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近日,一款出自俄羅斯的名為「藍鯨」(Blue Whale)的網路死亡遊戲已通過網路傳入我國,遊戲規則要求參與者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各種自虐任務,最終以自殺結束。該遊戲內容暴力、血腥,據媒體統計,在俄羅斯境內發生的130起少年自殺事件中至少有80人死亡與「藍鯨」有關。


什麼是「藍鯨遊戲」?


恐怖和悲傷正在蔓延。

關於「藍鯨遊戲」的新聞正在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人們還沒有來得及弄清楚這個詞的意義之前,年輕的生命就已經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都是以字母『S』打頭:Semiya(家庭)、Saturday(星期六)、Sex(性)和Suicide(自殺)。」——「藍鯨遊戲」的遊戲管理員如此宣稱。在他們看來,自殺也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藍鯨遊戲」又叫做「4:20叫醒我」、「藍鯨挑戰」,是一個來源於俄羅斯的網路社交遊戲。簡單來說,就是遊戲組織者通過洗腦的方式,鼓勵參與遊戲的玩家在50天內完成各種自殘任務,每次完成任務之後,都需要提供圖片或者視頻證據。50天後,為了證明「贏得遊戲」,參與者會被要求自殺。那些我們如今看到的用利器在身體上割出的藍鯨的圖案,是一份份死亡證明。


加入遊戲後,會有指令不斷地下達,大致的規則會有:在凌晨4點20分起床,看恐怖電影;在胳膊上切出三道淺口;如果你準備好成為一條鯨魚,就在腿上刻幾個口子;爬起重機;看他們給你的電影,聽他們給你的音樂;不和任何人說話;自己說出自己的死亡日期,並接受它……之後每一天都是凌晨的4點20分起床,自殘並和鯨魚說話。最後,結束自己的生命。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一切都是從一個名為Philipp Budeikin的男人開始的。

Philipp Budeikin是「藍鯨遊戲」的創始者。他是一名前心理學的學生,被驅逐出大學。他自稱,他的目的是「清理社會」,向那些被認為沒有價值的人推銷自殺。在東歐最大的社交網路VKontakte上,「藍鯨遊戲」最初以「F57」作為名稱,這是VKontakte「死亡組」的名稱之一。2015年,第一起與「藍鯨遊戲」相關的自殺發生在俄羅斯。之後,死亡開始以用遊戲的形式蔓延,帶走一個又一個年輕的生命。2016年10月,Philipp Budeikin落網,他不過是一名年僅21歲的大學生。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藍鯨遊戲」的創始者Philipp Budeikin


他人眼中的慘案,是遊戲參與者的自殺狂歡。然而「藍鯨遊戲」的危害是極大的,它的本質是教唆他人死亡。據報道,僅在俄羅斯,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間,就有130名青少年自殺,他們都是同一個互聯網社區的成員,並且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這甚至引起了普京的注意,他力挺網路教唆自殺入刑。然而遊戲還在擴散,不僅在俄羅斯,東歐以及北歐國家。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國家都已經發布了警告,呼籲家長關注孩子們的上網安全和心理健康。

2017年2月27日,俄羅斯15歲的少女Yulia Konstantinova和16歲的少女Veronika Volkova雙雙從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區的一棟14層的公寓的窗戶跳下身亡。在社交網路的頁面上,Yulia Konstantinova 留下了「結束」的字樣,並配了一張藍鯨的圖片。而Veronika Volkova則在網上發布了一張她手臂上用刀刻出的鯨魚的照片。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圖左為Veronika,右為Yulia

而17歲的玩家Rina Palenkova在卧軌自殺之前發布了兩張自己的自拍,這一舉動讓她成為了眾多「藍鯨遊戲」玩家的偶像。


在中國大陸地區,「藍鯨遊戲」也悄然進入。在QQ群組中,「藍鯨死亡遊戲」、「4點20叫醒我」、「藍鯨:死亡4:20」的群名常常是「藍鯨遊戲」的代號。雖然如今的群組不斷用新的名稱更換著,不過目前這些關鍵詞已經被騰訊禁封,藍鯨群組也被解散,不再顯示。


死亡背後:痛苦,抑鬱和歸屬感的喪失


為何會有人選擇這樣極端的自殺遊戲?是什麼吸引了他們不顧一切,嚮往死亡?


「藍鯨遊戲」起源於俄羅斯。我們常常笑稱俄羅斯人為「戰鬥民族」。「戰鬥」一詞的背後有一份狠,熊,狂放的性格傾向。暴力,是死亡的導火索。從地理上分析,俄羅斯以及北歐國家緯度高,氣候寒冷。在冬天,幾乎見不到陽光。環境造成了一部分人的性格憂鬱。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分析「藍鯨遊戲」的自殺者,他們大多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正是讀初中和高中的年紀。低齡化是這個死亡遊戲的特徵。每個人來源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環境不同。很多人經歷坎坷,有著不為人知的精神世界,在學校、家庭這樣的環境中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痛苦的經歷,難以排解的鬱悶。他們喜歡背道而馳,做一些和這個社會背離的事情,並享受這份快感。「藍鯨遊戲」正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抱團的群組,加上青春期的孩子認知度還不高,對死亡的認識還很淺薄,十分容易被「藍鯨遊戲」的組織者帶上死亡的道路。


還有一部分參與「藍鯨遊戲」的年輕人,他們也許家境優越,不愁吃穿,但是缺少對於自身的認同和在集體的歸屬感。社會宣揚的是成功、金錢和揚名立萬。電視機里充斥著高級生活的模樣。集體對於個人的排斥、孤獨、受挫感也許都是死亡的根源。很多人甚至認為,自己是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年輕人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無望,過去不值一提,未來遙遙無期,深深的無力感,覺得活著沒有意思。社交網路是絕佳的催化劑,死亡的羅網,正一步步向他們靠近。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在知乎上,作者「簡單心理」提到心理學上有著名的「維特效應」。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講述的就是一位青年失戀自殺的故事。在小說的出版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多青年紛紛效仿維特的自殺行為。「維特效應」因此得名。在網路如此發達的今天,年輕人的自我身份認同的缺失以及在社會關係中的缺席和無力常常讓他們效仿他人的行為,難以分辨對錯。有人也將「藍鯨遊戲」的創始人Philipp Budeikin的目的「清理社會」與社會達爾文主義以及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組織的運動聯繫了起來。


劇作家薩拉·凱恩曾有一部戲劇《4:48精神奔潰》,記錄的便是一位少女因抑鬱症而自殺的過程。整劇只有朦朧詩化的對白和台詞,數字和狂亂的對白充斥其中。凌晨4點48分,據心理學家研究,是一天之中人的精神最脆弱、最容易自殺的時刻。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在談及自殺的問題時認為,十誡中規定的「不可殺人」包括了既不可殺別人,也不能殺你自己。基督教最重要的三種德:信、望、愛。自殺就是針對來自於對於生命的絕望,失去了生命的觸感和希求。「藍鯨遊戲」雖然是洗腦和網路文化的死亡狂歡,參與者的動作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令,但是其「4:20醒來」的舉動卻令我想起薩拉·凱恩的這部戲劇。那是精神奔潰和心靈枯竭的時刻,自我焦慮,黑夜還未過去,黎明還沒有到來,在絕望中尋求生命的歸宿。

藍鯨,青春期和自殺狂歡



如今在Instagram上搜索「藍鯨遊戲」以及俄語相關字眼,出現的都已不再是刺眼的刻在身體上的血圖。有人還組織了倡導快樂生活的「粉鯨挑戰」來對抗悲觀厭世的「藍鯨遊戲」。在國內,百度輸入「藍鯨遊戲」後,第一條出現的並非新聞,而是全國24小時免費心理危機資訊熱線。在熱線上面寫著一句話:「這個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我們仍然可以治癒自己。」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汶川地震九周年祭
想讓兒子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為偶像自殺的六位瘋狂「追星族」,原來趙薇和黎明的粉絲也瘋狂
品讀春秋:從大澤鄉起義,看秦帝國政令的自殺性對立
小心,警惕!誘導青少年的「自殺遊戲」又來了,恐怖程度堪比「藍鯨」!
「由愛生恨」的明星,他最「瘋狂」,殺妻後自殺
戰國時期四大名將之首,殺神白起為何自殺?
揭秘朴樹成長史,青春期患抑鬱症想自殺,《平凡之路》唱出一生!
漫畫:愛自殺的兔子
月季不喜歡春節假期,自殺了!怎麼回事?
繼藍鯨遊戲之後,又一自殺遊戲引全球關注
《絕地求生大逃殺》春天即將到來,亞服偶遇「自殺小隊」獵殺外掛
一人死後,縣令:自殺 皇帝大怒:身中五刀卻說是自殺,當朕白痴嗎?
李雲龍自殺,趙剛自殺,丁偉自殺,網友:自殺原因太雷同!
一人死了,縣令說:系自殺,皇帝大怒:身中五刀自殺,當朕白痴嗎
《烈火如歌》中刀冽香悲劇收場:逼婚雷驚鴻,自己卻在婚禮上自殺
在春天自殺的人
鄧婕心中的美人胚,卻被渣男騙到香港空耗青春,最終跳樓自殺
戀愛、出走、打架、自殺……青春期的孩子是怎麼了?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延禧攻略》:青蓮被人毒打吞金自殺,死之前,向傅恆表示了愛意
童年陰影,阿紫自毀雙目後帶自殺的喬峰跳崖。
《烈火如歌》刀冽香逼婚雷驚鴻,刀冽香婚禮上自殺,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