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和日地距離?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和日地距離?


現在讓你計算太陽的直徑或者太陽距離地球的長度,你可以實現嗎?也許你通過現代設備可以得出答案,但是如果讓你回到古代,你有辦法可以計算出來嗎?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和日地距離?


來看看聰明的古人是怎麼算出來的吧!


天文歷算是古代數學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國,數學家被稱作「疇人」,其原意就是指世代從事天文歷算的職業者。中國最古老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講述了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000年)的「疇人」,如何運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來進行天文計算的故事。


書中人物「陳子」告訴「榮方」:用長8尺(當時的1尺約合23厘米)的空心竹竿對準太陽,則在竿的一端觀察到太陽正好掩住竿(另一端)的中孔,由此得到太陽到地面觀察點的距離/太陽直徑=竹竿長度/孔徑=80:1。


另外,把8尺長的竹竿豎在周王城中一塊空地上,當作「表」(也稱「髀」);可以觀察到,在每年夏至日正午,表的日影最短,為1尺6寸;並且朝著正南(北)方向,每過1000里,表影就短(長)1寸。於是,在表影長為6尺的那天正午,表正南6萬里處日下無影;運用勾股定理和比例方法算出,那時太陽到地面日下無影處的距離為8萬里,太陽到王城觀測點的距離為10萬里;進一步算出,太陽的直徑為1250里。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和日地距離?



日高圖


現在我們知道,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14960萬千米,太陽直徑是139萬千米,所以,日地距離與太陽直徑之比約為107:1。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和日地距離?


《周髀算經》書影


3000年前古人的計算之所以與現代實際觀測值相差很大,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大地是平的,儘管他們運用了正確的數學原理。不過,他們測出的日地距離與太陽直徑之比的誤差還不算太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人民的名義》里的致命車禍,竟隱藏了3個驚人細節
她85歲,比58歲的人還年輕!她的三三養生法,人人可複製
卧室里放盆這個,讓你酣睡一整晚
知乎上的44條神回復,針針見血,看完整個人通透多了

TAG:科普中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太陽是永恆的么?天文學家算出了太陽的壽命
太陽的影子——古代計時器日晷
太陽出現「黑洞」?科學家:別怕,這不是太陽末日
太陽也選「接班人」?科學家稱數十億年後它將接替太陽照亮太陽系
科學家:太陽或將進入到休眠期 地球會重回冰河時代嗎?
科學家計劃聯繫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類地系外行星
遠日點快樂!今天地球離太陽最遠
宇宙中最小的太陽和最大的太陽,科學家說可能是宇宙中最小太陽
不學金正恩,中國科學家這樣征服太陽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外或存在神秘的邊界?隔離了太陽系?
山海經神鳥:中國的太陽化身,成了日本太陽神使者
科學家的瘋狂想法:在地球上養個小太陽
在日食期間天文學家試圖揭示太陽風的秘密
神秘塞德娜,太陽系中離地球最遠的天體!
最新消息:科學家認為地球的年齡可能超過了太陽
科學家:七千年前太陽經歷了神秘的宇宙事件,影響了整個太陽系
太陽末日?科學家發現神秘黑洞
天文學家發現了有三個地球的太陽系統
孫繼海:老兵光榮綻放!中國太陽,曼城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