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古代集市

民間有許多俗稱,似乎約定俗成,但正如魯迅所說:你不說我倒明白,你一說我反而糊塗起來!

比方說「老闆娘」,指的就是老闆的老婆,或是女性老闆,根本就不是老闆他娘,這是為什麼呢?

搞清這個問題,先得搞清什麼是「老闆」。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古代作坊情景

「老闆」並不是一個外來辭彙,而是歷史早就有。明末有個馮時可,字元成,號文所,松江華亭人(今上海),是隆慶五年的進士,先後任過廣東按察司僉事、雲南布政司參議、湖廣布政司參政,貴州布政司參政。馮時可非常有個性,也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本是明萬曆年間的著名宰相(首輔)張居正的門生,張居正飛黃騰達時,馮時可並不趨炎附勢,所以官當得並不大,但文學造詣頗高,被譽為晚明文學「中興五子」之一。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宋代官錢

馮時可撰《雨航雜錄》載:「鑄錢之模謂之板。宋時鑄錢,每板六十四文,故俗有板板六十四之語。今江北各省稱大錢為老官板,亦是此義。稱官板者,別於私鑄也。稱老官板者,別於近來之官板也。」

原來,「老闆」來源於「錢板」。大錢稱為「老官板」,有別於民間的私鑄錢幣,「老闆」當然要「老官板」錢,所以工商業主便被統稱為「老闆」。

「老闆」,也曾寫作「老版」或「銠鈑」。宋代陶岳《貨全錄》載:「(大鐵錢)闊寸余,甚粗重,亦以開元通寶為文,仍以五百文為貫。俗謂之銠鈑,與銅錢並行。」《閩雜記》載:「今俗稱之老闆,本謂大錢,沿可為店主、船主之稱耳。」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宋代私鑄錢

以上可以看出,「銠鈑」「老版」「老闆」,因為同音轉借才形成了現代「老闆」的語意。俗語的形成,多是這種漢語語義的流變。同樣的道理,「老闆娘」中的「娘」,本義也不是指「母親」,所以「老闆娘」就沒有人理解成是指老闆的他媽。

「老闆娘」的「娘」,原義是什麼呢?《玉篇·女部》:「女襄,母也。娘,少女之號。」《廣韻·陽韻》:「女襄,母稱。娘,少女之號。」「娘」,是一個形聲字,「從女,從襄,襄亦聲」。「襄」意為「包容」、「包裹」,「女」和「襄」合起來便表示「身體包裹了嬰兒的婦女」,即「懷孕的婦女」。所以「娘」字本義,是指懷有身孕的婦女。「母親」,「嬸娘」等,則是「娘」字本義的引申。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劇照

古代文學作品及多地方言中,「娘」都作本義解,指少女、姑娘等,並不指「母親」。唐白居易《對酒自勉》詩:「夜舞吳娘袖,春歌蠻子詞。」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子夜歌》:「見娘喜容媚,願得結金蘭。」元王實甫《西廂記》:「可喜娘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靈!」明孫仁孺《東郭記》:「俊嬌娘,如何不教人兒想。」現代漢語中的「新娘」,日語中的「娘」,仍舊指「少女」,並非「母親」。

有些話,一聽就明白,越說反而越糊塗!

《清明上河圖》局部

所以,「老闆娘」指的是女性,可以跟老闆有關,跟從業有關,並不專指「母親」,跟老闆他媽也就沒有關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情偶記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女狀元」有什麼用?
葬墳時是下雨好,還是不下雨好?
裝神弄鬼,這種人才是一流!
沒有那兩個宮女,很可能就沒有《四庫全書》!
「達康書記」宋朝有,讓人看得熱血噴!

TAG:閑情偶記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中式日語一聽就很不舒服!你說過沒有?
不張嘴,不發聲,他「講」的故事卻讓人想一聽再聽……
封神中有三句最狠的話,最後一句,神仙也不敢聽,一聽到就麻煩了
哺乳期寶媽最討厭聽到的三句話,一聽到就會生氣!你有說過嗎?
鄰居說櫥櫃這樣做沒有檔次,但一聽到價格,他們不說話了
寧古塔究竟有多可怕?為什麼清朝人一聽見這三個字就不寒而慄,看了你就明白了
笑話段子:我就這麼一說,你就這麼一聽,誰讓你還真信了
有哪些詩詞讓你一聽就覺得霸氣與狂妄?
不幸福的寶媽往往會把這話掛嘴邊,外人一聽就明白,隱藏不了
有些歌不能聽,一聽就落淚!
故事:一聽到對方說要給她禮物,她就瞬間有了精神,一下子坐起
夢萍吵不過依萍,卻用一番話罵她,一聽就是雪姨教出來的!
有哪些一聽就三觀不正的話,還一堆人愛用?
那些年易烊千璽說過的情話,蘇出天際,讓人一聽就想戀愛!
哪句話讓你一聽就想翻個白眼?
表白用「我愛你」太俗氣?聽一聽韓商言這句情話,要上頭的節奏!
偶然撿到一隻美短貓,朋友說想要,沒想到一聽有病瞬間不回話了!
皇帝看完奏摺震怒,一聽還帶著棺材更氣:想讓我背負罵名,沒門!
心煩嗎,聽一聽,看一看吧!
王楠蹭飯放話:吃不撐都不回去!福原愛一聽臉色都變了,表情太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