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濕氣不除,吃再多補品也沒用!北京衛視《養生堂》著名中醫支招除濕

濕氣不除,吃再多補品也沒用!北京衛視《養生堂》著名中醫支招除濕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與熱在一起叫濕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濕,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濕。

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

濕邪為病,在辨證當中,要首先分清外濕、內濕。因為濕的產生,有內外兩種因素。

一類比如說人久處濕地,環境潮濕,或者涉水淋雨,過河涉水,淋雨感受外濕,這類都是屬於濕從外來的範圍。

另一類如內濕,由於濕邪是要靠脾胃的運化,不是說人體吃下去的水,那就是有用的津液,是要靠脾胃的運化,才能轉化為津液輸布全身。如果脾胃運化水液功能障礙,脾失健運,那水液就會轉化,就會形成水濕。

這些濕氣在人體泛濫,氣血運行就受阻,讓人產生乏力、睏倦、肢體沉重的感覺。濕滯經絡者癥狀可見精神狀態差、疲勞感,肌肉關節酸痛、沉重感。濕滯臟腑者可見噯氣反酸,腹脹,胃口差,口粘口臭,大便次數增多,質稀粘呈糊狀。濕襲陰位者可見雙下肢水腫,婦女尚有白帶量多,色白或黃,甚則有臭味。

舌診方面可見舌苔厚膩,色白或黃。

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

1.起床時,自我感覺一下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時,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就要當心體內是否有濕氣了。

2.上廁所時,看看大便

大便顏色和形狀可幫助人們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清晨大便後,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另外,還可以看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凈,這些情況也說明體內有濕氣了。

3.洗漱時,看看你的舌苔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我們身體健康狀況的。一般情況下,我們上完廁所後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可能出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程度傷陰了。

北京衛視養生堂專家推薦良方

紅豆薏米芡實粉

眾所周知,紅豆薏米粉是祛濕健脾的首選。赤小豆清熱解毒,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而薏米也有治濕,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等功效。

不是所有紅豆薏米粉都能達到祛濕健脾的功效。

除赤小豆和薏米以外,如果同時搭配這些食物對祛除我們的身體里的濕氣有更高的功效。茯苓滲利濕熱;山藥補脾養胃;蓮子養心安神;芡實益腎固精。

北京衛視的口碑養生節目《養生堂》,針對春夏人體濕氣重這一問題,邀請了多位著名中醫專家分享祛濕良方,擁有赤小豆、薏米、山藥、茯苓等6種成分科學配方。真材實料,食材有保障。

現產品升級,紅豆薏米芡實粉的溶解、口感與消化都變得更好。我們特意調製低糖配方,血糖高的人群也可以放心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除濕 的精彩文章:

薏米兩種吃法輕鬆去除濕氣
科龍"靜美人"空調恆溫除濕挑戰"回南天"
科龍「靜美人」空調恆溫除濕挑戰「回南天」
驅寒除濕好辦法——艾葉泡腳
這5種植物放衛生間再好不過了,除濕去異味,好養活!

TAG:除濕 |

您可能感興趣

濕氣不除,吃再多補品也沒用!在這個季節里,中醫支招除濕!
吃補品吃出性早熟,不要給孩子亂吃補品!
夏天吃什麼補品能滋補不上火?
此毒不除,吃再多補品都是浪費,名中醫一碗湯,讓進補事半功倍!
經絡不通,吃什麼補品也白費!
補氣養血吃什麼好 絕對不能錯過的懶人補品
這些被吹上天的補品沒啥大用,還不如雞蛋!
多買補品多喝湯,不吃「發物」不吃辣?癌症患者都照這麼吃就慘了
補血根本不用花錢買補品,農村這野菜效果比補品還好
吃那麼多補品不如吃它,開胃又凈腸
紅豆配上它,排除毒素補氣血,常吃血壓不高心臟好,勝過多種補品
兒子孝敬父親送補品,父親吃出了肝性腦病!這些補品不能瞎吃!
秋季進補的三大原則,不然你白吃了這些補品
萬病根源就是不喝水 喝不對吃再多補品也腎虛
孕期補品吃到膩,換個口味我吃了這些不該吃的食品
胃不好,吃再多補品也白搭!不如來做陰瑜伽!
吃補品、喝湯不能補營養!6 個常見飲食誤區要注意
立冬進補!必吃五大養生補品 祛寒又強身
吃中藥的禁忌 這些補品吃藥時千萬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