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原生,原生!

原生,原生!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個原生缸,不知道是蝦虎的魅力還是原生缸的味道,總之這個感覺很到位!


圖文來自微博 @果然-阿大西

原生,原生!



開缸的衝動,來自我曾經的一個夢境:一塊大大的石頭,曬得全部是綠油油的藻,一群一群熊貓鰍,各類花紋的吸鰍在上面辛勤的啃食藻類。長在背部的小眼睛不停的左顧右盼,水質清澈,景色綠而靜謐。

原生,原生!



養過很多的魚,開過很多的缸。雖然最開始的幾個月都清澈透底,但最終的景物都會被褐藻覆蓋。


究其原因,是因為魚缸作為一個封閉的環境,本來是能量守恆的,但因為我們的缸里有些必須要吃蛋白質食物的魚(比如吻蝦虎,各類原生常見的副鰍,條鰍),所以我們不得不向環境添加額外的能量(也就是食物)造成水體的氮磷元素增加。而原生缸往往以木頭石頭為主,植物作為點綴。無法像草缸一樣快速的吸收利用水體的硝酸鹽。所以硝酸鹽就要尋求其他的出路,為耐活的褐藻提供養分,從而引發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褐藻爆發。


(典型石頭為主景的原生缸+肉食 雜食魚)

原生,原生!



所以我認為,如果想一個環境持久的保持最開始的狀態,應該儘可能的減少外界能量的添加(只有燈的光能),缸內的生物也應該儘可能的以植食魚為主,缸內的藻類吸收光能以魚類的糞便為養分而不斷生長,同時為魚類提供養分。


所以這次小綠缸生物的選取主要有:枝椏類+吸鰍類


而材料的選擇,一如既往的來自我自己私藏的採石場

原生缸的造景,永遠是越自然越好。大自然才是最棒的造景專家,取材大自然就肯定沒錯。


重慶沉木資源一直很匱乏,我也不想花錢去買了。好在石頭確實豐富多樣質量好,給了我很多很棒的素材。

原生,原生!



石頭的選擇,通常不要去挑河邊的鵝卵石。因為水頻繁的漲落在石頭的外殼留下一層層的垢,如果執意要帶回去造景,撇開形狀的單調和缺乏體積感,水垢的硬水作用對魚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我建議選擇那種常年水流稀疏緩慢,不存在漲落的緩流河灘。常年的濕氣除了保持石頭不被水垢侵擾,也為我們的造景提供了捷徑。也就是,我們最喜歡的依附在石頭表面的綠色藻類和可以轉水的水上葉莫斯。藻類可以省去很多人不得不面對的爆藻的漫長時間,也可以帶來很多不經意的驚喜,比如我缸里那種綠油油的小團小團簇擁著的綠色剛毛藻。


(吸鰍身邊一小團一小團的天然綠色剛毛藻,視覺上很舒服)

原生,原生!



造景的時候心中要有把尺子,要明白自己想造一個什麼樣的景。當然做不到心中有尺子,就帶把捲尺量一量,准沒錯。

搬石頭是個力氣活,一次就可能七八十斤的搬。如果好不容易搬回去的石頭髮現大部分都沒法用只好閑置,那不就很尷尬么

原生,原生!



比方說這次缸子的長度是70厘米,我在選石頭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大概的景的樣子。三角形構圖,一塊主石佔60%一塊副石佔30%剩下的部分由多塊小石頭來進行調整和平衡。拿捲尺一比,齊活走人,才用了不到一個鐘頭,是不是不知道比那些只埋頭撿石頭不仔細看造景的魚友們高到哪裡去了?


提桶回來,準備石頭入缸前的準備工作。

原生,原生!



石頭的清洗我從來都是主張不要洗刷的太乾淨,經年累月的鳥屎和長的很長的絲藻必除之外,對那些綠藻,苔蘚還是要溫柔一點。輕輕的沖刷即可。

原生,原生!


原生,原生!



這次缸子的尺寸不是常見的標準尺寸,是我專門定做的一個70*45*35的矮缸。高寬比越小的缸,給人空間更寬大的感覺,同時也很適合吸鰍 蝦虎之類偏向底棲類魚的的觀賞。(當然我的架子尺寸長度就70 要不我也想整它個80*60*35啊)

原生,原生!


原生,原生!



放好滴流 架起燈 大家都知道的:


這次我採用的是兩根奧德賽的36W*2 60cm的T5雙燈 將近150W的功率能給水草和藻類強大的能量,也保證了魚的體色和狀態。當然有條件燈盤更好。


強光下,魚的發色會更好。這跟野外剛撈上來的魚顏色很棒是一個道理。

第一步:放沙子做緩震鋪墊 沙子選的暖色系的 流沙河水族的長江三號沙 主要是細沙點綴少量粗沙


吸取上次一米二的教訓,這次沙子底部鋪設了基肥。持續不斷的為水草提供養分,不至於到最後水草因為營養不足而輸給褐藻和黑毛藻。


同時為了避免石頭缸帶來的強大的硬水效果,抓一把草泥丸扔進去

原生,原生!



第二步:石頭放入進行布景 三角形構圖


造景也是老套路了,我最常用的構圖方式就是三角形構圖。而且原生缸的植物只是點綴,強調的還是骨架,所以主景要強調一定的節奏感,不能因為是原生缸,就真的很懶散的隨便擺放材料,給人明確的視覺節奏的造景才是好造景。

原生,原生!



接著種草:植物的選擇上,水蘭是原生標配,在上次的基礎上,我又增加了黑木蕨和水羅蘭的數量(水羅蘭是我的新寵)。

原生,原生!



第三步:墊塑料袋 加水 緩慢

原生,原生!



完 成

原生,原生!


原生,原生!


真沒想到配了at306的滴流居然一天就讓水清澈透亮了

原生,原生!



著養水5-7天,中間換一半的水。因為最開始的時候水會非常硬,不適合直接放魚。


缸內生物第一批入住的生物是十二隻熊貓鰍和一對寬頰禿頭鯊,熊貓鰍幼苗野外有群聚的特性,觀賞價值高。而寬頰禿頭鯊強大的口器可以幫助我控制藻類和石頭上因為轉水不成功而死亡的苔蘚,避免水的污染。同時寬頰禿頭鯊的性格也比日本禿頭鯊要好,魚之間相處更融洽。

原生,原生!



禿頭鯊的成長

原生,原生!


等到魚養定之後再大批量的加入紫身枝椏蝦虎,黑鰭枝椏蝦虎,電光枝椏蝦虎,環帶黃瓜蝦虎等東南亞蝦虎。


紫身枝椏

原生,原生!



超小黑鰭枝椏

原生,原生!



環帶黃瓜蝦虎

原生,原生!


圓斑擬腹吸鰍

原生,原生!



雲南來的多種福利湊齊了

原生,原生!



麥氏吸鰍在尋找打鬥的機會

原生,原生!



在魚數量增加的同時,黑殼蝦也同時跟進,控制褐藻,也幫吸鰍蝦虎處理吃不完的藻類。讓整個小綠缸的系統穩定性更上一層樓。


吸鰍的密度一上來,每天都可以欣賞到打架的場景,兩隻吸鰍使出吃奶的勁使勁用頭拱對手,企圖把對手趕下石頭。但這種較量,往往只是耐力的對抗,不會留下什麼傷痕。

原生,原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枝椏蝦虎的顏色也慢慢上來了。尤其是黑鰭枝椏的個頭有著肉眼可見的增長。

原生,原生!



而紅色作為綠色的補色,只需要一點點就可以點亮整個主題。所以我少量的點綴了一些紅色的元素。感覺搶眼又舒服。

原生,原生!



開缸已經一個月了,每天看著吸鰍在石頭上盤踞啃藻,我好像覺得已經實現了我那個夢境里的畫面,一片綠色的靜謐。

原生,原生!



才開缸一個月多一點點,未來的變化還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摒棄了吻蝦虎選擇了素食者之後,我混養的密度大大的提升,整個缸的可玩性也大大增加。畢竟我是博愛的。東南亞蝦虎+吸鰍的小綠缸也是有市場的。


感謝博主 @果然-阿大西


提供好的內容讓更多的玩家了解和更好的玩原生


喜歡的可以關注微博 @果然-阿大西


掐指一算,下個月就是野採的好時候!天氣熱起來了,野采季節也已經到了,這篇拋磚引玉的文章希望給魚友點啟發,畢竟遍地的石頭,好好利用都是牛逼的造景。對於阿達西,老王只想說666!


這兩天老王也在忙著整理些其他的資料,沒辦法,來學習總得帶點不一樣的東西回去!囧...


植物學堂,等你來!


只收20名學員,按報名時間為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 的精彩文章:

草缸成景之變化!
清爽的100cm山景草缸!
60x45不一樣的造景!
有種缸叫別人家的缸!

TAG:水族 |

您可能感興趣

原生態、原生態,原生態!
原生缸,原生魚景還原自然本來樣子。
什麼是原生缸?原生景?為什麼那麼多人痴迷原生魚!
周寧的原生魚
蝦虎原生缸!
原生資訊 | 在原生地的枯葉魚是什麼樣子?
魔獸世界原生種族盤點 最純粹的原生生物是一口井?
什麼是原生缸
原生家庭的痛
坦湖的原生缸!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你的一生?
中國原生 | 「願餘生能把中國原生魚都拍一遍!」
小缸可以原生!
原生缸造景:為什麼他們的原生會勾起我們的食慾?
生死劫,原生家庭中的坑洞需要你一生來填補
原生缸造景:一個原生缸是如何煉成的?
你是生活在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土壤中被人們忽視的原生生物
原生之美中毒已深,至今最美原生魚!
雨紛飛原創綏寧故鄉原生態生活,詩意描繪,境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