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有不開心的事情,不善於表達自己,怎麼辦?

寶寶有不開心的事情,不善於表達自己,怎麼辦?

寶寶有不開心的事情,不善於表達,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他們的大腦在高速發育,過往的經驗中,找不到合適的辭彙去描述當下的感受,就可能會通過發脾氣等方式來代替,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作為大人,又有多少人能夠清晰無誤地陳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坦誠地表露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呢?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充當寶寶的情緒教練,幫助他們整合情緒,重構對「不開心事件」的認知,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危機時刻」變成「發展時刻」。

1.首先,教會孩子一個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

情緒就像我們吃飯、睡覺一樣的自然,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既然情緒是世界上最正常的事情,那麼孩子高興的時候,我們跟她們一樣高興,孩子悲傷的時候,我們陪伴他們一起悲傷,孩子憤怒的時候,我們允許他們憤怒,孩子害怕的時候,我們也雲淡風輕地正視他的害怕。孩子的每種情緒,首先都會被父母無條件接納,這樣他們才有可能接納自己。

2.教會孩子為情緒命名。

正如我們的臉、鼻子和額頭是有名字的一樣,情緒也是有名字的。家長可以說:

「看到這個圖片,你哈哈大笑,你真的很開心啊」。「聽霸王龍故事的時候,你撲到媽媽懷裡,是不是覺得有點難過啊,是的,這本書真讓人感動了,媽媽也感動的流淚了呢。」「一會兒要打針,你感到害怕了?打針的確是有點疼,媽媽第一次打針的時候,也是有點害怕呢。」「小朋友搶了你的小推車,你很生氣,對嗎,媽媽的東西如果被人搶了,也會生氣的」。

告訴孩子他正在經歷的每一種情緒的名字,這樣他就不會對這種正常的感覺感到困惑,也能夠坦然接受自己情緒的起伏、來去。

3.做好榜樣,教會孩子表達情緒。

孩子像海綿一樣,會習得父母處理情緒的方式。父母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首先可以通過繪本,比如《不要哭,清楚地說》,《小情緒,大情感》、《菲菲生氣了》等等,讓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跟他遇到同樣問題的小朋友,他們最後都勇敢地學會了表達,掌握了與情緒共處的方法。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比如,父母畫一個九宮格,每格里都畫著一種情緒臉,父母和寶寶可以描述:每種臉代表什麼樣的情緒;什麼樣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有這種情緒;有這種情緒的時候,做些什麼事情,能與這種情緒共處。

最後,但是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要經常在寶寶面前示範如何表達情緒,可以通過「陳述客觀事實+自己感受」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媽媽看到你玩完玩具,把他們放回了遠處,非常高興,這樣你下次玩的時候,就不會找不到了。」還可以鼓勵寶寶表達,並且可以規定,如果寶寶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可以得到一個小小的笑臉,如果集齊了一定數量的笑臉,將會得到一個神秘禮物。

以上講了幾點應對辦法,而所有辦法的大前提,就是要做全然接納孩子的父母,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舒服的,被尊重的,才有可能學會、並且願意把自己感受表達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開心么?
有關寶寶的一切事情,寶媽都不要掉以輕心,否則後悔的將是你自己
喜歡你,卻不會任你擺布的三大生肖女,不會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真的很開心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等於慢性自殺
為了健康,不得不說的事情!
天蠍座,想自己的心事,做自己的事情
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永遠不會被拋棄
有了寶寶後,不想引起家庭「冷戰」,爸爸最好不要做這些事情
成功者,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
開合有度、縱橫自如,沒有不可以去的地方,也沒有不會成功的事情
達真堪布: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是無緣無故的
不論有多愛,這樣的事情都不準做!
懷孕以後,這4件事情都不能做,容易讓寶寶發育不健康!
自己還沒交待,師傅就把事情做了,業主對此很不開心
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才能
事情來了,不躲避,不害怕 王陽明心學的心是什麼心?
祖樂: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你會非常自由
現在的人生意義在哪,還不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嗎?朋友們,想到就去做,不要後悔!
女人有這「暗示性」的表現,說明想和你「搞事情」,別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