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辛溫解表葯荊芥的藥用功效及服用禁忌
荊芥
【別名】假蘇,姜蘇、穩齒菜、四棱桿蒿。
【性味】性溫,味辛。
【功效】發表,祛風,理血。
【主治】治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中風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產後血暈,癰腫,瘡疥,瘰癧。荊芥穗效用相同,惟發散之力較強。
【性狀特徵】乾燥的全草,莖方形,四面有縱溝,上部多分枝,長45~90厘米,直徑3~5毫米;表面淡紫紅色,被有短柔毛。質輕脆,易折斷,斷面纖維狀,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鬆的髓。葉對生,葉片分裂,裂片細長,橙黃色,皺縮捲曲;質脆易脫落。枝頂著生穗狀輪傘花序,呈綠色圓柱形,長7~10厘米;花冠多已脫落,只留綠色的萼筒,內有4個棕黑色的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選購秘訣】以淺紫色,莖細,穗多而密者為佳。
【藥用價值】
1、荊芥有助於發汗,幫助發燒患者儘快退燒。睡覺前煎服一劑荊芥,發一陣汗,睡覺過後會感覺渾身輕快很多。
2、鎮痰、祛痰。荊芥有較強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因此如果有咳嗽痰多的癥狀,荊芥再配上白礬煎好服用可以有效的祛痰,減輕咳嗽癥狀。
3、怯風、涼血。荊芥微溫不烈,藥性緩和,能很好的去除風寒癥狀。
4、對婦女來說,荊芥的止血作用能有效的緩解婦女產後血暈。
5、荊芥有辛散作用,常與薄荷通用,可以治療麻疹透發不暢。
【用法用量】煎服,4.5~9克。不宜久煎。
【食用禁忌】表虛自汗,陰虛頭痛忌服。
【特別提示】荊芥的烹調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荊芥洗凈,用清油爆炒即可。若用麻油效果更佳,尤其是剛從菜園採摘回來的荊芥,即可下鍋,口感極佳。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葯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將給大家介紹葯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辛溫解表類食材——桂枝。


※擺平胸腹疾病的特效穴!胃脘痛、嘔吐、腹瀉、小兒厭食都找它!
※廚房中最常見的食用藥材,藥用功效真不少!你知道嗎?
※不要等生了凍瘡才治療!冬病夏治有道理,日常預防最重要!
TAG:美伶營養 |
※杜仲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禁忌
※金櫻子藥用功效介紹,4個藥用方法和服藥禁忌,李藥師為你詳解
※柚子減肥嗎 了解它的的功效及食用禁忌
※香椿的功效和食用禁忌
※紅參的功效與食用禁忌
※黃芪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禁忌
※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禁忌
※牛黃解毒片配伍禁忌及用藥建議
※苦丁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辛夷花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陳皮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丁香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茉莉花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可美容護膚/喝茶有禁忌
※丹參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苦瓜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丹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苦菜根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吃藥需謹慎,服用牛黃解毒片的禁忌
※葛根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杜仲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