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最近PC圈子討論度最高的莫過於AMD的日常翻身及銳龍新平台的秒天秒地秒空氣了,雖然難得今年49年入國軍下血本入了I7 7700K(以前都是買I5 K),不過還是歡迎這種反超的現象,畢竟這樣才有的選擇,可玩度也增加了不少。


所以在VEGA發布之前,最近也給同事攢了這套「3A」組合,剛好之後可以準備下VEGA的測試。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購買理由

這次裝的機子定位「生產力工具」,給的預算也夠,所以主板部分直接入了大熱門,華碩ROG的C6H。作為目前A板裡面關注度最高的型號,這板經常能獲得國外第一時間的改裝、設置信息,也方便折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C6H討論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C6H,作為這代ROG版裡面「HERO」的板型,其實跟對應I社的M9H基本一樣,剛好手上有裝另外一套M9H+I7 7700K的組合。兩者配件,設計等幾乎一毛一樣。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貼紙跟背墊,日常信仰。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這一代"HERO"更加弱化了紅黑搭配,感覺設計上面更加暗黑取向,所以最後個人整套裝機效果基本也是往這個方向走。而在傳說中的「C6E」發布出來之前,C6H基本就是asus家的a板板王。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PCB背面。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供電部分,8+12相數字供電組合,目前已經有國外的玩家用LN2超到5.8G了,所以供電部分不用擔心。比較特別的大概就是CPU供電是4pin+8pin的組合,OC黨可以全插上。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PCIe插槽兩條有金屬馬甲,不過幹嘛不幹脆3條都有?另外後續發布的VEGA平台有可能支持3卡CF,支持的話,就有得玩了。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BIOS超頻預設裡面就有內存超頻3200HZ,當然具體還是要內存本身體質了。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可控的ROG LED外接燈帶,也算這一代旗艦版的標配。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供電散熱篇有熱管鏈接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SupremeFX 2017集成音效卡方案,可搭配Sonic Studio III和Sonic Radar III軟體。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IO口,因為無內置集顯,所以視頻輸出口都變成USB口了,完全不怕不夠用。另外其實不少人買了ROG板然後沒注意的還有IO口上面BIOS設置重置鍵跟免開機升級鍵,對愛折騰的人來說方便了不少。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X370」,乾乾淨淨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之前預定的是1700X的套裝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多年沒用過有針腳的CPU了。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安裝

為了統一整機的風格,所以這次裝的機子是暗黑風格設定。首先確認的是機箱,喬司伯的RM4黑色,接近高塔型機箱。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為了雙卡準備。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箱子背面的結構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同樣搭配買了一些改裝件跟散熱器。比如CR-201散熱器,FR-331 RGB風扇套裝,還有一套改裝用的紅色螺絲套裝。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為了對比另外一套I7 7700K,所以除了CPU、主板以外,其他配件盡量用一樣的,所以內存、SSD也從另外一套機子拆了下來,都是金士頓HyperX Predator系列的SSD跟DDR4 3333內存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C6H跟M9H一樣,都支持少見的M.2 22110規格SSD(常見伺服器)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3A的另外1A就是XFX訊景的RX480 8G黑狼進化版,用了近一年,感覺RX488越發有性價比了。雙卡性能基本跟1080一樣。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XFX XTR550,性價比較高的全模塊金牌電源,加了官方的定製線


實際安裝之後的整機走線效果。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前面買的改裝螺絲用來裝飾本來比較沉悶的箱體。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基本能裝風扇的地方都裝了,畢竟之後會上VEGA雙卡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拿另外一張XFX 488 CF示意,CF視覺效果好看不少。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喬思伯的CPU散熱器,視覺系定位,等下就知道效果。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喬思伯這套風扇燈控弄得非常好用,各種顏色、效果都支持不說,主要是控制器有PCI插槽端也有機箱內部,非常方便。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整機效果


裝箱之後的效果,整機基本就是暗黑配色+紅色點綴。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晚上開燈之後。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感覺有點洪崖洞既視感


XFX RX480黑狼進化版也是可以替換紅色燈光風扇,剛好。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喬思伯這個能發光的散熱器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性能


先說下本機平台,對比的平台是I社的當紅I7 7700K+Z270的組合,其他配件基本一樣,系統是win10,更新到最新的版本。兩套平台基本都是默認頻率對比,畢竟超頻之後各平台變數太多。


CPU:AMD R7 1700X


主板:華碩ROG C6H


顯卡:訊景XFX RX480 8G


內存:金士頓HyperX Predator DDR43333 8GX2


SSD:金士頓HyperX Predator 480G


電源:訊景XFX XTR550


機箱:喬思伯 RM4


散熱器:喬思伯CR-201散熱器


先說明下,測試的時候系統已經升級至win10的最新創意者版本,(整個測試截止至4月22日)驅動及BIOS也均更新至最新。前面幾個著重CPU測試的項目得出的結果也比較明了,R7 1700X依託比較誇張的核心數,只要測試的軟體支持的話,多核運算對I7 7700K優勢可以說是非常明顯;但單核運算能力的話,I7 7700K相對R7 1700X又效能優勢明顯。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下面這三個測試就有點意思了,X264的CPU編碼測試,R7 1700X依舊優勢明顯;而Corona Benchmark是一款3D渲染測試軟體,比R11.5更加接近實際工作測試,R7 1700X相對7700K依舊優勢明顯;但最後的是奇點灰燼的DX12 CPU測試,7700K不單反超,且優勢巨大,所以這方面也有可能是軟體遊戲版本支持的問題了。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存儲測試,內存部分兩者都是設置到2400的頻率,基本相差不大,R7略勝;SSD部分 4K測試幾乎一樣。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3DMARK未代表的圖像測試軟體,兩個平台總體機能是幾乎一樣的,後續可能要更高端的卡,然後4K平台測試才會有所區別。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遊戲測試也比較有意思,文明6裡面R7性能會比較明顯,不過OW跟GTA5表現兩者也幾乎一樣,都是誤差級別,當然我不排除文明6測試方式方式導致一定誤差,因為都是實際遊戲,然後文明6裡面部分停止界面的幀數是非常高的。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最後說下C6H超頻使用,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個人也只是憑以前的經驗大概測試了下,所以沒有逼出CPU的極限,不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下超能網的評測,個人建議R7銳龍平台超頻設置,沒必要強求4G頻率,然後CPU高壓,CPU超過1.35V之後,銳龍平台的功耗提升不少。也是如此,所以我這次就超到3.9G而已,測試後的效果也非常出色。


而C6H超頻方式,個人有試過軟體及BIOS,最後感覺還是BIOS設置最為直觀,且C6H有幾個超頻預設,所以進去CPU超頻菜單之後選4G頻率超頻預設載入,然後出來外面的菜單修改成39倍頻,CPU就變超3.9G了,電壓一開始可以直接auto(主板會自動載入合適的電壓),重啟進入系統,測試穩定之後,再重新進入BIOS調低電壓,內存超頻,然後每一步慢慢測試最後最佳的超頻方案(保證過穩定測試後,最低CPU/內存電壓,最合適的內存頻率時序)就基本完工了。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AI大戰紅黑銳龍的怒吼 華碩C6H平台裝機搭建



結語:


做完整個測試,其實兩個平台給的感受是性格迥異,銳龍平台簡直為生產力而生,強大的規格帶來的性能確實非常明顯;而kabylake平台確實缺少這種提升的激情,不過整個平台性能表現穩定,回去裝個系統什麼的就好,完全不用更新驅動、系統、BIOS或者等軟體支持優化。其實決定兩個平台性能的未必是CPU本身,更多的是你用什麼軟體,軟體對於多核還是高頻高效能的支持才是決定哪個平台是最佳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iger5G 的精彩文章:

TAG:Tiger5G |

您可能感興趣

選擇華碩B350電競大板 讓銳龍APU平台更好玩
AMD銳龍攪翻了DIY市場 3A平台重振江湖
RGB旗艦狂潮 ROG C7H領銜3A平台裝機
AM4平台支持Ryzen APU!華碩、技嘉和華擎主板全線更新BIOS
「銳龍」平台新選擇,技嘉發布 B450I ITX 主板
AMD 鹹魚翻身記:銳龍二代裝機 3A 平台體驗
GPU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哪家強?AWS、谷歌雲、IBM等6大平台對比
整合平台新勢力 華碩AM4主板助銳龍APU更出色
H3C CAS雲平台虛擬機的遷移
MGC+AI 新華社發布媒體大腦「MAGIC」智能生產平台
HDP大數據平台搭建
桌面級銳龍3A平台遊戲本 華碩玩家國度S7ZC評測
CCIP著力打造中國優秀文化IP的創新融合平台
安德斯ANDERS履帶裝甲平台
NOERDEN牛丁登陸日本市場,上線軟銀旗下IoT創新平台
適用於「三低」ITX平台:ASUS 華碩 發布 PRIME J4005I-C主板
紅旗新豪華車N501曝光!或基於奧迪A6L平台打造!
蓮花LOTUS全新SUV偷了沃爾沃技術?將搭載吉利汽車新的模組化平台
「測評」GPU訓練機器學習模型哪家強?AWS、谷歌雲等6大平台對比
直擊CEBIT┃華為「平台的平台」戰略的正確打開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