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籍倒爺:倒賣一本《金剛經》賺了158萬

古籍倒爺:倒賣一本《金剛經》賺了158萬



古籍倒爺:倒賣一本《金剛經》賺了158萬



古籍市場 CFP供圖



古籍倒爺:倒賣一本《金剛經》賺了158萬


郭雲龍收藏的古代年畫


四川成都的古籍書店老闆郭雲龍最近出了名。他花了2萬元淘了一本宋代《金剛經》孤本,竟賣出了160萬元的天價。


郭雲龍說,在成都當地,開了二十多年的古籍書店,如今只剩下兩三家。


「與收藏其他古玩相比,古籍幾不為世人所熟知,屬於小眾收藏!」郭雲龍說,他愛古書如命,又說善言古者必合於今:「書中有你能夠想到的幾乎所有東西,青年時、中年時的心境不同,但是都能夠在書中找到『回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丹 圖/受訪者提供


郭雲龍操著一口還算標準的普通話,經常會到全國各地去收書,收書一般是靠朋友介紹,如果單靠碰運氣「淘寶」,幾乎是碰不到的。


入行


「古籍還能拍錢?」


說起「玩」古籍的經歷。郭雲龍說,他家中有許多書籍,但說不上是藏書,大部分書籍都是「通俗本」,根本值不上什麼錢,「家裡人就是愛看書而已。」


耳濡目染之下,郭雲龍也有了讀書的興趣。可惜那些書籍,在鄰居家失火時被殃及,都燒掉了。

1992年,新中國第一次國際拍賣會在北京開槌。遠在四川的郭雲龍關注到了這場拍賣會。令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拍賣會上除了拍賣的玉器珠寶外,還有古籍,「古籍還能拍錢?」


隨後,他便開始嘗試購買一些古籍,然後再試著去賣,「第一次買了機關處理的五千多冊古書,但也算是正式入行了吧。」


在成都的古玩市場,他開了一家小店,專門收購各種古籍,然後賣給有需要的人或機構。


但入行之後他才發現,古籍買賣還真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甚至很難。「當遇到經濟困難的時候,我就看著這些書,也在反思自己,選的路到底是對,還是錯?」


機遇


「那批古籍奠定了基礎」


說起書店經營比較困難的時期,郭雲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2003年。


「2003年『非典』嘛,許多古籍書店都經營不下去了。」郭雲龍回憶說,當時很多店都轉行做了其他生意。其間也有朋友勸他,轉行做字畫的收藏生意,但他卻拒絕了,因為郭雲龍覺得,這不符合自己的興趣,也不符合自己的初衷。


郭雲龍說,收藏字畫與收藏古籍不同,無論知識水平如何,鑒賞能力如何,大眾都能夠接受(真正藝術鑒賞家才能博採眾長),但是,收藏古籍的人基本都是文化層次較高的,「只有真正讀得懂,才會去收藏。」


因為堅持,在那段最艱難的時期,郭雲龍的小古籍店反而迎來了它的機會——收購了一部分倒閉書店的古籍。正是這部分從大書店收購來的古籍,奠定了自己書店發展的基礎,也讓書店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

與收購其他古玩不同的是,郭雲龍幾乎沒有到鄉下去收購古籍。「以《四書》《五經》為例,到鄉下肯定也能夠收購到這些書,只不過這些是鄉下的私塾自己雕版印刷的,收藏價值並不大。同樣是《四書》《五經》,如果是以前朝中大臣,甚至是王公貴族雕版印刷的,就會精美許多,而且數量很少。所以這樣的古籍收藏價值也就比較高。」


鑒別


「真假易辯,版本難辨」


郭雲龍說,與字畫、珠寶等古玩的鑒別真假不同,古籍需要辨別的,是版本的優劣。


「大部分的古籍應該都是真的,只不過因為版本的不同,價值也有了區別。」作為一個「玩」古籍的收藏者,郭雲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能夠鑒別出這本古籍的版本。


「我現在也只能說是『略懂皮毛』,畢竟有太多的版本了。」他告訴記者,幾乎每本古籍在印刷時都會有「序跋」,大致介紹這本書的版本流傳以及作者的主要思想。儘管他是一個愛讀書之人,但並不能將每一本古籍都通讀下來。「我過手的古籍有十幾萬冊,就是讀一輩子古籍都讀不完。」


但當碰到自己感興趣的書時,郭雲龍也會選擇細細地品讀,琢磨其中「滋味」。對他來講,讀書是一種最高享受。


傳承


「不確定兒子是否願意」


如今,郭雲龍開的古籍書店,無論在成都的古玩街,還是在網上的舊書網站,都算「小有名氣」。已經年近五十的他,也希望兒子能繼承父業,將書店繼續經營下去。

「兒子才剛剛大學畢業,現在和我們那時候不一樣,誘惑太多。」郭雲龍說,他也不確定,從小在書店裡長大的兒子,能否像當年的自己一樣愛書。


儘管剛賺了158萬元,但郭雲龍說,開古籍書店肯定不能大富大貴,「也就能夠維持一家人的開銷。」往往這一批古籍才賣了一筆錢,很快這筆錢又變成了另一批古籍。所以,能夠真正留下花的錢,就是生活的開支。「書販真正的價值就在傳承文明。」


郭雲龍的親戚里,如今也有了願意去學這行的年輕人。「他們都已經自己開了門店,算是自立了門戶。」


偶爾他也會碰到令他哭笑不得的情景:有人來到他的店裡,讓他傳授買賣古籍的「經驗」,「這還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講清楚的啊。」郭雲龍說,倒賣古籍,除了要了解一定的相關知識之外,更多還需要自己多看、多練。「眼力」,是別人傳授不來的。


郭雲龍還沒有想過「退休」的事。因為,畢竟自己喜歡在書店裡待著,偶爾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生活過得十分愜意。「可能最終有一天,我都會死在書上吧。」郭雲龍笑著說。


危機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


儘管書店的生意已步入了正軌,但書店生存的「危機感」卻始終縈繞在郭雲龍的心中。原因是,「古籍都是不可再生的。」


郭雲龍說,隨著時間推移,存世的古籍必然會減少。


「如果真到了無書可賣的那一天,書店是不是就做不下去了?」郭雲龍說,雖然自己的書店99%是古籍,但是仍然會留出來1%,用來放一些古籍的衍生品。

為了讓書店不倒下去,郭雲龍還想了一些其他的方法。他告訴記者,在收購古籍之餘,他還會幫別人雕版、印刷族譜,以此來維持書店的運營。


郭雲龍說,自己在書中讀到了許多人生,也感悟到許多人生道理:「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語出《黃帝內經》)」


註:文章源自網路 版權屬原作者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


更多古玩收藏資訊 添加微信公眾號HWH6252專業古玩鑒定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文化交流 的精彩文章:

你看得懂賭石這種深邃的黑色嗎?做出成品就明白了!
元代出現「真正意義的瓷上作人物畫」
封存在瓷器里的時空記憶
奇石 收藏你的想像

TAG:古文化交流 |

您可能感興趣

2017拍賣年鑒 古籍善本
12年前賣300萬的乾隆御題古籍,現在什麼價?
20年前,一商人找到一本古籍,專家說這是國寶,最終拍賣了560萬
1.104億元!本季最貴古籍花落中國嘉德拍賣
回首2017年 古籍拍賣「慢牛」依舊
拍賣行中假貨最少!古籍不怕買假!1495萬元的古籍告訴你!
1993年,郭店一號楚墓挖出古籍,已經失傳2400年,記載了世界萬物
2018年古籍善本拍賣成交前十名
年鑒 · 2017年古籍善本拍賣盤點
年鑒 · 2017年古籍善本拍賣盤點
2018年古籍善本拍賣成交價TOP 30 一覽
韋力:藏古籍逾10萬冊 訪160多座藏書樓
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1987年,敦煌出土一本逆天古籍,專家:直接改寫世界數學史
瀏陽九旬老人堅持晨跑80年手抄古籍63萬字
「日光寶盒」伴隨20卷古籍出土,專家:它們失傳了2000多年
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學者:可能顛覆秦始皇的形象
古籍修復師妙手回春古書本,一年修復3750頁
天一閣藏書家底摸清了 目前藏有古籍共計2.2萬種、15.8萬冊
杭州古籍修復師入行27年,修復3000本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