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天下第一小楷學習攻略!
免費開通書法專欄和談合作,加微信shufayi02
《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本身是一卷道教經典,為唐代開元年間的墨跡寫本,秀麗清勁,神彩飛動,是寫經中的精品。作為小楷法帖,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書法家。
筆跡秀媚舒展,沉著遵正,風姿不凡,為歷代書家所鍾愛,後人初習小楷多以此為範本。明代的董其昌說:「趙文敏一生學鍾紹京終十得三、四耳」。近代大書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也受益於《靈飛經》。可見《靈飛經》有著超凡脫俗的藝術感染力。足夠見得靈飛經的絕妙與超凡。我們看作品高清截圖就立馬能感覺到靈飛經的絕妙!
《靈飛經》學習教程
1、平切橫
起筆時帶有一定的速度切入紙面,產生左尖的效果。筆尖繼續向右漸按運行(切勿向右下頓筆),稍駐收筆(將筆尖從紙面上提起)。平切橫取勢略平,從線條的外廓看,下部是一直線,上部是一條弧線,前部分弧度小,較平直,後部分弧度大。初學時往往容易寫成頭部太尖細,而收筆時下掛。平切橫要短小、圓潤,富有彈性。
2、仰切橫
取仰勢呈一定斜度,寫法類似平切橫,起筆帶有一定的角度,但不宜太大(從左上),收筆有兩種,一種向右上方頓筆,迅速提筆;一種向右重按後向左上方挑出(呈鉤狀),這種橫一般用在接寫撇、豎等縱向取勢的筆畫搭配中。仰切橫弧度不宜太大。
3、短平橫
短平橫的落筆先自左上向右下切落,頓筆後輕提向右行筆,最後稍駐提起向左收筆。手指的動作是:大拇指、食指、中指向左上方伸出,然後迅速收回下壓,筆尖接觸紙面後,迅速由快至慢,按後提筆右行,無名指和小指並行右移,大拇指和食指右撥後重壓,放鬆後收筆。短平橫取勢稍斜,中間可稍細。
4、右尖橫
起筆如短平橫,行筆後迅速向右提筆挑出,形成右邊尖狀,一般取勢向右上方。
5、長平橫
運筆過程類似短平橫,形態較長,取平勢,兩頭較中間略粗,中間較細,這就要求中間行筆要輕提,迅速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收筆重按。可用不同的落筆角度來增加平橫的形態變化。
6、長俯橫
類似長平橫,斜度比它大,中間上凸,呈扁擔狀,形態較長,中間細,兩頭粗,中間行筆速度宜快。
7、垂露豎
三指向左上方伸出,快速切落,重按後向下行筆,食指和大拇指發力回扣,中指推動無名指和小指下移,速度由慢到快,向下重按後收筆,要求垂直挺拔,中間略細,猶如長平橫直立狀。
8、懸針豎
起筆類似垂露豎,行筆至三分之二處,筆尖快速下行筆,尖頓時提高紙面,尾部尖狀猶如懸掛針,故名「懸針豎」。初習時,往往落筆後就快速寫尖狀,易歪斜且如「鼠尾」,切記先慢後快。
9、短平豎
運筆過程類似垂露豎,然形態較短。居字中間時,呈直狀,在左邊時,有向勢和背勢兩種形態,向勢時頭朝左,中間微向右挺;背勢時,起筆略輕,中斷略向左突。
10、上尖豎
切入落筆,由輕漸重,稍按後提筆空收,有向、背、直三種狀態。
11、短撇豎
切入落筆,略頓後向左下行筆出鋒。筆勢斜面稍帶弧度。
12、斜撇
先切落(中指抵上,大拇指、食指左上伸出,迅速回落),右下略頓,再緩緩向左下按筆,速度漸快,手腕迅速發力向左下方撇出,筆尖快速離開紙面。根據弧度的大小可分為直撇和彎撇兩種,直撇的弧度很小,線條直挺峻利,彎撇直中帶曲,富有彈性。
13、短撇
短撇其形短小。根據斜度不同,可分為短平撇和短斜撇,寫法相同,以行筆的角度不用確定平與斜。起筆切入,頓筆後迅速向下方撇出。
14、豎斜撇
先寫豎,行筆至二分之一左右,迅速向左下方撇出。一般在字中起著平衡重心的作用,豎撇書寫時忌行筆過程出現明顯的停頓軌跡。行筆過程由慢漸快,應一氣呵成,自然流暢。
15、直撇
直撇勢直鋒利,自上而下切落頓筆,行筆時中指抵上,使筆跡挺而爽。順勢出鋒。
16、長撇
形態較長,在字中往往是主筆。寫法類似斜撇,中間行筆不宜太快。
17、月彎撇
因其形態中間彎兩頭尖形似柳葉故稱柳葉撇或蘭葉撇。書寫該撇時應注意兩點:速度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快,用筆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中間不要停頓,應一筆寫成,且有一定的弧度。
18、回鋒撇
以上所講的撇,收筆時都有出鋒,而回鋒撇收筆處帶鉤狀。起筆切落後略向右頓,中間行筆呈弧勢,出鉤宜小,即筆尖離開紙面的縱向角度要大,小則拘謹。
19、俯仰撇
先呈俯勢又轉成仰勢的稱俯仰撇。先自右下向左上回鋒落筆,蓄勢漸快撇去,繼而如寫柳葉撇,一氣呵成。整個撇的形態呈S形,曲中有直。
20、弧撇
弧撇寫法:先切入落筆,略頓後向右下行筆再快速向左下方撇出中間向右突,有弧度。
21、平挑
平挑斜度較小,起筆切中稍頓,即刻再向右上挑出。
22、斜挑
自上向下切落,輕按後向右上挑出,與右部首筆相呼應。
23、短挑
形態較小, 自左上向下切落筆,略頓後向右上快速挑出。
24、長挑
開態較長,自左上向右下切落筆,頓筆後向右上行筆,由慢到快,出鋒快速。中段也可略帶弧度。
25、斜捺
自左上向右下切入輕快行筆,稍頓後向右出鋒。寫捺最忌捺角與斜畫稜角分明,猶如兩筆寫成,其關鍵在頓筆時筆尖不能停滯。
26、弧捺
在斜捺的左上頭增加一段平弧線,以切勢平落(自左向右),迅速轉鋒右下,其餘類似斜捺寫法。
27、平捺
取勢較平,形態類似放平的弧捺。起筆逆鋒略頓後向右下行筆(稍平),再頓筆出捺角,收筆可露可藏。
28、反捺
捺畫收筆取勢向右,而反捺收勢向左,與之相反,故稱反捺。落筆取切法,自左上向右下漸行漸按,收筆處稍駐,向左上提起,使之藏鋒。
29、側點
側點又稱切點,形態自左上向右下側。書寫時,三指向左前方伸出,帶一點弧度向右下回縮,重按後稍駐,筆尖離開紙面即可。側點是寫好其他點的基礎,容易出現落筆不尖、形態過長、收筆臃腫的毛病。
30、垂點
因形如懸掛之露珠,故名垂點。取自上而下的筆勢,收筆處可向下或略偏左,寫法類似側點。
31、橫點
將側點放平,又如切橫縮小為點狀。
32、俯點
在側點的基礎上,以連帶筆勢向左下方出鋒。寫法是切落筆後向右下略按再向左下方出鋒收筆。
33、仰點
取勢與俯點相反,呈上仰之勢。自左上而右下切落筆,右頓後向右上方挑出收筆。
34、左點
類似垂點,但弧勢正好相反,在不同的字中,可以向左偏、右偏或垂直。
35、向右點
落筆自左上向右下,頓筆後向右上挑出,挑出部分略長於落筆部分,點呈弧狀。區別於仰點之處是後部分比前部分長,挑出的角度較平。
36、挑點
自上而下切落後頓筆向右上挑出,挑出部分長於起筆部分,挑點一般處在左下角位置,出鋒後與右旁首筆相呼應。
37、撇點
如短撇之起勢,先頓筆後向在下方撇出,撇點形態不宜過長,略呈弧勢。
38、豎點
如短垂豎的上部,橫勢落筆,頓筆後向下輕按收筆。
39、長點
寫法同側點,將中間的行筆過程延長,呈一定的弧勢。
40、微點
微點寫法與側點基本相同,取勢或直或斜,根據所在位置不同而定。微點一般在字的中間或角落,起補足空疏的作用。
41、橫折
橫折是橫與豎的連接,先與橫,收筆時向右下略頓,再向下寫豎。轉折處是寫好該筆畫的關鍵,應細心體察。
42、豎折
豎折是豎和橫的連接,根據轉折處的不同寫法,可分為方折和圓折兩種。方折的寫法是先寫豎,收筆略輕提起,筆尖在空中轉向右切之勢,再向右寫橫。圓折是先寫垂露豎,收筆略向右按,快速圓轉寫橫,關鍵是轉的時候不要停頓,以免顯得生硬。
43、斜折
形態短小,寫法類似折,豎也可寫成向右下斜,橫宜平,一氣呵成,乾脆利落。
44、撇折
這一種形態在「糹」旁中最為常見。撇可採用向背法,先寫短斜撇,收筆速度稍慢,順筆勢頓筆寫右尖橫,一般是撇長橫短、撇短橫長。
45、撇點
這種形態在「女」旁中最常見,撇畫應稍直挺,斜度不宜過大。反捺上拱,收勢向上,要注意撇末與反捺起筆的銜接,勿使兩筆交叉,從形意相連為尚。
46、橫折撇
橫折是橫與撇的連結,橫稍短,撇宜有弧度,忌直。一種是方折為主,轉折處頓筆;一種以圓轉為主,橫稍平,圓中帶折向左下撇出。
47、橫折折撇
這是兩個橫撇的連結,第一橫上斜,起筆用切頓或切入二種方法均可。橫收筆時頓筆寫短撇,撇宜直,收筆略慢,順勢下按寫第二橫(自左上向右下斜),按後再寫弧撇,形態稍長,這樣兩橫兩撇形態各異,兩橫一頓一切,一上斜,一下塌,兩撇一短一長,一直一曲,變化組合,奇妙生焉。
48、橫鉤
橫鉤的書寫是橫末帶鉤,先寫橫,略平,收筆向右按,稍駐後向左下果斷出鉤;鉤身宜短,鉤勢向字心,勿朝下。
49、卧鉤
又稱心字鉤,落筆自左上向右下弧勢切入後右行,繼而再向上行筆,形成向上環抱之勢,稍頓後向左上鉤出。此鉤較為難寫,注意落筆不能按頓,是切入;筆尖接觸紙面後,行筆由輕到重,作弧線運動,鉤應向字心方向出鋒。


※鍾繇這篇小楷,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份楷書,絕對妙品
※書法不行,畫就不用看了!
TAG:書法易 |
※這個夏天,學習一下日系男士穿搭吧
※一直學習到凌晨三點的那個晚上
※又是一年高考季——盤點NBA的學霸,球打得好學習還這麼厲害!
※又是一年高考季——盤點NBA的學霸, 球打得好學習還這麼厲害!
※【沉迷學習】這兩天最火的天使小姐姐~
※博士媽媽:就憑小學這5條學習鐵律,女兒小學到高考語文一直第一!
※德國育兒現場:小學生第一年,輕鬆6步幫孩子一起養成學習好習慣
※不適合學習魔法的星座,天秤座第二,他果然是第一!
※每天十五分鐘,堅持一周就可以瘦大腿!小編親測,快來學習吧!
※古人起字型大小有講究,學習一下也給自己取個「號」?
※學習要從娃娃抓起,小金毛第一次學習撿瓶子萌哭了
※好好學習,從小開始——《下克上考試》第一集劇評
※打拐任重而道遠:一定要從自身加強防範,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直嚷嚷要和小寶一起學習英語的我,終於邁開了第一步
※第三者四個閃光點,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暑假每天學習2小時的同學,為何一開學就牛氣哄哄?
※操盤手是這樣教育下一代的,值得大家學習!
※學習能力強的三大星座,天蠍座穩居榜首!
※小日本一直在學習中國文化,可有一點他們學了幾千年還是沒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