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顛覆性思維

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顛覆性思維

艾滋病正在逐漸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疾病,但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還未被人類開發出來。問及如何看待艾滋病疫苗的前景和發展方向時,4月6日,在深圳召開的國際精準醫療峰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表示:「艾滋病疫苗可能會解決,但是解決的方法一定不是現有的技術,需要完全是顛覆性的才可能解決。」



(原標題:中科院院士高福:艾滋病疫苗突破需要顛覆性思維,就像抗生素)


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發自深圳

「艾滋病最後的突破是顛覆性的思維,就像戰爭時,弗萊明發現了抗生素。沒有抗生素之前,誰能想到還有抗生素?我想艾滋病也是突然某一天發現一個什麼東西,最後解決了,而不是傳統的概念。」高福說。



顯微鏡下的艾滋病病毒橫截面。


高福是經常和病毒「親密接觸」的人。當有傳染病疫情發生時,高福帶領著中國疾控中心移動實驗室團隊,總是衝鋒在「前線」,還曾赴西非獅子山提供援助,控制埃博拉疫情。2016年,高福帶領團隊鑒定出高效、特異性的寨卡病毒單克隆抗體,為全球首次。

近年來,H7N9、MERS、埃博拉、寨卡病毒陸續發展成疫情,霸佔新聞頭條。這些病毒有的早在幾十年前就曾被發現,比如:寨卡病毒最早於1947年在烏干達寨卡叢林的恆河猴中發現,隨後於1952年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人群中發現,能侵害人的眼睛、腦、睾丸和胎盤。


那麼,這些令人膽戰心驚的病毒近年來為何又密集出現?高福說,這是因為生態環境和人類行為在變化。


「生態環境變化,典型的例子就是2013年的H7N9:浦東有野鳥遷徙的地方,是棲息的地方。由於我們開發浦東,大家都跑到浦東了。過去它是一個濕地,人很少去;現在過去了,增加了接觸的機率。」高福說,吃活禽、吸毒等人類行為習慣也對傳染病發生影響。



高福做主題演講。從生態學看,埃博拉病毒來源於果蝠,跨種傳播到靈長類動物,再至人類。

病毒有動物源性,往往從動物而來,再跨種傳播到人身上。但究竟病毒是怎麼從感染動物變異成可攻擊人類的?高福透露,這其中的機制非常複雜,相當於盲人摸象。


現場,一位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學生向高福提問,每次都衝鋒在疫情前線,研究了這麼多病毒,這些病毒有沒有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不是共同的祖先。」高福聽後回答:「大家經常問我:你好像是來了什麼病毒,就去做什麼?其實,打個通俗的比方,我拿著一把槍,就瞄著一棵樹,打上面的鳥,但打完之後,總有其他鳥飛到樹上其他位置。我主要研究囊膜病毒,這種病毒上面有一個囊膜,我一直研究囊膜表面的蛋白。」


「最理想的狀態是研發出通用的小分子藥物,一下子可以控制病毒。但我估計我現在太老了,希望你們年輕的一代好好開發。」56歲的高福最後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你願意吃糞便延長壽命嗎?非洲青鱂魚就是這樣做的
美國空軍稱對採用SpaceX二手火箭持開放態度
[視頻]美國首位繞地球飛行的宇航員約翰·格倫已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俄羅斯可能撤離國際空間站 同中國合建新基地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艾滋病毒與艾滋病的科學
科普系列: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預防及處理
艾滋病病毒的哀樂人生
艾滋病治療的研究進展
校園中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加,男男需要艾滋病知識普及!
科學家利用艾滋病毒治療致命的兒童疾病
道醫:癌症、艾滋病等病治癒的方向
美國科學家開發新型艾滋病疫苗 為防治艾滋病帶來新希望
白羅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加
艾滋病人體治療方法失效了,別失望,艾滋病疫苗有了新的突破
艾滋病取得重大突破,法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地摧毀了艾滋病病毒
醫院為了保護艾滋病妻子的隱私權,害丈夫新婚之後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橫行的辛巴威 等死的非洲艾滋病患者
關注艾滋病患者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艾滋病病毒的耐藥性正迅速增長!
泗水艾滋病防治進校園,引導學生健康生活
科研人員說 蜂毒可抗艾滋病
艾米麗·懷特海因:身患癌症的兒童被艾滋病治癒!
艾滋病毒耐藥性激增,鼓勵全球向度魯特韋過渡
恐艾者莫要慌,只有疾控中心才有資格確診艾滋病,三甲醫院都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