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導讀: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漢族,福建閩侯人。少年之時,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後與族親林尹民、林文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轉戰途中受傷力盡被俘。後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其妻陳意映支持林覺民進行的革命活動,嘗謂「君此後有遠行,必以告妻,願偕行。」


1911年3月,林覺民從日本回福州,召集同志謀往廣州起義,交密在西禪寺制炸彈裝棺木中,運往支援革命黨人,意映願扮貴婦隨行掩護,但因懷孕未果。


黃花崗起義失敗,林覺民壯烈犧牲,成為黃花崗烈士,在臨難前,寫出聞名的《與妻書》等遺書,表達其慷慨就義的決心,亦可見其夫婦對國民革命互相砥礪之深情,意映秉志撫孤,終因悲傷過度,鬱鬱而終,年僅二十二。


清末時的中國,是一個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時刻。但是,滿清政府堅持「保大清不保中國」,民眾渾渾噩噩,認賊作父,甘為滿人和洋人的奴隸。只有極少數志士奔走呼號,欲以一身挽狂瀾,反清復漢,再造中華。

林覺民就是這些覺醒且痛苦的人們中的一個。什麼語言都抒寫不出他對國家民族的熱忱,與他對妻子的愛。但是,在1911年4月的那個夜晚,「天下」與「卿」,他必須做出選擇。


想寫一個人,思量幾許,還是先聽了齊豫的一首歌,歌名就一個字——覺。


林覺民的覺。


這是一首革命的壯烈與愛戀的繾綣交匯融合的歌,齊豫空靈純凈的嗓音是一個女人向命運溫柔的質問,還有深深的無奈的嘆喟:


你的不得不舍和遺棄都是真情的堅持


我留守著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


誰給你選擇的權利


讓你就這樣的離去


誰把我無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紙上的一個名字


這個名字便是陳意映,林覺民的妻子。

中學時候,在語文課本上讀過林覺民的文章,《與妻書》。未經世事的心又怎能感悟這位民國熱血男兒對妻子的深情篤意?


如今,再次品讀,便是一次次無法抑制的感動,幾欲為之落淚斷腸。


林覺民是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在當時的兩廣總督張鳴歧視眼中,他亦是「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底光明如雪」的奇男子。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這位民國奇男子,1887年生於福州三坊七巷的楊橋巷17號,後來因世事變動,冰心的祖父當時的舉人謝鑾恩買下這間老屋。所以,這裡,既是林覺民的故居,也是冰心的故里。


林覺民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


13歲的少年,參加科舉考試,在考卷上揮筆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便拂袖而去,何等瀟洒,又是何等離經叛道!至此,便已不難看出,這將是個不凡男子。


15歲的少年在新式大學堂嗷嗷待哺,如饑似渴地接受各種「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與學說。


他辦女學堂,鼓勵女孩子包括家裡的女傭前去學習。他資助她們走出去,接受更高等的學習。他是衝破舊社會的一股清新的風。他為自己取號為「抖飛」,大鵬展翅,一飛衝天。

18歲的林覺民遵循父母之命娶妻成家,妻是大家閨秀的陳意映。她碧玉年華17歲,耽詩書,好吟詠,曾為《紅樓夢》中人物寫過詩卷。一個是青年才俊,一個是紅袖佳人,二人情投意合,你儂我儂。


林覺民在《與妻書》中,有一段文字,便是他倆愛意繾綣的註解:


「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新婚燕爾,終日廝守。冬天晝長夜短,他與她並肩,攜手,悠悠賞著窗外的橫逸疏梅,月影杳杳。喁喁耳語,甜言蜜語,是清歡,是濃情。月光是慢的,日光是慢的,兩人的交流是輕的慢的。雙棲樓前樓下他倆許多雙宿雙飛的身影。只是,只是繾綣一時無法延伸至一世。


怪只怪,歲月動蕩,風雨飄搖。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之後,林覺民在父親的安排下東渡日本。

在留學日本期間,他寫過一篇記錄自己和妻子情感生活的文章,文章中這樣的語句:「吾妻性、癖、好、尚,與君絕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


陳意映在回信中也浪漫地自稱雙棲樓主。在舊社會的包辦婚姻下,能夠生髮出這般純真爛漫的情愛,實屬難得。


林父知道孩子的秉性,原本只是為了讓兒子躲避革命的腥風血雨,卻不知,林覺民,這位骨子裡流著革命熱血的男兒,在日本尋得志同道合者之後,參加同盟會,仗劍而起,積極掀起革命熱潮,如魚得水。


他的演講顧盼生姿,一座為傾。期間,同盟會委派林覺民回國籌集資金,購買武器,然後在廣州發起起義。


於是,林覺民回到三坊七巷。陳意映自然欣喜萬分。然而聚少離多,他再不像之前那樣陪伴在側,與她花前月下。這一次,他異常匆忙,連進進出出的步伐也是匆匆,又似在思索著什麼。


她怎知道,自己丈夫的雙肩上,正背負著一個驚天動地、必要時刻需要捨身為大漢民族未來的使命?少年時代便具有英雄氣概的他,定然不願辜負天下人。


這一次,當林覺民準備離開的時候,已身懷六甲的陳意映憑藉女人的直覺,感覺此次離別與往日有所不同。她哭泣央求:即使今後遠行,也要一同隨行。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這一次,林覺民真的遠行了,遠到再也無法見面……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1911年4月的一個夜裡,林覺民寫下《與妻書》,在生命即將終結之前寫下對妻子最後的愛情告白,也是告別: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當家中的妻子看到此行書時,他倆已是陰陽相隔……


「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他說,他是因為她,因為愛她的深摯意念,才有勇氣舍小家救大家,幫助天下人去愛他們所愛的人……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他說因為思念她,開始寧願相信鬼神的存在與心電感應……


……


廣州起義,最終失敗了,林覺民力戰到最後一刻,負傷多處,不幸被俘。

之後,面對清廷廣州將軍張鳴歧與水師提督李準會審,林覺民「侃侃而談,暢論世界大勢,以筆立言,立盡兩紙,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訴兩人,「只要革除暴政,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死也瞑目」。


李准甚至動了惻隱之心,覺得可以留下林覺民為清廷所用。張鳴歧則認為,這個「面貌如玉、心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稱得上奇男子」的林覺民,如果留給了革命黨,實為後患。


1911年4月27日(清宣統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黃昏,林覺民在廣州天字碼頭被槍殺。


林覺民,這位漢家熱血好男兒英勇就義的時候才24歲,風華正茂的年歲。他的生命就此停止,對妻子陳意映的愛卻綿綿無絕期。


他去世不到一個月,陳意映生下遺腹子。


兩年後,陳意映抑鬱而死。那一年,她才22歲。


這一生,她的愛不在開始,卻只能停在開始。


這一生,他不負天下人,卻負了意映卿卿一人。


附錄:林覺民《與妻書》全文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語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 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我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


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


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

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


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吾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


幸甚,幸甚!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


一慟!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家中諸母皆通文,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當盡吾意為幸。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林覺民:不負天下卻負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100條經典名言,字字珠璣,與君共勉!
商鞅變法,強盛秦國,為何最終還是慘死?
震撼好文:明朝第一硬漢,當今幾人還有這樣的骨頭?
曹誠英:那一段飛蛾撲火的民國愛情

TAG:掌上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林覺民:不負天下,但負一人
林覺民本可以不死,只是太有才了
他叫林覺民,她叫陳意映,他們的故事曾震撼和感動了無數青年
「卿卿如晤」《與妻書》,一封家書透露了林覺民怎樣的家國情?
「鐵血丈夫」林覺民
林覺民絕筆《與妻書》
看多少遍都柔腸寸斷,讀多少次都淚流滿面的林覺民《與妻書》
林覺民故居也是冰心、林徽因的故居!現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林徽因的叔叔林覺民,一封《與妻書》展現凄美愛情,後為國捐軀
戰火紛飛中的鐵血柔情——林覺民與妻書
24歲的林覺民為了革命犧牲,兩年後22歲的妻子追隨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