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珊瑚礁對海洋生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生活環境,其中包括蠕蟲、軟體動物、海綿、棘皮動物和甲殼動物,此外珊瑚礁還是大洋帶的魚類的幼魚生長地。


但是,造礁石珊瑚(一種珊瑚蟲)對水溫、鹽度、水深和光照等條件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所以或許可以稱珊瑚礁為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海水溫度上升,會導致珊瑚中五顏六色的蟲黃藻被驅逐出去,從而發生漂白現象。由於目前全球處於一個非同尋常的長期厄爾尼諾過程中,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統,澳大利亞的大堡礁最近幾年來一直在經歷漂白。去年,大堡礁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漂白,損失了近四分之一,今年的形勢可能更為嚴峻。


而造礁石珊瑚每年製造珊瑚礁的速度已經完全跟不上破壞的速度。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為此,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研究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人造珊瑚,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它們用3D列印技術,模仿了天然珊瑚的紋理和結構。與天然珊瑚相比,3D列印的珊瑚在面對海洋化學環境變化時,受氣候環境影響較小,狀態也趨於穩定。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先前恢復工作所未能達到的效果。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悉尼大學負責項目的雷內特·法拉利博士和副教授威爾·菲蓋拉專門建立了一個「生態3D建模中心」,他們開發了一個可用於監測、測量大堡礁的虛擬3D地圖,用以環境變化對珊瑚礁群所帶來的最大負面影響,使研究人員能夠有效地進行後續保護工作。另外,他們運用3D建模和3D列印,製作了大量的珊瑚礁模型。


3D列印的珊瑚礁可以再現自然角落和縫隙、魚的安全空間、水流道、通道、以及不同角度帶來的光影等,讓魚類可以躲避捕食者。


這些珊瑚礁模型由白雲砂石3D列印而成,每個重2.5噸,直徑2 米, 高度1 米,列印時長為13個小時。目前,這些3D列印的珊瑚已經在水中進行了測試。研究人員後續將把投資增加到15萬澳元(約782,000人民幣),用於更加細緻的研究。

據悉,團隊成員將進行為期兩年的觀察,研究原先生活在天然珊瑚中的海洋生物是否會返回3D列印的人造珊瑚中生活。如果它能夠吸引魚類和珊瑚幼蟲附著在表面,進行繁殖,那麼新的珊瑚礁就會生長出來。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澳大利亞大堡礁面臨嚴峻威脅,科研團隊該如何拯救?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大堡礁的珊瑚保護工作將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於其他國家的海洋珊瑚群來說也會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造 的精彩文章:

真沒想到,3D列印的乳酪比普通乳酪的味道更好!

TAG:3D造 |

您可能感興趣

伯克利大學科研團隊又出黑科技,能在沙漠里「憑空造水」
上海迪士尼堅持翻包檢查;紐西蘭又一留學機構被關門;亞馬遜森林大火充斥假新聞;紐西蘭糖尿病科研重大突破
澳媒:中國將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科研夥伴
助科研小白衝刺藤校,贏在申請季!
屠呦呦團隊「放大招」,青蒿素科研實現新突破,醫藥難題或將解決
後續:海德堡大學科研引爭議,校方收回專利商業落地權
俄失火核潛艇海軍官兵讓科研專家先撤,封閉艙門與大火同歸於盡
科研實力比肩清北的中科大、國科大,你都能分清楚嗎?
又一國產科技巨頭倒下!輝煌時比華為強大,如今賣掉科研大樓!
臨床醫生科研必備,零基礎如何做好科研?
中國科研人員規劃一種新式戰艦,比航母都要強大?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何毓琦:年輕人如何做好科研
打造科研強軍的「戰鬥堡壘」
錢學森和楊振寧誰的科研成果更大?
德媒吹捧「拯救乳腺癌希望」的新技術其實是一位中國學者的科研成果,海德堡大學的做法「令人不齒」
與霍普金斯教授面對面:臨床醫生該不該做科研?
格陵蘭島還能堅持多久,北極的科考隊該如何繼續科研工作
肝遊戲影響學習成績?都是借口!澳大利亞科研結果表示都是甩鍋!
敘利亞財政如此困難,依然重金搞科研,結果負責人被摩薩德暗殺
特朗普要限制中國人赴美搞科研?美國科技巨頭們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