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蕅益大師:持戒念佛 本是一門

蕅益大師:持戒念佛 本是一門

蕅益大師:持戒念佛 本是一門



蕅益大師在《重治毘尼事義集要》中開示:

1


念佛一門,廣大簡易,信應奉行。但能一心念佛,自然止惡防非,何須矻矻(1)窮年學此律法。名相浩繁,已非簡易;果極聲聞,又非廣大,恐不若專宏凈土法門之妙也。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原非異轍。凈戒為因,凈土為果。若以持名為徑,學律為紆,既違顧命誠言,寧成念佛三昧。夫如海無涯,如寶無厭,豈不廣大;作犯止持,保任解脫,豈不簡易。


故一心念佛者,雖能止惡防非;專精律學者,尤為守佛明誨。現在紹隆僧種,臨終則上品上生,法門之妙,孰過於此。

戒法既非局於聲聞,發心必須等於大士,且具諸戒行,乃是上品正因。念佛得度,今時正符記莂,若不神棲安樂,未是全遵佛語。願同修者,知所歸趣。


2


具諸戒行,固是上品上生章三種眾生之一。然持戒如地,萬善由此生成,定共道共(2),皆悉具攝,何必更須念佛。又念佛橫出三界,捷徑法門,臨終十念,即得往生,何必煩瑣戒相。既二俱捷徑,隨行一途即得,何故腳踏兩邊,方名全遵佛語。


定共道共,固能豎出生死;苟無凈願,止生方便穢土。若持戒兼念佛,設能斷通別惑,任運能生方便、實報、寂光等三凈土。縱未斷惑,亦可生同居凈土。又念佛以凈其心,正是無上妙戒。


不遵念佛得度之訓,亦是虧違如來教敕,律制所訶。至若恃十念往生之捷徑,而輕戒相為煩瑣,便非真念佛人,臨終十念,敢保決難成就。故必凈戒為因,凈土為果,方成出要,是為一道清凈,豈曰腳踏兩邊。

注(1):矻矻:


ku音同哭,努力勤勞的樣子。


注(2):定共道共:


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禪定故,與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惡之戒體;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


道共戒:三乘之聖者,至見道修道之位,而發無漏道,故與無漏智共自發防非止惡之戒體,戒體亦無漏也。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善付囑專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佛學 的精彩文章:

做個如水之人 這也是修行
省庵大師:人生八苦

TAG:騰訊佛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念佛持戒的重要性,念佛對我們有哪十大利益,看法師的開示
憨山大師:第一要持戒為基本,發願為助因,念佛觀想為正行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祖師們都這麼修!
持戒是出家的基本要求,此唐朝和尚卻以持戒創立一大佛門宗派
憨山大師:持戒為基本
大願法師:歡喜持戒,饒益有情
持戒念佛的必要性和利益是什麼?
感恩佛法:持戒一天,受益一生
師父說:持戒一天,受益一生
第一要持戒為基本,發願為助因,念佛觀想為正行
念佛法門,也要持戒苦修嗎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就是持戒
守持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每一條戒都是佛圓滿人格的功德,持戒就是跟佛的功德接軌
洛桑陀美上師:【要像守護生命一樣守持戒律】
為何要持戒念佛?萬佛聖城法語繽紛
學佛還是持戒好
念《金剛經》治病效果很快,但一定要持戒!
仁清法師:持戒的前提是要受戒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萬佛聖城法語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