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黑瓷茶具怎麼樣 黑瓷茶具的產地都在哪

黑瓷茶具怎麼樣 黑瓷茶具的產地都在哪

一道茶網 茶學院】黑瓷茶具從晚唐開始流行,到宋朝時達到使用黑瓷茶具的鼎盛時期,這種黑瓷茶具的興盛之風一直延續到元代,到了明、清之後,開始逐漸衰微。黑瓷茶具的繁盛是有原因的,飲茶方法自宋代開始由唐朝的煎茶法已經逐漸轉為點茶法,而宋代鬥茶之風的盛行,又為黑瓷茶具的鼎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宋代開始,社會上流行鬥茶之風,鬥茶者由彼此的鬥茶經驗得出建安所產的黑瓷作為鬥茶的茶具最為適宜,因而黑瓷茶具得以名揚四海。

黑瓷茶具怎麼樣 黑瓷茶具的產地都在哪


宋代蔡班在《茶錄》中對黑瓷有所記述,用黑瓷作為茶盞,古樸雅緻,風格獨特,而且黑瓷本身材質厚重,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因而深受茶行家所愛。前文提到與黑瓷茶具使用的興盛密不可分的是鬥茶,究竟鬥茶怎樣分高下呢?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主要從湯花色澤、均勻度以及湯花與茶盞相接處的水痕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比較。以「鮮白」為先,以「盞無水痕」為上。


蔡襄的《茶錄》中對此進行了細緻詳盡的說明:「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斗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之所以使用黑瓷茶具,是因為「茶色白,人黑盞,其痕易驗」(宋代祝穆《方輿勝覽》),也就是說,用黑色茶盞,更容易分辨出鬥茶的結果。


黑瓷


黑瓷是在東漢開始創燒的。當時的黑瓷以浙江上虞窯燒制的黑瓷為代表,施釉厚而均勻。到了東晉時期,燒造技術更趨成熟,其代表為浙江德清窯所產黑釉,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到了宋代,黑瓷的品種開始增多,河北定窯出產的黑瓷,胎骨潔白而釉色烏黑,福建建窯燒制的黑瓷,由於含鐵量很多以及燒窯時保溫時間很長,因此釉中析出了大量的氧化鐵結晶,從而形成了兔毫紋、油滴紋、曜變等黑色結晶釉,十分珍貴。

另外,江西吉州窯的玳瑁斑、木葉紋、剪紙貼花黑瓷,還有河南、山西等地瓷窯生產的黑瓷,也都各其特色。金、元、明、清時期,黑釉瓷一直為民間日常使用。因此,宋朝瓷器茶具中以黑瓷茶具的生產量最大。江西吉州窯、福建建窯、山西榆次窯等,都是全國重要的黑瓷茶具產地。在眾多的黑瓷茶具的窯場中,以建窯所生產的「建盞」最為人稱道。蔡襄的《茶錄》如是說:「建安所造者……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窯所生產的建盞以其獨特的配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鷓鴣斑點、兔毫條紋、日曜斑點,將茶湯盛人杯盞,能夠放射出點點五彩紛呈的光輝,從而使鬥茶的情趣大增。然而,自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以及鬥茶之風的衰微,黑瓷茶具開始「似不宜用」,只是作為「以備一種」的茶具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木魚石茶具是什麼茶具 木魚石茶具好嗎
竹木茶具好嗎 竹木茶具材料工藝介紹
玻璃茶具好嗎 玻璃茶具有什麼有點
搪瓷茶具與陶土茶具有何區別
金屬茶具的歷史揭秘 金屬茶具有何優缺點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宋代的鬥茶與黑瓷茶具
建盞、天目、黑瓷、烏泥窯……他們是什麼關係?一篇文章說明白!
黑瓷的歷史和藝術魅力
宋代青瓷、白瓷、黑瓷體系和宋代瓷器的相關知識
2018春拍黑瓷定窯碗大顯身價,古老的黑色藝術你了解多少?
松風鳴雪兔毫霜——黑瓷的歷史和藝術魅力
老公的眼光不忍直視!廚房全貼黑瓷磚,晦氣!氣得我再也不想進去
德清窯 以黑瓷聞名的古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