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董其昌、揚州八怪游淮安留下的筆墨,今起在上海普陀展出

董其昌、揚州八怪游淮安留下的筆墨,今起在上海普陀展出












董其昌、揚州八怪游淮安留下的筆墨,今起在上海普陀展出


2017-05-09 澎湃新聞


地處大運河之畔的江蘇淮安是歷史文化名城,明清尤盛,而董其昌、揚州八怪等為代表的書畫大家生前多次游於淮安,也留下了大量翰墨,這些作品到底是怎樣的?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普陀美術館)今天起對外展出的「淮上風物留翰墨——淮安市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即可見出,該展以「明之文翰留痕處」、「明末遺士交遊地」、「名家丹青多唱和」、「名宦文曲映淮上」、「本地名士競風流」共五個部分,展出淮安市博物館藏明清書畫66件,這些作品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明清時期「淮上風物留翰墨」的盛景。

清 李鱓 設色花卉圖軸


李鱓(1682-?),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揚州八怪」之一,江蘇揚州興化縣(今興化市)人。李鱓工詩文、書畫。曾隨蔣廷錫、高其佩學畫,後又受石濤影響,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畫風工細嚴謹,頗有法度,中年始轉入粗筆寫意,大膽潑辣,揮灑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氣勢。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土牆蝶花圖軸》、故宮博物院藏《松藤圖軸》等。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市普陀區美術館,銅川路)今起展出的「淮上風物留翰墨——淮安市博物館藏明清書畫展」展期自2017年5月9日至6月6日。


展覽展出作品均為淮安市博物館收藏的明清書畫,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明清時期「淮上風物留翰墨」的展覽主題。這些古代作者中,既有淮安籍作者,也有客籍客居或曾經在淮安為官的部分作者。


清 黃慎 侍女中堂


黃慎(1687-1768),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幼年喪父,以賣畫為生,奉養母親。初隨上官周學畫,後離家出遊,曾多次在揚州賣畫。黃慎工草書,法懷素。畫人物,多取神仙故事為題材,初學上官周,後用狂草筆法作畫,筆姿放縱,深得古法。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後參以懷素草書筆法,用筆粗獷,頓挫轉折,氣象雄偉。


這些寄樂於書畫間的作者,有的是職業為生的專業書畫家;有的是在宦海之餘,怡情遣興,在紙墨煙雲間縱情揮灑的文人學者。他們聚集在「自古淮揚多佳處」之地書畫唱和、交遊論藝,他們中許多是具有地方或全國影響力的書畫名家,包括沈周、董其昌、萬壽祺、宋曹、包世臣等明清書畫大家,李鱓、黃慎、邊壽民、羅聘等「揚州八怪」成員, 「西泠八家」之一陳鴻壽等人。


清 羅聘 墨梅立軸


羅聘(1733-1799),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字遯夫,號兩峰,祖籍安徽歙縣,其先輩遷居揚州。為金農入室弟子,布衣,好遊歷。


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無所不工,筆調奇創,超逸不群,別具一格。善畫《鬼趣圖》,畫鬼態無不極盡其妙,藉以諷世。亦善刻印,著有《廣印人傳》。金農死後,他搜羅遺稿,出資刻版,使金農的著作得以傳於後世。其妻方婉儀,字白蓮,亦擅畫梅蘭竹石,並工於詩。子允紹、允纘,均善畫梅,人稱「羅家梅派」。

另外,狀元宰相張之萬、劉墉、祁寯藻、李鴻章、梁耀樞、吳魯、張謇的書法作品也都各具千秋。


展覽中還有不少明清淮安地方書畫家及文人學者——如陸求可、胡從中、翁仁、薛懷、阮葵生、項文彥、魯一同等人表現地方風情物貌或詩詞歌詠的翰墨佳作。


這些展品種類齊全,技法全面,充分體現了明清時期淮安書畫藝術承前啟後,曆數百年而不衰的優秀文脈。他們作品的留存,見證了明清時期淮安書畫藝術活動的繁盛,以及淮安和其他地區文化藝術交流的活躍,更是明清時期淮安社會文化高度繁華的一個縮影。


明 董其昌 行書立軸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謚「文敏」。董其昌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書法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名家多,珍品稀見


展覽中有不少館藏書畫是首次展出。如明代董其昌的《游春不覺歸》行書立軸,就是首次出淮安庫房展出。董其昌書法集古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中無所不精,「名聞國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兩位皇帝都以董書為宗法,倍加推崇偏愛。康熙皇帝把董其昌的書法常列於座右,晨夕觀賞,贊曰:「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高秀圓潤之致。結構字體皆源於晉人,能得其運腕之法,轉運處古勁藏鋒,似拙實巧,雄奇峭拔,草書縱橫排宕有致。」這使董書風靡一時,滿朝皆學董書,一時追逐功名的士子,以董書為求仕的捷徑。董其昌的書法,對後來的書壇影響也頗為巨大。王文治《論書絕句》稱董其昌書法為「書家神品」,謝肇稱其「合作之筆,往往前無古人」。


從董其昌傳世書作看,其曾多次訪游淮安並留下不少遺迹。董其昌書寫的經典名篇《龍神感應記》亦為記述明代名臣葉向高過淮陰(今淮安)之事。明代淮安隨著清江浦的貫通和運河樞紐地位的確立,城市繁華、文化昌盛,不但湧現了眾多的書畫愛好者和「術業有專攻」的書畫名家,而且出現了一批民間書畫收藏家,保護了不少傳世作品。此次展出的董其昌書作即為淮安世家傳世舊藏,後收入館藏送南博修復後首次面世展出。


明 破山禪師 草書條幅


破山禪師(1597-1666),號海明,俗姓蹇(jiǎn),名棟宇,字懶愚,是明末清初我國一位著名的佛門巨匠、詩人、書法家,是明末清初重要禪宗大師,是著名禪院雙桂堂的開山祖師,世有「小釋迦」之稱,在我國西南地區的佛教傳承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破山海明一生弘法精進,廣收門徒,推動了清初的僧伽教育,他所撰寫的《伏虎寺開學業禪堂緣起》是其禪學教育思想的精闢總結。

明末 萬壽祺 佛像立軸


萬壽祺(1603-1652),字年少,又字介若,改名慧壽,又名明志道人、壽道人、壽若,江蘇徐州人,明末清初逸士,書畫家、文學家。曾參加抗清活動,兵敗後隱居江淮一帶。代表作有《秋江別思圖》、《松石圖》、《山水圖》等。萬壽祺工書畫,精於六書,癖嗜印章,輯有《沙門慧壽印譜》一冊。


另外,此次展出明末清初佛門巨匠破山禪師的草書立軸,明末遺民萬壽祺的行書立軸、佛像圖軸,宋曹的行草條幅都十分精彩且難得一見。李鱓、黃慎、邊壽民、羅聘等「揚州八怪」的作品也都各呈特色,堪稱精品。


名人多,作品精彩


明清時期的淮安是漕運要津、治河中心,漕運總督部院和河道總督署兩個部級衙門長期駐蹕於此。朝廷大員前來視察或途經逗留者甚眾,他們即景生情,抒發雅興,留下書畫、楹聯、詩詞者屢見不鮮。如有「三代帝師」之稱的祁嶲藻、「宰相劉羅鍋」劉墉、晚清重臣李鴻章、晚清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為都有作品忝列此展,他們的作品或溫純閑雅、委婉含蓄,或骨力遒勁、端莊大氣,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鮮明風格。


清 劉墉 行書對聯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型大小,山東省高密縣人。清代書畫家、政治家。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後任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其父劉統勛之風。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書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


狀元翰林作品不少


淮安明清時期共出進士369人。進士如此眾多也反映出明清時期淮安學風暢達和人文交遊上進的風氣之盛。展覽中就有為數不少的本地及外地清代狀元、翰林、進士作品,例如:狀元大學士、時稱「南戴北張」的張之萬,被稱為「金玉狀元」的梁耀樞,「實業狀元」張謇,素有「書法精絕,名噪都下」的狀元吳魯、淮安本地榜眼李宗昉、翰林王鴻翔、進士丁福申等,他們的書法作品大都法度謹嚴、開合有度,寫得十分精妙。


清 陳鴻壽 行書七言對聯

陳鴻壽(1768-1822)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字子恭,號曼生、曼龔、曼公、恭壽、翼盦、胥溪漁隱、種榆仙吏、種榆仙客、夾谷亭長、老曼等。曾任溧陽知縣、嘉慶六年(1801年)任江南淮安府海防同知。其工詩文、書畫,善制宜興紫砂壺,人稱其壺為曼生壺。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印文筆畫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棱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為西泠八家之一。


故事性強,地方特色顯著


如展覽的五個部分所描述,這些展品的留存大都和淮安的風土人情、政治經濟文化環境有著這樣或那樣的關聯,體現了淮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特色。展覽中不少繪畫作品是表現明清時期淮安風情物貌的,如清山水名家王宸的《勺湖草堂圖軸》。所繪的勺湖草堂是清乾隆年間,淮安名士阮學浩任湖南學政,後乞歸淮安故里,「即其地為草堂,講課其中,遂為勺湖草堂」。畫面構圖仿倪雲林兩段法,中間一泓湖水相隔,疏林坡岸,淺水遙岑。枯筆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風格蕭散超逸,充分表現了古代淮安秀美的田園風光。


清 邊壽民 平沙叫月蘆雁圖軸


邊壽民(1684-1752),初名維祺,字頤公,又字漸僧、墨仙,號葦間居士,晚年又號葦間老民、綽翁、綽綽老人,江蘇山陽(今淮安市淮安區)人。一生工詩詞,為「曲江十子」之一,著有《葦間書屋詞稿》、《葦間老人題畫集》。其藝術活動在雍(正)乾(隆)年間,能書善畫,花卉翎毛,均有別趣,尤以潑墨蘆雁,馳名於江淮。邊壽民和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汪士慎等名列「揚州八怪」之中。傳世蘆雁作品形式眾多,有《蘆雁圖冊》、《蘆雁圖軸》及《蘆雁圖》手卷等。


「揚州八怪」之一的淮安地方畫家邊壽民「晚號葦間居士,潑墨尤得元人三味」;其外甥薛懷,「善書畫,得其舅邊葦間真傳」;淮安板閘翁靜齋,「善指頭畫、人物、花鳥、草蟲、林木,均指揮如意」,還有清江浦姚又巢、姚兆父子擅繪丹青,安東魯一同一門四代鍾情丹青,其父魯長泰、次子魯仲實、孫女魯素先都是享譽當時的書畫家,皆成為藝苑佳話。這些本地名家或遵循傳統,醉心筆墨、書畫唱和;或以自然為師,取材身邊熟悉的景、物、人,作品讓人倍感親切。如乾隆年間淮安平民畫家朱澗南,因家貧賣畫自給,尤工畫牛,有名於時。其畫作取材田疇溪頭,勞作後的人牛暮歸,牧童欣然回顧,一派恬淡悠適的農家田園生活風光。


清 吳熙載 篆書立軸


吳熙載(1799-1870),原名廷揚,字熙載,後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征(今揚州)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後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腰子寨,名字很奇特,但是它的景點同樣也很令人震驚!
浙東大峽谷,其峽谷之景絕對不輸於金沙江虎跳峽!
簡單粗暴,職業健身選手教你練背!
宋朝皇帝宋哲宗趙煦,聰明睿知年少有為
這「地下長城」里埋伏著神兵千萬,讓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白樂天和蘇東坡在杭州留下的那些詩
攀爬珠穆朗瑪峰後,登山者離開、垃圾留下來,珠峰都快成「屎山」了!
大文豪蘇軾,顛沛流離卻樂觀,被貶海南島,留下「海角天涯」四字
浪蕩江湖的才子,和李小龍打過架,留下無數江湖之歌!
「黃金周」出遊:帶上文明 留下芬芳
南北朝時期:西域高僧達摩東渡,在青雲譜留下一座千年古寺
諸葛亮留下的一件東西,李靖只用了一次,就打下大唐半壁江山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和珅竟然在打開乾隆皇帝留下的秘密聖旨之後直接癱倒在地!
《沙海》陳偉霆給張日山留下線索,深坑其實大有來頭,黎簇是對的
觀漢長安城遺址,秦磚漢瓦過眼煙雲,留下塵埃卻被後人珍藏
吟詩趣話:乾隆七下江南留下的妙聯佳句
越南下龍灣:古老的地殼運動留下來的奇蹟
《狐妖小紅娘》東方月初離開塗山前,給塗山雅雅和容容留下了東西,留給紅紅的是什麼?
五月的再生海,留下墨香和初夏的故事
尋訪傅大士在鳳凰山上留下的遺迹
杭州-西溪且留下
蘇州有一條宋代留下的街道,綿延至今
出發吧向著偉大航道 看看上帝留下的寶藏
江楓漁火:落榜生張繼和他的《楓橋夜泊》留下的千年謎團
《亮劍》山本死後留下一筆財富,14年之後,讓李雲龍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