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下第一清官,被上司嫉恨遭陷害,幸皇帝賞識,深受福建百姓愛戴

天下第一清官,被上司嫉恨遭陷害,幸皇帝賞識,深受福建百姓愛戴

清朝康熙年問,有一位名聞朝野的清官張伯行,深受人們的敬仰和愛戴,康熙皇帝讚譽他是「天下清官第一」。

張伯行,河南儀封(今蘭考)人,進士出身,他為官的時間很晚,41歲時才正式步入仕途。為官期間,他始終忠於職守、勤政愛民、清廉剛直、不畏權貴、愛民如子。

康熙四十二年,張伯行出任山東濟寧道,當時正值災荒,百姓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張伯行到任後,一面讓家人將自己家中的糧食分發給百姓,一面開倉賑濟,使災民渡過了難關。為此,競有人指控他擅動倉谷,險些被問罪。但張伯行認為「倉谷為輕,民命為重」,就是被問罪也值得。

三年後,張伯行升任為江蘇按察使。按察使是巡撫的屬下,按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到任的官員必須要給巡撫、總督等上級送禮,而且數目還不能少。

張伯行秉性耿直,對此腐敗之風深惡痛絕。他說:「我為官,誓不取民一錢,安能辦此。」堅決不送。為此,受到巡撫和總督的忌恨。

在第二年康熙南巡到達江蘇要巡撫和總督舉薦賢能官時,巡撫和總督就故意不舉薦他。康熙皇帝見舉薦名單中沒有張伯行,知是巡撫、總督所為,便申斥他們道:「朕聽說張伯行居官清廉,是個難得的國家棟樑之才,你們卻不舉薦!」

說完,又轉向張伯行:「朕很了解你,他們不舉薦你,朕舉薦你。將來你要居官面善,做出些政績來,天下人就會知道朕是名君,善識英才。如果貪贓枉法,天下人便會笑朕不識善惡。」康熙當場破格升張伯行為福建巡撫。

張伯行在福建巡撫任上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解決了長期以來因人多地少而造成的吃糧難問題,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在他的治理下,福建的風氣大變,官清民樂、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張伯行也因此深受百姓愛戴。當人們得知他要調任江蘇巡撫時,福建的百姓痛哭相送,如失青天。

張伯行到任江蘇巡撫後,為了杜絕官場的行賄受賄的腐敗之風,下了一道《禁止饋送檄》,檄文中:寫道:「一黍一銖,盡民脂膏。寬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賜;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雖曰交際之常,於禮不廢。試思儀文之具,此物何來?」

要求屬下廉潔白律,做個好官。張伯行的這道檄文在當時影響很人,很受人們推崇,對改變當時官場的腐敗之風起了重要作用。有人將他這段名言翻譯成「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其意思更加明確,其精神也更加深入人心。這段名言,說得精闢,就是在今天,也有深刻的教育意義。一個封建社會的官員尚能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情操,真是可敬可佩,值得我們現在的每一個官員借鑒和學習。

張伯行曾因參與處理江蘇鄉試作弊案,受到噶禮的誣衊陷害。揚州百姓得知後,罷市抗議,哭聲震動了揚州市。後來,康熙皇帝糾正了這一錯案,江蘇的官民爭相慶祝,紛紛寫紅幅貼在門旁:「天子聖明,還我天下第一清官。」福建的百姓也在家中供奉他的畫像焚香祈禱,足見張伯行這位清官深得人心,受人愛戴之深。

張伯行奉旨參加康熙皇帝舉辦的千叟宴時,康熙還誇讚他是「真能以百姓為心者」。張伯行去世後,被賜於「清恪」的謚號,意思是為官清廉,恪勤職守,很準確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更多歷史故事,敬請關註:知史明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他花錢買官,一舉動得到乾隆賞識,深受百姓愛戴,讓同僚嫉妒
大清最幸福的公主,其丈夫受三代帝王賞識,對於愛情更是至死不渝
雍正最賞識的一個官員,死後被人立神像,乾隆看到後下令:拆除!
此人受到漢光武帝的賞識,睡覺時曾經敢把腿放在皇帝肚子上
他是清朝中期最受重用的漢人,曾被三位皇帝賞識,死時還配享太廟
浪子因一篇文章受到賞識,最終官至宰相,皇帝:我一天都離不開他
此人是史上最牛神童,3歲中進士,被皇帝賞識,但最後卻窮困潦倒
清朝最牛狀元:不僅怒懟和珅,還公然罰皇子下跪,卻深得乾隆賞識
宋青書婚後因一事惹怒周芷若,被她怒扇一巴掌,卻獲得了賞識!
他只是一個牧羊人,為何卻能得到皇帝賞識,成為百官之首?
此人深得劉備賞識,諸葛亮死後,被下令立馬處死
此人深受曹操的爺爺賞識,卻因不聽孫堅的勸告,最後被拷打致死
此人是開國上將,深受林彪賞識,後做一事竟氣的林彪當場掀桌子
他是西漢重臣,深得皇帝賞識,卻因一個壞習慣,落得自刎的下場
他是代善之子深受皇太極賞識,若非英年早逝,或成開國鐵帽子王
溫庭筠兒子屢試不中,大醉後在城牆上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終被賞識
此人深受曹操的爺爺賞識,卻因不聽孫堅的勸告,最後被拷打而死
此人本是常何的門客,因一封奏摺得到皇帝的賞識,死後陪葬昭陵
上演逆襲,從員外郎到朝廷重臣,買來的官是如何得到天子的賞識!
慈禧十分賞識的這個女人見過她洗澡之後,為何選擇離開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