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遼東有一割據勢力周旋於魏吳之間,歷經三世近五十年
刀光劍影映山河,三國時期百戰多。
遼東割據公孫氏,四十八年唱輓歌。
在東漢末年,遼東地區有一個割據勢力,創始人名叫公孫度。
公元189年,公孫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公孫度性情殘暴,到任後,採取高壓政策,將當地很多豪門望族整得家破人亡,使當地人對他都十分懼怕。公孫度在遼東站穩腳跟之後,公元190年,董卓又在京都發起禍端,中原一片大亂,再無人能顧及遼東地區。
於是公孫度趁機自立為平州牧、遼東侯。接下來的幾年,公孫度不斷開疆擴土,威行海外,發展成為稱霸一方的割據勢力。
公元204年,公孫度病逝,長子公孫康繼位。公孫康任職期間的主要事迹是,207年擒殺了袁尚、袁熙二兄弟,將頭顱獻給了曹操,曹操封其為左將軍、襄平侯。209年,公孫康攻破高句麗國都,使割據勢力進一步強大。
公孫康死後,兩個兒子年紀尚小,就由弟弟公孫恭繼位,結果公孫恭因為生病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且也無力執政。公元228年,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長大成人,將叔叔逼迫退位囚禁。魏明帝拜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公孫淵一邊和魏國保持著聯繫,另一邊和吳國也密切往來。公元233年,孫權派使者攜帶金銀珠寶來立公孫淵為燕王。公孫淵覺得還是離魏國近而離吳國遠,害怕魏國有意見,但又垂涎孫權送來的珍寶,於是起了謀財害命之心,竟殺了吳國使者,留下珍寶,將吳使的首級獻給魏明帝請功。魏明帝又封公孫淵為大司馬、樂浪公。
這一下可把孫權氣炸了,就想御駕親征,但孫權不像劉備,他還是很能聽取手下意見的,最終他被手下勸阻,隱忍沒發。
孫權沒發,但魏明帝是要發的。不管公孫淵表現得再親近,那也是身邊的一顆定時炸彈,不除掉是不行的。公元237年,魏明帝安排妥其他事後,派幽州刺史毌丘儉去征討公孫淵,結果這一次被公孫淵打敗了。
既然撕破了臉,公孫淵也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了。於是公孫淵自立為燕王,積極拉攏邊疆的少數民族,並誘使鮮卑人侵襲北方,同時再次向孫權稱臣,希望得到孫權的幫助。真是兩面三刀,臉皮極厚。
公元237年,魏明帝再派司馬懿率兵4萬征討遼東,姜還是老的辣,這一次,公孫淵全軍覆沒,公孫淵父子也被魏軍斬殺。遼東割據勢力三世而亡。


※三國時期孫權手下也是猛將如雲,你能認識超過五個算你真了解三國
※被正史明確記載的三國時期的這位美女,二嫁之後仍能受寵於君王
※漢獻帝的伏皇后與曹丕有染?伏完為漢獻帝獻計被殺?看歷史真相
※鍾會不是只會陷害別人的小人,他運籌帷幄好比張良,也有治國之才
※看三國時一個口吃助理的進階之路,他最終是否真要謀反?
TAG:寶讀春秋 |
※三國以外還有一國,雄踞遼東五十年,最後被司馬懿所滅!
※魏、蜀、吳三分天下外,在三國時代還是一個遼東還存在一個國家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盤踞遼東的公孫淵,怎麼被司馬懿輕鬆消滅的?
※三國時期的第四個國家,清理董卓獨霸遼東,對曹操的封賞不屑一顧
※遼東第一大家族如何蕩平遼東?隱藏在三國歷史背後的第四國
※成化犁庭,明中期的遼東一戰,打出百年和平
※古代遼東曾有一小國,幸虧被唐太宗滅亡,否則將成為第二個日本!
※遼東楓葉啥時好看?本溪老邊溝打探,今年最紅將從十月四日開始
※袁崇煥死的冤不冤?曾在崇禎面前誇下海口,五年之內收復整個遼東
※遼東鎮山三猛將:薛仁貴一來全跑,射穿一將,自斃兩將,一箭搞定
※唐太宗征遼東收穫最滿意戰將,三箭定天山,坑殺突厥十幾萬人
※明朝時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有多重要?
※三間瓦房得名,遼東半島小城!
※遼東第一大將:刀法一絕,追殺李世民,最終命喪海岸
※明朝末年到底有多黑暗?遼東三傑沒一個好下場
※大明王朝正是敗於此人之手,從他之後,明朝遼東形勢隨之每況愈下
※張三丰祖籍引四縣市爭搶,只因一句遼東懿州人,就連韓國也想摻和
※明王朝對遼東的百年經營
※明末遼東三傑下場最慘的兩個:被皇帝斬首後,首級送到邊關展覽
※李成梁鎮守遼東三十年 為何被視為明朝滅亡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