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告訴你,書法怎樣參加國展
一、作品的三個視點
很多人準備國展作品,花了很多心思。其實我告訴你,準備作品是有訣竅地。
實地看過評審的你就會發現:其實是很多作品打包成卷,然後在評審的時候打開成一摞狀。在評選過程中,一張一張的由工作人員掀開,那麼這裡面的竅門是什麼呢?
因為作品都很長(大),所以評委坐在那裡的時候,他的視點一般會集中到:
1、作品的中間部分。有時候上面的作品會壓住你的作品上面看不到。有時候也不全打開。況且,即使作品掛起來的時候,評委們也很少抬起頭來看最上面。
2、落款和下部。這是距離評委最近的部分,他的視點會落在這裡。
3、右上角頭幾個字。如果作品完全打開了,評委會習慣性的按照書寫的順序從右上角看一下。
基於此,準備作品的時候,最好把這三個視點部分處理好。
二、作品背面的環節
作品背面不就是按照徵稿啟事的要求,寫上自己的姓名和通訊地址嗎?似的。但在實際評選過程中有多大的效用,我來告訴你。
據我觀察,很多評委在評選的時候,經常會關注這是誰寫的,尤其是在掛起來評獎的時候,他們往往有一個經典動作----翻開作品右下角看看。
這是啥意思?這就是在看這是誰寫的!
基於此,如果你認識足夠多的朋友和評委,你要把作品背面的姓名啥的寫大一些,用那種木工用的寬鉛筆!
同時,在作品背面中間位置、背面左下角等處都寫上,給評委們一些方便。
古語云:「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三、作品的落款問題
我在這裡的不是講章法中如何經營位置,也不是用什麼字體落款的問題。我這裡基本不涉及書法本體的東西,而更注重的是實戰性的東西!
1、落款的名字千萬不要寫這個齋那個齋、這個堂、那個堂的齋號,還是那句話----連你的真名都沒人知道,用齋號幹嘛?有病啊?!要落上自己的真名字,最好是全名。三個字的名字就寫全三個字,四個字的名字就寫四個字。
2、要把自己的名字重新設計一下,我的意思是說,把名字寫的容易一眼就認出來。不要寫得連鬼都不認識,在這裡把簽名搞得很帥沒用!
3、把自己的名字適當和落款或者名與姓氏之間拉開一些距離,其目的就是適當、讓名字醒目一些。
4、把名字在不影響整體效果和章法的情況下,寫的大一些、粗一些。
這裡我說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遵循了我說的,你會在初評、終評、評獎中佔盡優勢。不信?不信吃虧的是你自己!
四、學誰的問題
很多人多年以來在傳統經典書法上孜孜以求,甚至花了畢生的精力研究傳統。但是我要告訴你,書法創作和國展創作絕對不是一回事。
說穿了,國展創作是給評委看的,用某位著名專家在《安徽省書協篆刻培訓班講課紀要》中說過的話:「你的目的是把評委忽悠了!」(大意)。
所以,根據多年來無數次國展評選獲獎、入展作品來看,你用古人包括什麼王羲之、蘇東坡、王鐸這些人的風格創作,基本沒戲。因為評委會儘管嘴巴上口口聲聲的說要植根傳統,但是他們依然認為你沒有出貼。
那咋辦?學當代人的啊。比如:學張旭光、學劉洪彪、學王義軍、學李雙陽、學陳海良等等等,現在看看大展中學他們的都獲獎,至少入展。
誰不信,誰自己去翻看作品集,我說的不對你回來罵我個血狗噴頭!
五、具體學誰的時尚性
上面我提出來了,國展作品要學當代人。但是,不是所有的當代人都適合學得,要注意跟風的時尚性!
比如原來中青展學劉正成、流行書風學王鏞,前兩年學張旭光、陳忠康、王義軍、陳海良,從這些變化中和國展風格的時尚性上看,風在變!口味在變!
怎麼把握時尚性呢?誰都朝三暮四,所以你也要朝秦暮楚。關於這個時尚性的把握,你最好緊緊跟著最近的一次展覽走。不要學前幾年的,那款式早就不流行了,別自己找不自在。
比如,本次草書展李雙陽的兩個學生就獲獎了;比如,學某某人的就獲獎了;而學王義軍的似乎成績不好。
所以,一個書法家如同服裝設計師,你要緊緊跟著時尚的風跑,這樣你才不落伍。其實,這才是最狠的流行書風也!
別跟我抬杠,你投稿國展的目的是啥?不就是想入展、獲獎、加入書協、出名、賣字賺錢嘛?!你千萬別和我說:我是為了繼承國粹,我是想檢驗一下自己的水平。你要這麼說,我就覺得你太虛偽了!
六、個性的把握
很多人一直疑惑,創作國展作品應該怎麼把握個性的問題。
舉兩個例子:某權威人士和我說過----國展作品,個性太張揚沒戲,連前三名(忘了問了前三名是1--3等獎還是啥)都進不去,要寫的中庸!
七:視覺衝擊力的問題
我曾經反覆強調過,展覽的作品和在書齋裡面創作的雅玩的作品不是一回事。為啥?因為展覽作品是有很大的展廳環境作為支撐的。所以,展廳裡面的作品必須要考慮視覺衝擊力。
很多書法家創作展覽作品總是把平時習慣的手法用進去,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比如,你的字很小,那麼在評審的時候通篇看去,除了章法沒有別的。所以在初評的時候,評委稍微一疏忽你就沒命了。
比如,你的字筆法細膩,細節非常好。可是在評選的時候,最多3秒鐘的機會,不是所有評委都有時間和心思看到了你的細節和精緻。
所以,把字寫大、章法新奇、某些字的組合、誇張、變形是很有必要的。這一點,大家看看屢次國展作品集中獲獎的作品,看看他們的作品尺寸、字的大小以及那種衝擊力就知道了。
啥意思?太張揚總有人喜歡有人反對,所以別冒這個險。所以,每當評獎結果出來以後,評委們自己都奇怪:這麼會是這樣一個結果呢?連他們自己都迷糊!
八、師承很重要
真的,中國就是一個講究師承的國家,因此你有沒有師承對你的一生很重要。這個,我們可以從同學會、政壇中都能看出來。
書法,既然作為這個時代的一個職業乃至升官發財的工具,師承是相當重要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無數次大展中的獲獎名單看出來。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平時的一些書法活動、雅集以及一些蛛絲馬跡中發現。
所以,奉勸大家有機會的話,還是鑽窟窿盜洞的通過各種關係拜幾個好的老師。誰是好老師,這還用問嗎?你以為是比趙孟頫寫得還好的、你的鄰居張胖子啊!不是!你就是拜王羲之都沒用,你應該拜的是有實權的評委、書協領導,總而言之就是「說你行你就行」的人。沒有這樣的老師,你寫得再好,寫出花來也入不了展,更甭說獲獎了。
九、多交朋友
現在,年輕人起來的很快,所以,作為一個書法家,尤其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書法家,一定要眼睛放寬,多交朋友。除了老師級、評委級的,還要注意當代中青年書人,看看這些人誰最厲害,誰最會整事兒,這些人沒準兒過兩年就是評委了。
比如:陳忠康是評委了,嵇小軍是評委了,陳海良是評委了。過幾年,那准誰也變成評委了,長江後浪催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所以,有一天你的鐵哥們都成了評委,哈哈,你的作品往展廳一掛,我靠,那時候你心裡啥感覺?
真的希望,當代書壇在未來得幾年內,形成一個很大的關係圈,大家都是朋友,那時候才是當代書壇真正和諧的時候。期待著……
寫得好,還要學會做人好,這才是硬道理!
十:和省書協搞好關係
很多聖賢無數次說過:「做人很重要!」
是的,做人很重要。但大家往往容易忽略或者不知道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和偉大意義。於是,有很好的才情和機會,但往往因為做人的失誤喪失良機,最後抱憾終身!
中國是一個很重視做人和修為的國家,所以我們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往往你覺得他沒啥驚天動地的本事,但是卻平步青雲,為啥?人家會做人。因此,書法家首先要學會做人,學會阿諛奉承,學會說假話,學會拍馬屁。上屆書協老大就是個例子,大家都清楚他那兩把刷子不怎麼樣,可人家「做人」青出於藍,寫字不行,「做人」功夫獨孤求敗。
諸位可能覺得我有點過分了是吧?不不不!四兩撥千斤大家都知道,如果做事情我們能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收穫,我想這只能承認人家聰明。
言歸正傳,書法家一定要和省書協搞好關係!為啥?比如新人展,要省里初評,所以……嘿嘿!以後省裡面的展覽啊之類的,你如果和省書協關係不咋地,結果你自然知道。畢竟,你生活在那一畝三分地,有本事你離開那裡去北漂!君不見很多赫赫有名的高手,在省書協啥都不是嗎?連個理事都不是,奇怪嗎?一點都不奇怪,「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請記住我的話,一定要和省書協搞好關係,哪怕是違心的!


※毛筆使用,三種「發力」技巧
※《書法人物誌》魯迅
※《百年恩來》周公的書法人生
※畢業季:2017書法公益班第17屆A班畢業作品展
※王羲之十七帖宋拓本賞析(附釋文)
TAG:書法指南 |
※行書書法欣賞,荀子《勸學》,怎麼樣,喜歡書法的看看
※中國書法發展是怎樣的?
※各行都有行規 書法界呢?
※短歌行行書法賞析
※他曾七次擔任全國書法篆刻展評委,書法水平究竟怎麼樣?
※韓國總統們的書法,你怎麼看?
※黃庭堅行書書法
※韓國總統書法,你怎麼看?
※行草書法欣賞
※書法只會楷行草,就僅得書法皮毛
※行書書法創作多樣性
※書法中的行書,如果我這樣說你還不會,那我就沒辦法了
※書法圈行規!
※請您來中國美術館看我的書法展
※書法行規在此,誰敢不從?
※書法訓練盲區,這次全部告訴你!
※這就是你的書法作品入不了書法國展的原因!
※大師告訴我,書法這樣學
※誰把中國書法「楷行草」定型?
※我們學書法的同時,書法也在回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