華誼凈利潤下滑近4成,16家影視公司4家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