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教會我們的7個道理,第幾條最讓你心服?

孩子教會我們的7個道理,第幾條最讓你心服?

毋庸置疑,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最權威的存在。

從孩子出生時的什麼都不知道,到開始喜歡問為什麼。一直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教會他們更多的知識和道理。在知識層面上,父母永遠領先孩子一大截。

大概我們都聽過一句話--"我們可以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但具體有哪些呢?好像一時半會也說不出許多。

我羅列出來,或許會讓你耳目一新。

1. 說"不!"的權利

"不""不""不",這可能是我們最經常聽到孩子說的字眼,通常他們拒絕的直接、乾脆,或許還會叉著小腰,看上去個性十足。

Ta會拒絕你幫Ta穿衣服,拒絕你給Ta吃的水果,出去玩嗨了拒絕回家,拒絕在該睡覺的時間上床等。

你可以說這是小孩子任性不懂事,但不得不承認,小時候我們都曾有過這種時候。

然而隨著我們慢慢長大,"任性",對於我們這群成年人來講,已經是一個正在退化的功能,是一件太奢侈的事。

我們為什麼不能偶爾也學學孩子,任性一把?

當然你不必像Ta們一般"粗魯"的拒絕,但至少對你真的不想做或是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說不!

這樣不僅可以減輕你的壓力,還能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正你想做的事情上。

2. 愛!運!動!

當你在運動時,有沒有注意到,如果孩子一旦加入進來,Ta 會比你更加盡興,好似是在用繩命去舞動,充滿活力和歡聲笑語。

當活動進行完畢,Ta已經準備好開始下一場遊戲,滿心歡喜地期待參與更多。他們是真的愛運動。

恰恰相反的是,長大後的我們開始不情願運動。總要定個計劃表來督促自己,強迫自己鍛煉。《產後運動:如何讓你看上去、感覺起來是最棒的》(Exercise After Pregnancy: How to Look and Feel Your Best)的作者Helene Byrne,BeFit的創始人說:

孩子天生被各種運動所吸引,但在成年人眼中,運動總有個"應該",我應該跑步,我應該保持體形,我應該練瑜伽……

然而,"應該"帶來的反而是恐懼與厭倦。這也讓我們很難把運動堅持下來。

所以,不要帶著"應該"的心態去做運動,要做就做能讓自己全身心投入、真正愛做的運動。

學會像孩子一樣樂在其中。

3. 主動說出你的訴求

你的孩子一定非常清楚,Ta想要什麼。

當Ta想要達成Ta的小目的,Ta會跟你說著好話,甚至主動使用禮貌用語,一邊給你一個擁抱或者吻,一邊告訴你Ta想要做的事,或想要的玩具。當一切都不起作用,Ta會大哭、會生氣。

看出來了嗎?當Ta想要什麼的時候,Ta一定會說出來。而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無論是希望升職加薪,還是希望丈夫有一些浪漫的小舉動,都沒有關係,說出來。

畢竟,如果不問,也不說,就完全沒有得到的可能。這可是連孩子都懂的道理。

有時候成年人世界裡的矛盾就是因為,自己想得太多,而溝通太少造成的。大家都憋在心裡,遲早會有一天爆發嘛。

4. 宣洩你的情緒

顯然我們已經過了不高興就坐在地上踢腿尖叫的年紀,即使是你的領導又觸碰到了你的神經,你的愛人又做了一件做錯過100遍的事情,我們也都已經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不要把所有負面情緒都封閉起來,給它們一個出口。丹佛的心理治療師 Tina Gilbertson說:

這一點孩子做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徹底的執行。他們不會顧及什麼,肆意的笑,大聲的哭。

但我們已經習慣性地拒絕生氣或是哭泣,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學會了控制自己。

但用恰當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其實完全不會傷害到別人。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記日記、直接找讓你生氣的人談話、放肆的哭等,方式可以有很多種。

沒錯我們有時候是得做到彬彬有禮,但,卻不是建立在極度壓抑自己情緒的基礎之上。

5. 不陷入自責的漩渦

當孩子摔倒時,他們不會把時間和經歷浪費在責怪自己怎麼這麼笨上,雖然他們會哭,但那是因為摔疼了,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

一旦他們哭完,他們就會繼續前進。這,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策略。

不要在大腦中反覆苛刻地批評自己,不要陷在失敗中不能自拔。相反,休息一下後繼續挑戰自己,從中學習,繼續前進!

6. 從小事中尋找快樂

你上一次,僅僅是因為陽光灑滿大地而微笑,是什麼時候?

作為成年人,我們時常忽略那些能夠讓我們愉悅的小事。我們在追求著遠方,卻忘了美好的眼前。

美國精神病學博士Dion Metzger說:

回憶你上一次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在天氣好的日子裡外出郊遊,還是看了一部喜劇電影,亦或是孩子在電視機前跳了一支舞……

記住它們,當你的大腦需要一些幸福元素的時候,這些畫面就能浮現在你的腦海中。

當然,這首先需要你能夠留意到這些快樂的小瞬間:天空中掛著的彩虹,開滿花的樹,夏天的陣陣涼風,好聽的歌,孩子傻傻的笑,印在你愛人額頭上的吻。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7. 會請求幫助

即使孩子仍然停留在:一切都想靠自己去嘗試完成的階段,但當Ta 需要幫助時,Ta還是會沒有障礙地說出來。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尋求幫助似乎總是難以啟齒。因為許多人認為,如果求助,就意味著自己不能Hold住或是能力不夠,多多少少有些恥辱感。

但,就算一個人完成了一切,也不代表可以成為超人。更何況我們為什麼要強求自己變成個超人?

擺脫"我可以完成一切"的心態,必要時請求幫助真的沒什麼不好,更也不會有人因此把你看低。

真正捂住自己嘴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對自己的約束和要求,我們逃不過的只是我們的心魔。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是孩子,雖然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只有孩子才擁有的天性。但老天爺沒忘再給我們一次機會--陪伴孩子出生成長,讓我們能找回自己。

很多事情,不必逞強,尤其在孩子面前,更不必裝得像神一樣,不能有任何弱點,將他們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因為,沒有挫折的愛是溺愛,沒有愛的挫折是傷害。

最後,希望我們可以學會說不,學會主動說出我們的訴求,學會釋放自己的情緒,學會從小事中找到快樂,學會請求幫助,以及向孩子們學習更多。

*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好的3分鐘:豬教會我們的兩個道理!你選哪個?
那些年,小丸子教會我們的道理
你陪我的那些年,你教會我的那些事
如果你家有女兒,要趁早教會她的一個道理!
這個三歲女孩教會了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善良
前男友教會我的5條道理,女孩別傻了!
好的家教,不是把錢都花在孩子身上,而是用心教會他們這幾件事
小丸子走了,她還教會了我們人生最殘酷的道理
挫折教育別只給孩子挫折,你應該真正教會孩子的是這個
「我們就是我們自己」:這些100歲的女性教會我們關於美的事
這3件事,一定要在秋天教會孩子!你猜到是什麼了嗎(父母必看)
有一個人,教會你怎樣去愛,但是,她卻不愛你了
媽媽們,布置一個家庭影院不難哦,我這個理工男爸爸手把手五分鐘教會你
給孩子最好的寵愛,是教會他做人
一個震驚了整個德國的故事:你教會了孩子什麼?
老一輩們留下的諺語,說盡人生百態,教會我們做人,你聽過幾句?
7歲兒子教會我如何做一個好爸爸!
如果你提前教會孩子這4個道理,他想不成功都難
如果你生了個女兒,你一定要教會她這件事!
我不想用最好的愛與年華,教會你怎麼珍惜下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