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中醫藥走出去 造福人類健康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 中醫藥走出去 造福人類健康

從流傳幾千年的針灸、推拿,到拯救數百萬人生命的抗瘧藥物青蒿素;從泳壇名將菲爾普斯在里約奧運會上展示出火罐在身上烙下的「中國印」,到杭州G20期間,很多外賓和記者朋友尋訪中醫服務。近年來,中醫藥的認知方法和治療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特別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以來,隨著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中醫藥走出海外的步伐加快,為中醫藥走出國門、造福人類健康帶來新的機遇。

中國外文局前不久發布《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5》,中醫藥、武術、飲食成為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中醫藥首次位居榜首。可以看出,中醫藥在海外已經走出華人圈,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

在迪拜同仁堂診所,雖然不是休息日,仍有一些患者前來就診。

醫生:你的肩膀現在還疼嗎?之前你提到過這方面癥狀。

俄羅斯患者尼古拉斯:現在感覺好多了,我之前兩個問題是掉頭髮和關節疼。

醫生:但你知道嗎?你現在長出新頭髮了,看上去好多了。

俄羅斯患者尼古拉斯:是的,謝謝!

巴基斯坦患者蘇麥特:我兩天前就一直覺得身上疼,我吃了止疼葯,但是半小時後又開始疼,我兄弟向我推薦了這個治療,所以我就來了,現在覺得好多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首先是世界需要中藥,為什麼需要中醫藥呢?是因為現在疾病普遍了,現在都是由於這個生活方式引起了一些複雜性疾病,這些疾病往往西藥在使用時有它的局限性。所以中藥呢,因為他是一個多種成分,多靶點整合調節的一個葯,能夠全面的進行干預,有它自己的優勢。

去年12月國務院發布《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顯示,我國的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政府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訂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86個,中國政府已經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6個中醫藥中心。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103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18個國家和地區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中藥逐步進入國際醫藥體系,已在新加坡、古巴、越南、阿聯酋和俄羅斯等國以藥品形式註冊。儘管世界需要中醫藥,但是中醫藥走向海外之路並非一路坦途,還有很多障礙需要突破。北京同仁堂表示,受國外一些國家相關法案的限制,絕大部分的中藥仍難以走出國門。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廠長助理常春梅:比如說歐盟傳統葯的一個認證,生產線要經過GMP認證,藥品是單獨註冊許可,時間長,大約三年左右,費用高,現在同仁堂的一些中成藥,是以食品補充劑的形式,得到了國外註冊許可,可以進入藥店銷售,這種方式大約需要半年時間,比較簡單。

常春梅透露,目前同仁堂的一條片劑生產線已經通過歐盟GMP認證,中成藥《愈風寧心片》也已經通過歐盟認證,將首次以藥品身份進入歐盟市場。另外受語言的限制,國內中醫師在國外難以取得行醫資格,只能開展針灸、推拿等服務。可以說針灸走出去為中醫藥走出去開創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我想中醫藥走出去只是時間問題,實際東西方文明一直在碰撞,這幾十年等於中醫藥為媒體兩個都在加強研究,西方說他們向我們靠攏,我們說向他們靠攏,實際上在互相靠攏,而共同出的是中醫藥國際標準,既推動了我們,也讓他們接受了這塊,所以我說只是時間的問題。現在幾份評價做的還都是很好的,從研究的這個力度、深度、廣度都在加大。

兩千多年前,中醫藥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搭乘「一帶一路」的時代列車,中醫藥正在向全世界展示出自身的獨特魅力,對人類健康做出獨特的貢獻。

中醫中心:一帶一路的健康使者

中捷中醫中心是中東歐首家政府支持的中醫中心,也是我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首個醫療項目,被各方寄予厚望。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項目目前運行情況怎樣?來看記者近日的探訪。

從捷克首都布拉格出發,不到一小時,就到達了目的地。中醫中心坐落在新建的現代化醫院赫拉德茨-克拉洛韋大學醫院內。中方醫生介紹,中醫中心一天平均接診25到30名名患者,這在當地已經是很多了。

中捷中醫中心中方醫生關鑫:在排隊系統里,(等候)人數是5000人左右,那麼這個數字是會每天浮動的,所以基本上平均的一個預約等候時間是半年左右。我們最近也經常接到的病人是等了一年才看到我們中醫大夫。

關鑫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派出的兩名中醫師之一,針灸學博士,在中捷中醫中心看病和國內不同,要先由捷克醫師記錄病情、病史,再向中醫師報告並提醒治療過程中須注意的風險。中醫師再通過「望、聞、問、切」的四診合參進行診斷,制定治療方案。

76歲的工程師多斯達樂雅羅斯拉夫今天是第8次來中醫中心做針灸,他脊柱歪了導致後背疼,先後在西醫院幾家西醫院治療多次都沒有痊癒,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到中捷中醫中心。

患者多斯達樂·雅羅斯拉夫:現在是第二個療程,效果很讓我驚訝。我現在走得很直,背不歪了。我希望中國醫院能幫我治好,我就不用做手術了。

看到中醫這麼受歡迎,關鑫嘗試進一步拓展了治療手段,開了「導引門診」。每周四下午,關鑫醫生會傳授病人們八段錦、太極站樁、易筋經等中醫導引方法。患者們在充滿陽光的大廳里,隨著舒緩的音樂,認真練習中國古老導引術的每一個動作。

患者伊娃·庫沃(心理輔導師54歲):後來練習氣功後感覺整個身體被調動起來了,我就發現不能不練,現在一個星期練習10-12小時氣功、太極拳。

目前中捷中醫中心已經運營了一年半,醫生們感覺捷克患者對中醫的感受有了明顯變化,從看病之前認為中醫是一種可能有效的神秘療法,到了解中醫的理念,再與自身的治療感受相印證,逐漸接受了中醫是一門科學的觀點。

中捷中醫中心中方醫生關鑫:所以我們不能說中醫能夠包治一切,但是我們的的確確是幫助了不少的患者,患者的反應還是比較不錯的。

被中醫療效征服的不僅僅是前來看病的患者,還有捷克的西醫醫生。穆斯是捷克最大的一所醫院的內科醫生,2015年他開始接觸中醫,並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兩年時間他不僅通過自費上學研讀中醫,還經常與中方的醫生交流學習,目前已經獲得了針灸從業資格,現在他又開始攻讀草藥醫學。

中捷中醫中心捷方醫生穆斯:我太太上周為我們生下了第二個女兒,生產的過程非常複雜(生不下來),還很疼,我用針灸在她的合谷穴扎了針,結果在那之後一小時內我太太就生下來了我們的女兒。就一根針就解決了問題,真是太棒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底,中捷中醫中心大樓項目已正式啟動,將集科研、教學、診療於一體,為捷克及周邊國家提供中醫治療方案和診療服務。與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樣,在捷克中醫目前還沒有納入捷克的醫療保險體系,患者選擇中醫意味著要自掏腰包。不過,這種情況將很快就會改變。

捷克衛生部長米洛斯拉夫·盧德維克:如果通過實驗項目的落實和病人的反饋來驗證中醫在捷克患者身上的效果。一旦成功,我認為將不會有任何障礙來阻止我們將中醫儘快納入捷克國家醫保體系,相信在未來中醫的發展空間將會非常巨大。

授人以漁讓中醫藥服務人類健康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到海外辦診所、開藥店,不如直接教授外國人學習正宗的中醫,為更多的國外患者服務。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來中國學習中醫的留學生就有13000多人,佔全部留學生的3%,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之後,來華學習中醫的留學生一直呈現增長趨勢。

來自哈薩克的祖菲婭,是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針灸的大三留學生。除了每天的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外,祖菲婭還要到中醫藥大學的教學醫院跟著老師出診抄方。

祖菲婭的家庭和中國有很深的淵源,她的爸爸是中哈貿易商人,媽媽在哈薩克的中學裡教授中文,12歲時,針灸治好了她的背痛,從那時起她就開始夢想著到中國來學習中醫。

留學生祖菲婭:就覺得它還是非常神奇的,就是到現在還是覺得很神奇,雖然已經知道了這些理論之類的。我就覺得其實這是一個博大精深的一個中國的一個文化。

為了學習中醫,祖菲婭沒有選擇哈薩克的普通高中,而是上了專門學習漢語的一所中專,然後又自費到中國學習了一年中文,最終考取了哈薩克的一個留學學習中醫的國家獎學金項目。她的中文雖然很好,但是學習中醫還是覺得挺難的。

留學生祖菲婭:就說陰陽五行的時候就感覺有點不懂,因為跟我比如說,我們接觸過西醫這樣,但是感覺就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但是慢慢學進來,就覺得其實它真正的裡面的文化真的是非常多,學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祖菲婭告訴我們,在哈薩克,中醫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留學生祖菲婭:一開始人們就覺得它可能治療疑難雜症比較厲害一些,然後像一些西醫治不了病都會找中醫治療,然後中醫基本上都可以給你克服,都可以給你治好。所以人們就開始慢慢相信接受這個,所以接受的話是很高的。

北京中醫藥大學招收留學生學習中醫的歷史已經有60年,目前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有306名,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留學生回國有的開了診所,有的融入了當地的主流醫學機構。國內的高校還在嘗試讓中醫教學直接走出國門。去年10月北京中醫藥大學與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合作建立了首個歐盟認可的中醫官方碩士學位項目。

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院長弗蘭切塞·洛佩茲:你知道,中國醫學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甚至歐洲都不是非常著名的。我們試圖招收最優秀的西醫醫生,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因此不會很容易,但我們還是找到了最好的人選,我們這裡有最優秀的學生,中醫和西醫融合將有益於民眾的健康。

這個碩士教育項目是兩年制,學生既要學習系統的中醫理論還包括針灸推拿氣功等臨床實踐,中國傳統文化也是必修課。在課堂上,學生與任課教師積極互動,使中西醫的思想不斷融合、碰撞。

學生:我發現最有趣的是(中醫)的治療理念,就是結合病人的心裡情緒和其他因素來治療,不僅僅是針對病人的身體。(中醫)從大自然中尋求知識,保持身心的平衡,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已經丟失了這些依靠大自然治癒疾病的方法。

一帶一路國家中醫人才的增加,不僅促進中西醫不斷地融合,也給這些國家傳統醫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很多國家也有自己的傳統醫學,但是只有中醫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中醫的發展經歷為他們發展自己的傳統醫學提供了經驗和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藥走向一帶一路:中醫造福越來越多的民眾
中美學者共議「一帶一路」建設 認為合作造福更多參與方
秉承「絲路精神」 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
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中國又一技術造福全人類,造出「人造太陽」,資源枯竭不再是難題
鄉村修路,造福一方
促就業利民生 中企深耕「一帶一路」造福當地
買口好鍋造福全家人的健康
傳承國醫精粹,造福一方百姓——走進莞康國醫館
權威專家齊聚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點贊「一帶一路」造福世界
科技助力減災,造福「一帶一路」參與國
核武器唯一一次造福人類的引爆,挽救百萬人!
中醫復興,我只為造福眾人
造福人類,這九項醫療技術不可缺
林志玲深夜撈金,走一路跟粉絲抱一路造福粉絲,以往的高傲哪去了
香港造出世界首個人工心臟,基因工程造福的不僅是人類
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 共同推動人工智慧造福人類
傳承中醫藥文化 助力「民族瑰寶」造福全人類
亮出上海醫學品牌引領全球「風向」 中山醫院內鏡品牌造福國內外患者
賽諾菲又一罕見病創新藥物造福中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