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縣官」不如「現管」:分道揚鑣原來是這樣來的!

「縣官」不如「現管」:分道揚鑣原來是這樣來的!

北魏時有一個叫元志的人,才華橫溢,能力超群,加上其父元齊(原名拓跋齊)曾為北魏立下不世之功,故孝文帝特別賞識這個元志,任命其為洛陽令。後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洛陽搖身一變成為國都,水漲船高,元志真可謂平地青雲,成了聲名顯赫的「京兆尹」,其權勢也不可同日而語了。年輕氣盛,他漸生驕氣,開始看不起京官中某些學問不高的官員。

「縣官」不如「現管」:分道揚鑣原來是這樣來的!一日,他出外遊玩,正好與時任御史中尉的李彪走碰了頭。元志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地方官而已,而人家李彪則是京官,朝中重臣,因此元理應為李讓路。可元志卻說:「李彪是京官不假,但其戶籍在洛陽,說白了他就是我治下的一個住戶而已,住戶見了當地最高行政長官,豈有不讓路之理?」實際上,李彪不但官位比元志高,而且也精通章典,同時也被孝文帝信任,他當然要以「官位高」為由據理力爭了,結果兩人僵持不下,一塊上朝讓孝文帝來評判是非。

「縣官」不如「現管」:分道揚鑣原來是這樣來的!孝文帝本是寬厚的君主,聽完兩人的陳述,覺得各有道理,就給他們判決說:「你們各走各的路,分開走不就解決了嗎?」皇帝金口玉言,兩人迅速行動,將經常路過的路段用尺子精確丈量,各取一半,從此各走各的。這便是分道揚鑣這個成語的由來。

「縣官」不如「現管」:分道揚鑣原來是這樣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白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欲蓋彌彰:女人是老虎;史官志不移
少年中國說:梁公不是第一人
罪不容誅:郭解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被判滿門抄斬的
漢高祖竟然把武將比作狗!

TAG:老白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縣官不如現管」中的「縣官」是指「地方長官」嗎?
英國主婦洗衣服時發現管道里有異響,打開一看,有個毛茸茸的傢伙
從「謙卑」再現管窺民進黨的傲慢與異變 特約
國際空間站現管狀不明物體,形似消音器,會變形,宇航員無法解釋
他第一時間發現管制席位異常 最快速度釋放所需空域、為應急處置爭取時間和空間
火星發現管旋狀物,引發天文、生物學界震動,專家:疑似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