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

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

先秦時期,姓氏有別,女子稱姓,而男子稱氏。齊國為姜姓呂氏,是周王室封給其重臣呂尚(姜太公)的。呂尚不但為文王、武王之師,同時還是武王之岳丈、成王之外公,且又最善於兵事。而周初,東方的夷、商的殘餘勢力仍然十分強大,所以,齊國是周王室在東方最為倚重的封國,被周王室賦予了在東方的征伐之權(史載:...成王時,管、蔡作亂,淮夷叛周,乃使邵康公封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汝實征之。)。

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

征伐之權本為天子之權,而齊國被授予了在東方的征伐之權。這對齊國的崛起而成為大國以及在春秋時期成為首個稱霸的諸侯,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現今的姓氏,絕大多數是由先秦時期的姓衍生出來的。其中姜姓(不完全是齊姜)就衍生出了100餘個姓氏(有異姓同氏部分),而這其中的大部分姓氏又跟其公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在先秦時期,如此舉足輕重的齊國,其公室又衍生出哪些典型的姓氏呢?

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

一、高氏。高姓雖多源,但其最主要源流乃是源自齊國的公室。齊文公呂赤之子公子高,其後裔子孫以高為氏。高氏在春秋時期,是齊國政壇舉足輕重的一支卿族力量。高氏與國氏受到周天子的冊封,令其世代為齊國上卿,輔佐齊侯治理齊國,凡齊之政務,皆由高、國二卿與齊侯共同裁決,高、國也因此被稱為「天子二守」。

直到春秋末期,高氏被田氏聯合鮑氏擊敗,才退出齊國的政壇。南北朝時期,高歡的家族以「齊」為國號(史稱北齊)的重要原因就是高姓與春秋時期的姜姓齊國之間的淵源。而今,高姓人口過千萬,是我國的第15大姓。

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

二、國氏。齊國的國氏也同樣源於齊國的公族,屬以先祖的名為氏。國氏與高氏的興起與衰落也近乎同時,同時被周王室冊命為齊國正卿,也近乎同時被田氏擊敗與驅逐。而高氏、國氏被田氏驅逐後,齊國的公室也就被完全孤立了。但整體上來,國氏當初的力量要弱於高氏,其後世的影響力更不能與高姓相比了,國姓如今已成為了罕見姓氏了。

三、盧氏。齊國盧氏乃是高氏的分支,齊國上卿高傒的采邑在盧,故其家族旁支為盧氏。漢末三國時期的經學大家、名將盧植(劉備、公孫瓚的老師)對盧氏能成為魏晉南北時期,北方的四大望族(崔盧鄭王)之一,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宣稱其為姜太公的子孫,其根源也在此。

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

四、崔氏。齊國崔氏為齊丁公之後,齊丁公的嫡子季子讓國給叔乙(齊乙公),而採食於崔,其子孫便以崔為氏。崔氏在春秋時期的一個著名事件即是「崔杼弒其君」,文天祥的《正氣歌》中的「在齊太史簡」一句,即是講述的「崔杼弒其君」事件。而崔氏後來被慶封(齊國權相,也源於公族)所賣,家族覆沒,只剩一子崔明逃亡到魯國。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劫後餘生的崔氏竟發展成了北方四大望族之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史右理 的精彩文章:

水滸108將,此人亦有江湖領袖之風,能力可代宋江!
水滸108將,此人武藝高強卻很憋屈,其綽號一語雙關!
梁山108將,此人馬上功夫最為俊俏,卻如同禽獸!
為何梁山聚義與瓦崗聚義,都同樣的充滿了虛情假意?
水滸108將,此人並無領袖氣質,為何也上應「魁」星?

TAG:左史右理 |

您可能感興趣

姜姓齊國公室,衍生出的四大望姓
雷姓 源自姜姓姬姓 資格的炎黃子孫
媯姓陳氏篡了姜姓的齊國,卻為何沒有更改國號?
齊國祖先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淵源?
春秋戰國時齊國君主世系圖,姜姓齊國20代32君,田氏齊國7代8君
姜維是姜太公的後裔?姜姓本為關東大族,漢高祖將其遷徙至關中
西周之後中國突然姓氏大爆發,其中以姬姓和姜姓衍生出來的最多
西周古國——姜姓焦國,橫跨東西,最早的烹飪「燒烤」來自這裡
「姜姓男孩起名」2018年4月出生屬狗的男孩,起什麼名字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