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教科書中的朝鮮戰爭

朝鮮教科書中的朝鮮戰爭

關注「水煮歷史」 淘盡千古風流

朝鮮教科書中的朝鮮戰爭



朝鮮宣傳畫


來源:騰訊文化,原刊南方周末

原編者按: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中美朝韓,加之蘇聯的部分軍隊,在這片半島上惡戰三年後,百萬生靈塗炭,戰爭雙方最終重返北緯38度線。今天,半島之上硝煙未盡,舊恨難消。在各方的國民記憶中,60多年前的那場「有限戰爭」,被中韓美朝四方分別冠以「抗美援朝」、「6·25戰爭」、「韓國戰爭」和「朝鮮祖國解放戰爭」,足見朝鮮半島走向和平之路的艱難。


60年,只是歷史長河裡短短的一瞬,為了這場戰爭,數十萬中國戰士的英魂掩埋在了這片神奇的土地,60年後,當回顧這場牽動世界的戰爭時,我們會收穫哪些經驗和教訓?


抗美援朝?韓戰?「6·25」戰爭?六十多年後,一場戰爭的涉及各方,仍在各自表述著歷史。


今天,朝鮮半島上朗朗的讀書聲中,也滲透著對戰爭史和意識形態的博弈。


「依據美帝國主義的官方資料,參加戰鬥的美帝國主義侵略軍總人數超過了400萬。戰爭初期,美帝國主義動用了以B-29為主的各種飛機1500多架,而在戰爭的最後階段,投入了約1萬多架。還使用了細菌、化學武器等大量殺傷性武器。」在五月的一間教室里,三十多名朝鮮中學生正在誦讀歷史書。韓聯社的評論說,此時,韓國的中小學生讀誦的卻是英文。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抗美援朝?韓戰?「6·25」戰爭?六十多年後,一場戰爭的涉及各方仍在各自表述著歷史。

朝鮮教科書中的朝鮮戰爭



朝鮮士兵在聯合國停戰村建築的窗外


被略去的「戰鬥友誼」

一個高度政治化的國度里,政治總是高度關注學生讀什麼樣的歷史書。


「明朗的朝陽從簾隙映入了洞口,李警衛小心翼翼地拉開了帘子。金日成將軍放下了筆,吹滅了汽燈。他看著洞外,笑了笑:『又是一夜過去了。時間過得這麼快,不抓緊怎麼行啊!』」自上世紀60年代末,《金日成將軍和彭德懷司令》一文就開始出現在朝鮮教科書中。在美妙和諧的環境中,金日成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出場。接下來,教科書中所描繪的二人對話卻很意外。


「困難很多,如果沒有先前你們對美軍的戰鬥,我們是沒有經驗的,也會更加困難。」彭德懷司令說。金日成將軍則答道,「我們的戰士都有和美軍作戰的經驗,他們可以直接幫助你們指導。」


如今,朝鮮教科書和許多資料宣傳都意圖表明,朝鮮戰爭是金日成獨力率領朝鮮軍隊趕走美國人。


朝鮮中學的教科書描述,「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朝鮮人民軍擊退敵人的突然進攻,轉入反攻,並以連續打擊和圍殲戰置敵人於被動地位,在短時間內解放了南朝鮮的廣大地區。」


近年來,隨著中美俄等一批批解密檔案浮出水面,朝鮮戰爭的種種迷霧被撥開。


2010年,俄羅斯解密的《關於朝鮮和中朝關係的報告》透露,蘇聯副外長庫爾久科夫在1955年就發現,「在平壤的戰爭展覽館裡,12個戰功展覽廳只給了中國志願軍戰士一個。而其餘的展廳中,朝鮮人民軍的作戰行動被解釋成與中國志願軍的作戰無關。」


時至今日,在三八線以北、朝鮮一側板門店一千多平方米的停戰簽字會場,仍陳列著數以百計的歷史圖片,依舊難以找到中國志願軍的身影。這座會場原本是由中國志願軍連夜趕造的。


在三八線以南,韓國教科書對中國軍隊的介入評價較為中肯,「韓國軍隊與聯合國軍一直進軍到鴨綠江畔,眼看統一就在眼前,但由於中國軍隊的介入,不得不進行撤退。中國動員了大量軍隊,實行人海戰術,將戰線向南大幅推進,並一度佔領首爾。」


對於戰爭原因,朝韓等各方的分歧更大。朝鮮的歷史教科書認為,「從1947年開始,美帝國主義就不斷地進行武裝挑釁,僅1949年就共有1863次武裝侵犯。」而韓國的教科書則抨擊說,「6·25」戰爭是朝鮮挑起的。

朝鮮半島的時空不是一直停留在陳舊的歷史定格中。對戰爭爆發的定位,中國學術界傳統上認定這是「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發動的戰爭。


自上世紀80年代之後,中國學術界開始嘗試對朝鮮戰爭進行與時俱進的研究。不過,主流學術界依舊認為,是誰開的第一槍並不重要,關鍵要分析時代的大背景。


「在美蘇加大在歐洲地盤競爭的大背景下,南北朝鮮已很難通過普選來調和當時兩個意識形態截然相反的政治勢力,使它們在一個政體中共存。」上海社會科學院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劉鳴就曾撰文說。


「集體遺忘」


「題太難了!」高考過後,《朝鮮日報》刊登一幅漫畫,「韓戰(朝鮮戰爭)是什麼時候發生的?」遇到這個題的考生們腦筋急轉彎,乾脆就「蒙」答案。而稍早前的一項調查也顯示,53.2%韓國年輕人不知道韓戰爆發的具體年份。


現行的韓國教育改革制度規定,國家不再統一頒發教科書,只要民間出版社編纂的教科書通過國家審查,就可以在各中小學推廣使用。


更大力度的改革始於2013年春天,在高中階段的「韓國歷史」教科書中,涉及朝鮮內容減少至目前的六分之一。通常,在總計四百多頁的高中韓國史教科書中,三分之二的內容是近現代史,對戰爭闡述只有3至6頁。甚至「Chun jae」教育出版社的教科書只用一頁篇幅敘述朝鮮戰爭。


向後人陳述一個怎樣的朝鮮戰爭?韓國社會內部意識形態深處分裂之中。


「全國教職員工會」被認為是一個具有「反戰和平」教育傾向的團體,在對朝政策上主張「民族和解」。


2006年夏天,《朝鮮日報》的報道披露,「全國教職員工會」涉嫌抄襲的資料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內容,摘抄自1983年朝鮮出版的《現代朝鮮歷史》和《朝鮮全史》,包括「6·25戰爭是祖國解放戰爭」、「先軍政治思想」等親朝內容。

早在上世紀90年代,《現代朝鮮歷史》和《朝鮮全史》就被韓國法院的判定為「利敵讀物」。韓國檢察機關控訴說,「全國教職員工會」相關人員違反《國家保安法》。在政治層面上,時任總統盧武鉉和大國家黨代表朴槿惠(現任韓國總統)也發生了激烈的政治爭論。


這樁舊案卻在政治爭吵中無果而終。於是,出現了怪異的現象,不少韓國中小學生一邊讀著這些「利敵、親北」讀物,每年又要游過漢江上游清平壩625米寬的江面——被韓國稱為「6·25戰爭」的朝鮮戰爭正是在這裡打響,游渡的組織者設想以此讓韓國年輕人銘記「朝鮮的入侵」。


類似的「集體遺忘」也發生在美國。


美國中小學實施的是通識教育,並沒有專門的教科書講述朝鮮戰爭史,朝鮮戰爭逐漸被遺忘。出版界巨頭Random House Inc有關越戰的出版物汗牛充棟,而關於朝戰的書籍只有寥寥幾本。以揭露越戰決策失誤的《出類拔萃之輩》出版,作家戴維·哈潑斯坦一舉成名,直到2007年哈潑斯坦去世,他的《最冷的冬天》才出版。不過,出版界近年來以「遺忘」為主題的書不下十餘本。


朝鮮戰爭緣何在民眾的記憶中「邊緣化」?美國文博大學東亞項目主任於濱認為,美國政治文化中的宗教色彩極濃,總習慣於在黑白、是非、善惡、勝敗中選擇其一。


畢竟,朝鮮戰爭是在停停打打的狀態中「停戰」。於是,這場戰爭在美國民眾的記憶中逐漸麻木。


教科書上的心理戰


60年來,朝鮮半島局勢深處風聲鶴唳之中,美國對朝鮮戰爭的態度,事關韓國的安全利益。為喚醒美國人對朝鮮戰爭的「遺忘」,從政府到民間,韓國對美展開了教科書攻勢。


《朝鮮日報》7月上旬的報道說,韓國國會教育科學技術委員會議員黃佑呂敦促青瓦台:通過外交手段改變國外政府對韓國的錯誤表述。


黃佑呂議員說,在搜集評估1207種外國教科書中,有477種教科書存在錯誤,尤其是涉及朝鮮戰爭的表述上存在更多「錯誤記述」。

民間層面的「教科書外交」早已啟動,成效顯著。「記住7·27」團體的創立者是旅美韓國人漢娜·金,她憑藉參與美國和平服務團總部、美國和平研究所活動時積累的人脈,說服白宮人士,還圍繞美國國會展開院外活動,讓美國重新認識朝鮮戰爭。


2009年7月27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指定為「韓國戰爭參戰勇士停戰日」,美國國會通過《韓國戰爭參戰勇士承認法案》。這些舉措得以實現,漢娜·金被認為功不可沒。同年底,好萊塢開拍朝鮮戰爭大片《雪域17天》,也被曝有韓國企業的捐助。


意識形態的溝壑並沒有因「停戰」簽字而消失。美韓盟國在文化心理上仍對朝鮮不依不饒,它們的對朝政策仍停留在敵視和制裁的過去時態之中,這也引起了朝鮮的憤怒——朝鮮一直對韓國的「朝鮮是主敵」的教育耿耿於懷。


自2004年至今的十年間,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朝鮮官方已至少6次強硬要求韓方,停止對軍人和中小學生進行「朝鮮是主敵」的精神教育,並廢除《國家保安法》。


不過,在朝鮮,類似「金日成將軍:為了祖國的解放,我們是不惜一切代價和努力」的訓條,也頻繁出現在該國的歷史、語文和政治教科書中。


朝韓兩國的教科書中都充斥著「恨」的元素。教科書,已經淪為朝韓兩國的戰場。


「很大程度上,在怒目相向的日子裡,朝韓共同演繹著『恨』的民族心理文化。」韓國學者韓宛常、金成基在《對「恨」的民眾社會學研究》一文中統計說,韓國高中《文學》教科書有17篇韓國詩歌,其中6篇表達了「恨」的情感,其中4篇與朝鮮戰爭直接相關。


很多上了年紀的韓國人至今仍能背誦諸如《廣場》等名篇。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正是戰爭爆發前後,男主人公的父親是北方的共產黨員,被南方政府知悉後,主人公遭受了嚴刑拷打。朝鮮戰爭爆發後,主人公已經和愛人結婚生子,過著幸福的生活,妻兒不久卻死於戰火。意外的是,「恨」卻沒有引起複仇的情結,主人公決定逃亡,最終也是被迫徵兵入伍。


同樣,在朝鮮的教科書中也不乏對敵人殘暴的描述。不過,朝鮮文學中的「恨」的結果,就是直接呼喚「復仇」。如果「恨」得不到和解,就會爆發為延坪島炮擊之類的暴力事件。


2013年7月27日,是朝鮮半島簽署《朝鮮停戰協定》60周年的日子,在當年戰爭各參與方的國民記憶中,60年前的那場「有限戰爭」,被中韓美朝四方分別冠以「抗美援朝「、「6·25戰爭」、「韓國戰爭」和「朝鮮祖國解放戰爭」。管中窺豹,足見朝鮮半島走向和平之路的艱難。


畢竟,一場簽字儀式終結不了一場戰爭,走出意識形態的「恨」,實現寬容與和解才是實現半島長久和平的正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水煮日報611期:孫中山兒子孫科提議中國收留猶太人
清王朝的最後十年:成也新政,敗也新政
水煮日報第610期:蔣介石分析日軍優劣
斯大林被稱一流社會心理學家 控制人靠兩絕招
精工匠造,古韻今傳——百年西泠文房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的教科書是如何描述朝鮮戰爭的?
朝鮮戰爭漫畫,朝鮮人眼中的美國軍隊
朝鮮戰爭,彭德懷與中朝領導人的分歧
二戰中的朝鮮人民軍
朝鮮戰爭中朝韓誰是贏家?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美軍拍攝的朝鮮戰爭影像
朝鮮呼籲美國同意宣布結束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 「釜山戰役」
朝鮮印象:中國女留學生眼中的朝鮮伙食
朝鮮戰爭中美誰的傷亡大?
朝鮮印象:中國女孩留學朝鮮,講述在朝鮮的生活體驗
照片中的戰爭鏡頭:朝鮮戰爭中最真實的畫面
(揭秘)朝鮮戰爭中,美蘇空軍的秘密對決
朝鮮宣傳畫中的美軍暴行
美國隨軍記者鏡頭下的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朝鮮人民軍近身搏殺讓美韓炮兵啞火
朝鮮眼中的清政府:冒充中華天朝的「蠻族」
俄羅斯歷史書中的朝鮮戰爭,為我們解開這場戰爭的全部疑問!
朝鮮印象:中國留學生眼中的朝鮮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