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侄女一同進宮,侄女做了皇后,自己卻只是一個嬪
導讀: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帝已經十七歲了,該到了結婚的年紀了,結婚後就要親政。慈禧太后雖然極不情願放下手中的權力,但是也無可奈何。在這一年的選秀中,有兩位女子脫穎而出,她們來自蒙古的阿魯特氏家族,令人驚訝的是,她們竟然還是姑侄關係。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侄女成為了中宮皇后,而姑姑卻只被封為一個嬪。這位被封為嬪的阿魯特氏就是同治帝的庄和皇貴妃,一起來看一下。
庄和皇貴妃阿魯特氏,蒙古鑲藍旗人,生於咸豐七年(1857)八月初三,比同治帝小一歲。阿魯特氏的父親是大學士賽尚阿,她的哥哥則是清朝唯一一位蒙古族狀元崇綺,而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的侄女)正是同治的中宮皇后孝哲皇后。雖然阿魯特氏是孝哲皇后的姑姑,但是她還要比孝哲皇后小三歲。而造成的這種關係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阿魯特氏是由賽尚阿的侍妾所生。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三日,就在侄女被冊立為皇后的前一天,十六歲的阿魯特氏被接入了皇宮,被封為珣嬪。與侄女孝哲皇后不同的是,珣嬪與慈禧太后之間的關係沒有那麼緊張。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十五,珣嬪阿魯特氏被晉陞為珣妃,二十天後,同治帝就駕崩了。關於同治帝的死亡,影響最大的無非是孝哲皇后,孝哲皇后唯一的靠山就這樣失去了,心灰意冷、生無可戀,七十五天之後崩逝於儲秀宮。
珣妃阿魯特氏作為同治帝的遺孀繼續安然無恙地生活在宮中,光緒二十年(1894)正月,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珣妃也跟著沾了光,被晉陞為珣貴妃。光緒皇帝去世之後,新繼位的宣統帝封阿魯特氏為皇考珣皇貴妃,讓其住到了她侄女孝哲皇后生前住過的儲秀宮。清朝滅亡後,溥儀又封阿魯特氏為庄和皇貴妃。
庄和皇貴妃還曾一度與光緒皇后隆裕太后關係不睦,通過調和,地位得到了保證。1921年4月14日,庄和皇貴妃阿魯特氏溘然長逝,終年六十五歲,謚為「恭肅皇貴妃」。同年十二月初七,葬入了清東陵的惠陵妃園寢中。


※驚!納蘭明珠老婆兇悍無比,竟被家僕亂刀砍死
※他是董鄂妃的弟弟,昭莫多一戰大顯神威,成為噶爾丹的噩夢
※乾隆有個妃子三十歲才進宮,她是乾隆下江南帶回宮的?
※她是乾隆的妃子,被水淹死,一代皇妃竟成為水下亡魂!
※她是納蘭明珠的曾孫女,為乾隆生下皇十子,卻幼年夭折!
TAG:明清史話 |
※她比侄女小三歲,一起選秀進宮,侄女做了皇后,她卻只是嬪妃
※此女與侄女一同入宮,侄女做皇后,自己卻封嬪,竟活到了民國!
※嫁了一個當世英雄,卻因沒有兒子,被迫和侄女同侍一夫,還得大度
※孔子嫁完女兒又嫁侄女,而這個「侄女婿」的本領卻遠超自己的女婿,他為什麼這樣選擇?
※她一生無兒子,皇帝更寵愛她的侄女,但她卻能穩坐後位,這是為何
※她是開國皇后,卻生不齣兒子,皇后:把我兩個侄女接進宮來
※她與侄女一同入宮,侄女封皇后,她做妃,竟獨守空房47年!
※清宮的第一皇后自己生不出孩子,就和自己的侄女們共侍一夫
※老人病倒,兩個侄子斷絕關係,窮侄女照顧他,一年後侄子愣住了
※他是唯一沒有子嗣的開國元帥,唯一一次為私事破例,為侄女要房子
※她是慈禧的侄女,雖貴為皇后卻一生不得丈夫寵愛,未生育一男半女
※她是皇太極的皇后,因未生齣兒子,安排自己的2個侄女嫁給丈夫
※章子怡長得不像父母,侄女也隨姑,女兒也沒她好看
※帶孩子回娘家給了侄女五百塊,侄女不要,我決定以後不再來往
※她是慈禧的親侄女,因一封詔書而家喻戶曉,死後的謚號卻與眾不同
※窮小子被富翁女兒悔婚,只好娶了富翁侄女,後來窮小子做了宰相
※她害死了富察皇后,但她兒子娶了皇后侄女,女兒嫁了皇后侄子
※姑侄一同參加選秀,侄女因嫡出身份成為皇后,她卻孤獨終老
※英拉還有一個漂亮的侄女,兩人在一起,誰更勝一籌呢
※叔叔卧床不起,被親生兒子拋棄,侄女細心照顧,一年後兒子卻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