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和譏諷中航空工業是手工作坊?核心部件要靠人工打磨
據《漢和防務評論》文章,在央視去年10月報道的沈飛14廠鉗工與殲-15戰鬥機核心部件的新聞中,中國工匠用純手工打造了殲-15「飛鯊」的核心部件。沈飛技師手工打磨的這些殲-15核心部件,精度控制在千分之三毫米,是頭髮絲的1/25,這是數控機床(CNC)都很難做到的精度。不過,現代瑞士、美國製造的高精密型機床,加工精度可以達到千分之二,甚至千分之一。對比之下,央視公開的14廠畫面像個小作坊,技術人員還在使用手工磨銑刀。《漢和》認為,如果每一架殲-15的核心部件都依靠手工取代CNC打磨,那麼從中就可以得出為何殲-15年產量過去3年來不超過3架的原因。
F-35生產線基本是無人的
文章指出,法國陣風、歐洲颱風戰鬥機公開過的整條生產線中,沒有一張圖片是人工加工核心部件,只有一張圖片顯示,工人在用手工對機身部位進行了部分鈕接。此外,美國洛馬公司也曾經公開過F-35的整個生產流程。這些公開的圖片包括:AMAMCO塗層刀具、全自動鑽孔工具以及CNC對鈦合金磨板的處理。無需多言,這些都是全自動的,否則F-35將無法按照訂單規模批量生產。
殲-15艦載戰鬥機2009年8月首次試飛,2012年開始工廠生產,3年生產了不足10架,截至去年4月,也沒有大批量生產的跡象。殲-15是中國沈飛公司依託殲-11B已有技術生產的一款艦載衍生機型。殲-11B、殲-15目前都處於低速生產狀態,這與數控車床加工的核心部件生產速度緩慢、零都件依然達不到標準有關。
殲-11B生產線
《漢和》認為,2010年曾出現了中國空軍拒絕接收殲-11B-全部趴窩的問題,這說明2007-2009年生產的殲-11B/BS存在零部件質量問題。直到2012年11月,沈飛也沒有生產更多的殲-11B--機場停機坪只有一架殲-11B,顯然也是受到了零部件不及格的巨大影響。2013年10月,停機坪才發現了8架殲-11 B/BS,1架殲-15。2014年為13-16架殲-11B/BS。2015年6月,停機坪只有1架海軍塗裝的殲-11B。《漢和》分析稱,殲-11B的部件質量問題、殲-15的核心部件依靠手工取代CNC打磨,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生產的基本水平。
遼寧艦殲-15艦載機
除了生產精密零部件所需的高精度機床,被譽為「工業之花」的航空發動機也是制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也是殲-15大批量裝備的一大瓶頸。目前,殲-15裝備的既有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也有太行發動機,但能夠在遼寧艦上進行較高強度使用的主要是俄制發動機。中國自研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雖已定型多年,但其燃調系統為機械液壓-模擬電子混合式,反應能力和加速性能比較一般,與航母艦載機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據稱,中國正在研製的海軍型「太行」發動機(簡稱海太行)已經解決了上述問題,目前已經開始在殲-15和殲-15S雙座戰機的原型機上進行測試。


※國產坦克質量太差 發動機漏油還不如印度阿瓊?
※美為何隱忍俄羅斯多年?原因是俄曝光一新武器
※88式狙擊步槍堪稱精確射擊利器,專家告訴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TAG:牧小小 |
※陶機設備有多少核心部件掌握在別人手中?
※小型化鉛基堆核心部件3D加工技術取得新突破
※手機的這個核心部件,中國的一家公司技術強悍,躋身全球第三
※四大品牌家用中央空調拆機評測,核心部件探秘揭開真相
※耳機廠商中的華為,不做老外的影子,第三代核心部件展顯實力
※印度驕傲即將完工,核心部件中國製造引總理與國父外孫激烈爭執
※航母助降系統核心部件,專門幫助艦載機著艦,全球僅中美俄生產
※擺脫零部件制裁的唯一出路 國產核心部件研發者論壇召開
※蘇35戰機和蘇57戰機最核心部件製造工廠內部照曝光
※重大進展!艦載機核心部件面世,中國彈射起飛無人機啟動?
※(科技)我國超導質子醫療設備研發取得突破:核心部件旋轉機架調試成功
※中國首台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核心部件調試成功
※大西洋傳來一聲巨響!火箭核心部件成碎片,美國重大科研功虧一簣
※我國超導質子醫療設備研發取得突破:核心部件調試成功
※振奮人心!殲20最近又有大動作,替換核心部件,西方如何反應?
※印度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國 然而核心部件仍依賴中國
※核心部件發展迎來突破 國產機器人強勢崛起
※俄請求接手殘骸,美軍告誡核心部件全部消失,伊:已另覓他人
※車主新提的豪車,打開引擎蓋,卻發現核心部件被狸貓換太子
※終於突破!中國總算打破國外封鎖,自主生產燃機核心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