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買下北京10套學區房,他卻用來屯「廢紙」。這個被罵了二十年的異類,竟也是千萬中國人的啟蒙老師
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算被人罵也沒關係。
特別
SPECIAL
傳言說,他在北京有10套秘密房產。
「
是有10套,還都變成學區房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雲淡風輕地摸了摸泛著青色的光腦袋。這下網友們瞬間炸開了鍋,
北京均價6w+每平米,按每套50平米計算,10套房子總值高達3000多萬呢。
可老鄭又放話了:「
這10套房子從來沒住過,從來沒出租過,從來沒出售過,以後也不會出售
。」
鄭淵潔,中國童話大王,《舒克和貝塔》《皮皮魯總動員》都出自他手,80、90後的年輕人喜歡親切地叫他老鄭。小時候,每個孩子都追著報刊亭的爺爺,買老鄭的個人雜誌——《童話大王》。
為什麼?因為都是給「信」住的。
怪老鄭當年
太火,每天各種來信,很快家裡放不下了,可他一封信也捨不得扔。
於是90年代初,他在北京以每平方米1400元的價格,一口氣買了10套房子存放來信。
他也沒想到,現在房價整整翻了47倍。
小讀者的來信堆成了山
那時候人人愛看的舒克和貝塔
80,90年代
,
在那個凡事要爭第一,特立獨行是壞事,聽話和好成績兩個指標,就可以衡量所有小孩優劣的年代,
老鄭帶來了他的作品,也改變了整個新中國小朋友們的精神世界。
可到了2017年,
這個時代的人們,凡事照樣要爭第一
,特立獨行還是不太好,
聽話和好成績兩個指標,依然可以衡量所有小孩優劣。
只有老鄭自己,依舊堅持自己的獨特,也依舊保留自己的純粹
。
前幾期的《朗讀者》里,鄭淵潔和父親一起,朗讀了《父與子》——
我是一隻羊,今年生的孩子都將是豬,於是就有了這麼一頭豬成為我的兒子。這是我們的緣分,不管他是什麼,我都愛他,他血管里流著我的血,儘管我是羊,他是豬。
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而每個獨特的人,並不是天生的劣質品,都有著無限的可能。
老鄭講起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父親在台下紅了眼眶。
鄭淵潔的父親。
老鄭說,自己一切的靈感源泉,全部都是來源於愛。父親給自己的愛,對兒子的愛,以及和千千萬萬讀者之間的愛。
說起老鄭這一家,可謂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父親鄭洪升,沒上過正規小學。鄭淵潔自己,小學四年級畢業。兒子鄭亞旗,小學六年級畢業。
爺孫三代,保持著學歷絕不超過小學的優良傳統
。
要說鄭洪升不上學是時代原因,那鄭淵潔就完全是自己「作死」。
兒時鄭淵潔
禍因始於一篇作文,
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叫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小鄭同學偏替被吃的蟲憤憤不平,
於是他寫了篇《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老師讓他認錯,
他煞有其事的跟老師辯論起來。
「蟲兒早起不就是為了保命么,
為什麼還要去慫恿鳥兒也早起?
這是謀殺!」
鄭淵潔和第一位鼓勵自己的小學語文老師在一起
老師說不過他,於是暴怒,罰他在全班同學面前高聲說100遍:「鄭淵潔是全班最沒出息的人!」
小鄭一邊平靜地念,一邊偷偷在桌子下把藏著的十幾枚拉炮擰成一長條。
念到第78遍的時候,
「轟!」
拉炮在教室里被引爆了。
在此起彼伏的尖叫聲中,鄭淵潔被學校開除了。
鄭洪升和妻子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奇葩父母,
作為一名軍人,
從來沒對兒子說過一句狠話,動過一次手。
每每鄭淵潔犯了錯,懲罰的方式是寫檢查,
寫的好不僅既往不咎,還有額外獎勵。
所以小鄭才敢幹出這麼出格的事。
可膽大是膽大,他也不傻,
被開除可不是一般的小禍啊!
為了獲得父親的原諒,
小鄭絞盡腦汁,
寫出了生平最動人的檢查,
有人物、有懸念、有伏筆、有煽情,
把自己都看的眼淚汪汪。
待父親種完地黑著臉來到學校,
雙手捧著檢查恭敬地奉上。
沒想到父親讀完,
陰沉沉的臉竟然露出了笑容。
父親牽著他回家,
出了校門毫不在乎地說:
「沒關係,我在家教你。」
也正是這一封檢查,讓鄭洪升認識到了兒子的寫作天賦。
退學後的每個清晨,老的四點起床,小的四點半起床,爺倆借著昏暗的燈光,一個伏案工作準備課件,一個伏案讀書開始寫作。
老鄭從小就喜歡看童話,想像力也是天馬行空。
他覺得有人放了好多故事在自己的腦子裡,只要他動動筆,寫出來就行。加上他認為,招孩子喜歡,還有利於以後找老婆。
於是從1977年開始,鄭淵潔專註寫起了童話。
到了1984年,鄭淵潔在童話寫作領域小有名氣了,有媒體開始叫他「童話大王」。
無奈名氣沒有錢來的實用。老鄭帶著妻子和剛出生的鄭亞旗住在破舊的筒子樓里,昏暗樓道里擺滿煤氣罐。
高壓鍋、舊水壺在樓道里「噗噗噗」的無比歡脫,小小鄭就在這裡驚險的學會了走路。
鄭淵潔和兒子鄭亞旗
鄭淵潔無法忍受,
自己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成長,
他不分晝夜的寫著,
同時在16份報刊上開設童話連載,
喜歡他的讀者越來越多。
84年年底,老鄭捏著薄得像身下這床破褥子一般的稿費,他受夠了。
他受夠了只夠糊口的收入,受夠了滴滴答答漏水的水管,甚至受夠了和其他作者「同刊共枕」。於是老鄭做出了一個決定:
我要辦一本雜誌,專門刊登我自己的作品!
他和出版社討論簽約時間,他伸出3個手指頭,對方滿臉驚詫說:「不可能,你一個人寫一本月刊,怎麼堅持的了3年。」
鄭淵潔說,「是30年。」
老鄭他有無數的故事,他不怕沒有靈感,不怕辛苦,只怕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把所有的故事寫給小讀者們看。
出版的第一本《童話大王》
1985年《童話大王》創刊,
第三年發行量就突破了100萬;
至今作品超過2000萬字,
雜誌總印數逾2億冊;
在2011年聯合國評出的世界十大圖書中,
鄭淵潔的《皮皮魯總動員》和
《哈利波特》並列全球第四名。
《童話大王》系列雜誌,全由鄭淵潔一人編寫。
老鄭像他的父親一樣,堅持四點起床,集中精力不停寫作。在長達25年的時間裡,鄭淵潔是這本雜誌的唯一撰稿人,每一天,他都要給鋼筆灌兩次墨水。
直到今天,他仍然是一人寫一本期刊,30年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鄭洪升曾經問過兒子,《童話大王》你會寫到什麼時候,老鄭答到:「只要你和媽媽一直活著,我就一直寫下去。」
老老鄭的表情,就像小時候牽著他回家時那樣,滿不在乎地笑道:「那你一直寫下去吧,只要你一直寫,我和你媽就這麼一直活下去。」
鄭淵潔一家四世同堂
多年之後,兒子鄭亞旗回憶說:
「
很多採訪問我,一提到老鄭,
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的第一反應其實是「勤奮」兩個字,
從我有記憶開始,
一睜開眼的第一畫面,
大部分是鄭淵潔坐在書桌前寫作。
直到我二十幾歲時,
有一次和他出差住在同一個房間,
早上5點我醒來,
看到他已經坐在桌前開始寫博客。
我瞬間感覺穿越了。
」
鄭淵潔和鄭亞旗
老鄭筆下的童話,
不僅僅是童話,
它們披著可愛的外衣,
教會我們無數的道理。
「我們不該對任何人抱有歧視。」
舒克與貝塔,
他們做的都是好人好事,
可只是因為是「老鼠」卻備受其它動物欺負;
「父母並不是永遠正確的權威。」
《大灰狼羅克》里,
老鄭制定了50句父母忌語:
「
跟你說話哪,聽見沒有
?」「你沒長眼睛?」
「
我上輩子作了什麼孽,生了你這麼個東西!
」......
80、90後誰不是聽著這些話長大的?
可老鄭告訴我們,
經常對孩子說這些忌語的父母,
都是偽劣產品。
老鄭的作品在當年那個政治正確的社會,開啟了孩子們的「民智」。
中國的家長堅持認為孩子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懂,是鄭淵潔第一次站出來告訴孩子們,你們應該為自己能獨立思考而感到驕傲。
中國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聽話,成長為工作的機器,是鄭淵潔第一次站出來告訴社會,每個孩子都是天才,社會不要磨滅了他們的創造力。
鄭淵潔在《開講吧》節目中演講:我們最應該留住的是童心。
他愛錢,愛名,
經常口無遮攔地說些流氓話,
可他「永遠站在雞蛋的一邊」,
一直保持著與孩子們心性相通,
他最看重的,是小讀者們的成長。
北京有個也姓鄭的小讀者,
五年級的時候,
有一次老師教育大家:
「不寫作業就不會有好成績,
沒有好成績以後就沒出息。」
鄭同學反駁道:
「
鄭淵潔說了,
成績差的學生不一定沒出息,
成績好的學生不一定有出息。
」
這事兒雖不大,卻把校長給驚動了,校長將了一軍:「鄭淵潔說的?有本事你把他請來,他要真這麼說過,我就永遠免你作業!」
鄭同學回家後就跟他媽說了這件事, 母親立刻怒請朋友幫忙聯繫鄭淵潔。沒過幾天,
鄭淵潔就以做演講的形式,仗義前往了鄭同學的學校。
鄭淵潔後來在微博上回憶了一下:「當年,我像一位仗義行俠的騎士,去扶助弱小殺富濟貧,將鄭同學從苦海中解脫出來。」
而這位小鄭同學真的再也沒有寫過作業。
對自己的兒子,鄭淵潔更是「護犢子」到了天下皆知。
鄭亞旗不上學這事兒,那會可是在社會上鬧得轟轟烈烈。千百張嘴說他害了鄭亞旗,說他故意嘲諷應試教育,甚至說他有政治陰謀。
其實原因,根本沒有多麼高大上,就是因為學校對孩子缺乏尊重。
鄭亞旗上小學的第一天,就被老師訓斥學生時用的「沒出息、屁」等字眼驚到了,回家跟鄭淵潔一說,鄭淵潔同樣嚇一跳,他覺得無論如何,小孩都不能接受這樣的教育。
把鄭亞旗接回家後,
語文課鄭淵潔自己教,
其他科目請的高級別的退休老師,
周一,他倆會用一個綁在暖氣片上的旗杆,
舉行升旗儀式。
那時鄭亞旗的課表是這樣的:
每天上午自由活動,
打打電子遊戲,上網聊聊天;
下午兩點開始上課,
一連三節,強度很大;
到了傍晚就和鄭淵潔出去散散步,聊聊天。
這樣過了三年,
把初高中的課程都讀完了。
等到兒子18歲了,
鄭淵潔送給他一輛奧迪車作「成人禮」,
然後「砰」地一聲,
把鄭亞旗關在了大門外,
讓他自己獨立在外生存。
而鄭亞旗也狠狠打了當年那些不懷好意,
說自己一定會失敗的人的臉。
自學網頁編程變成賺到第一桶金,
16歲炒股炒的風生水起。
在外闖蕩了幾年後,
鄭亞旗找到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對鄭淵潔童話進行IP化運作。
他一切公事公辦,
花錢跟老鄭買了版權。
2010年,
皮皮魯總動員文化有限公司在北京創建,
鄭亞旗任CEO。
在他的深度開發下,
皮皮魯、魯西西、舒克和貝塔等
先後被打造成一系列衍生品,
年收入達1.5億元,
就連鄭淵潔也不得不感嘆,
「
是兒子讓我變成了富一代
」。對於兒子的初高中教育,鄭淵潔自己是很得意的,所以後來有了小女兒,他也想如法炮製,讓女兒直接回家。
不過這小女兒也挺有意思的,最大的愛好就是上學、考試,不僅這樣,還各種喜歡參加少先隊活動,爭當第一批紅領巾,積極競選班級幹部……
鄭老師那個無奈啊......
「也挺好,我們老鄭家終於出了一個高學歷大學生。壓制了家裡都不愛上學的不良風氣。」鄭淵潔學著小女兒嚴肅端莊的樣子,把自己逗得直樂。
鄭淵潔和女兒
一直以來,社會和媒體總喜歡抓住一切「把柄」來批判鄭淵潔。
因為這樣一個叛逆的「大人」,是令其他的「大人」害怕的
。為什麼要告訴小孩我們成年人的秘密?為什麼不讓他們乖乖畏懼著家長和老師的權威?
有人指責鄭淵潔童話有少兒不宜的嫌疑,媒體把鄭淵潔塑造成一個只愛名利,社會異類,近乎偏執的角色。
真正的著作等身。
但鄭淵潔的經歷,他的成功,基本上也是不可複製的,他只是這個社會的少數派。
因為在曾經那個保守的年
代,
「個性」是一個貶義詞;
「另類」這個詞還沒有誕生;
長輩們擁有絕對的正確,
滿口說著:「
你不聽話,養你不如養條狗。
」
老師告訴我們,
最會死記硬背的學生是最好的學生。
而鄭淵潔,用力扯下了這些謊言。
部分圖片源自Google,版權屬於拍攝者所有
部分資料參考自央視《朗讀者》
他告訴每一個孩子,
特立獨行並非天大的罪惡。
他告訴每一位家長,
你的小孩,可以和其他小孩不太一樣。
除註明外,所有內容均系「開始吧」原創,
微信公號如需轉載,請回復後台「轉載」。
無授權圖片會被舉報的哦!
最近不能錯過的好故事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這個有故事的大齡男同學,開了一家上海最潮的雜貨鋪,收穫了無數迷妹【開始*故事683】
※他把妹妹莫文蔚的歌聲做成了「會說話」的戒指,這個超暖心的天后哥哥要把這份禮物也帶給你,一起見證聲音最美的模樣【開始*故事681】
※他是全世界最帥的男人之一,王家衛愛他,陳可辛捧他,每個姑娘都想嫁給他,他卻總在最紅的時候退出,只做娛樂圈的隱形人
※中國姑娘離開美國第一的公司,和植物一起關了兩年禁閉,終於研製了出這款萬能「良藥」,能治好所有人的城市病【開始*故事680】
※姑娘們排著隊等他牽手,做夢都想被他寵上天,他變賣所有奢侈品,修建三層別墅,只為讓姑娘們在裡面做愛做的事【開始*故事679】
TAG:開始吧 |
※老人用10萬元買下一片廢棄海灘,一年後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個地方百年前不準華人居住,後來馬雲花十幾億買下其中一棟別墅
※一幅古人搬家的畫,今人花了4個億買下,值!
※他花500美元買下來的一個大坑,日後卻讓他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
※此人花了十多個大洋買下一堆廢紙,引來殺身之禍,如今價值十個億
※中國的千年古畫被德國搶走,他用了一萬買下,如今價值50億!
※這幾棟大樓每年收租才2千萬,他仍花百億買下,因為是永久產權
※大衣哥10天前豪氣用現金買下的5千斤蘋果,原來是給他們買的!
※來北京六年買下這套205平米的房子,朋友個個都把我家誇上天!
※撞壞9次的航母,我國花三千萬買下,拆開發現一個寶貝
※每餐只花3塊錢,省吃儉用15年,33歲單身姑娘買下三棟房,還開出了一家貓咖店!
※在狗肉店花500買下金毛被人說太傻,一個月後,他們全都閉嘴了
※他一首歌賺了五千萬,沒想到卻花了兩百塊買下的,網友:彩鈴界的神話
※一天靠10元活著,竟攢錢買下3棟樓,這個單身姑娘記賬本火了!
※地下城:土豪玩家曾想十五萬買下的賬號,一周過後20萬也不夠!
※小伙花30塊錢買的土狗,竟有人出一萬塊錢將其買下,網友:別賣!
※30年前幾百元買下這塊石頭,如今可換北京一套別墅!
※300美元買下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他的後代因此成為了億萬富翁
※夫妻拼搏5年終於買下一套房,簡裝花了12萬,朋友都說賺大了!
※世界最小國,人口不到一千,卻買下了國土的上萬倍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