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繹史》評介

《繹史》評介

《繹史》評介



清初馬驌編撰的《繹史》一書,裒集著述舊文,廣徵博引,熔裁成篇,纂錄從「開闢」到「秦亡」之間的史事,排比先後,附以論斷,不僅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而且反映了馬驌豐富的史學思想,頗有探討之必要。


(一)


馬驌(1621—1673),字宛斯,一字驄御,山東鄒平人。「少孤,事母以孝聞。穎敏強記,於書無不精研」。[1](P23)順治十六年(1658年)中進士,謁選居京師,舉為順天鄉試同考官。除淮安府推官。不久因推官設置裁撤,補派為安徽靈壁縣知縣。馬驌為官,「有善政」,時稱「廉能」。在淮安府任上,僅三個月就平反冤獄數起。任靈壁知縣時,注重民情隱憂,每遇災荒,輒減免賦稅,革除弊政,安輯流民,「歲省民力無算,流亡復業者數千家」。[2]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積勞成疾,卒於靈壁知縣任上。馬驌為官多年,迄無長物。靈壁士民皆感念其恩德,痛哭流涕,於「名宦祠」立位奉祀。

馬驌不僅是良吏,更是良史。他在學術上的造詣和成就,遠遠超過他的政績。他為後世之人所知,也是因為他在學術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馬驌酷愛學術,「少習六藝之文,長誦百家之說」,[3](征言)做官之餘,手不釋卷,博雅嗜古,尤其潛心上古歷史的研究,先後撰成《左傳事緯》20卷、《繹史》160卷,並輯成《十三代瑋書》一部,現僅存目次。由於馬驌研究歷史主要集中在夏、商、周三代,且又取得了重大成就,故時人有「馬三代」之譽。


馬驌流傳至今的兩部重要史著《左傳事緯》和《繹史》,在撰作上有一定的聯繫。馬氏一生,博涉群籍,但他最喜歡《左傳》,自稱於《春秋左傳》「篤嗜成癖」。他窮思精研,融會貫通,將《左傳》的編年體裁改編為紀事本末體,成《左傳事緯》。該書20卷,包括《事緯》12卷,分編108篇;附錄8卷,即杜預、孔穎達序論及馬驌所作《左丘明小傳》1卷,《辨例》3卷,《圖表》、《覽左隨筆》、《名氏譜》、《左傳字釋》各1卷。馬驌從《左傳》流水帳式的歷史記載中選取108個篇目,以時間先後為序,按事類立目,重新剪裁排比,每事首尾完具,如「鄭叔段之亂」、「齊桓霸業」、「宋襄圖霸」、「晉文建霸」、「晉楚鄢陵之戰」、「鄭子產相國」等等,使人們對春秋時期眾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由於該書分類得當,條理清晰,圖表亦考證精詳,故在當時就得到同道「欣賞」。[3](征言)《四庫全書總目》在著錄該書時亦稱其為「專門之學」。今人朱東潤在編寫《左傳選》時,指出《左傳選》「在選材的時候,基本上依靠馬驌的《左傳事緯》,這是一部在研究《左傳》時,不可不讀的著作」。[4]


《左傳事緯》的編撰成功,不僅為馬驌積累了編撰經驗,而且鼓舞馬驌在上古史研究上繼續前進。他在編撰《左傳事緯》的基礎上,「推而廣之,取三代以來諸書,彙集周、秦以上事,撰為《繹史》」。和《左傳事緯》相比,《繹史》顯然擴大了取材範圍和記事範圍,從更加宏闊的層面上對秦以前的歷史進行較為全面的審視。


《繹史》一書,為馬驌一生最得意之作。全書分五大部分160卷:一曰太古,記三皇、五帝等傳說之事,10卷;二曰三代,記夏、商、周三代之事,20卷;三曰春秋,記魯十二公之事,70卷;四曰戰國,記春秋以後以至秦亡之事,50卷;五曰外錄,記天官、地誌、名物制度等,10卷。該書取材宏富,先唐典籍大致收羅齊備,唐、宋類書中所引已遺佚的古書材料,也適當採擇。在體裁上,除繼續吸取《左傳事緯》紀事本末體的體裁形式之外,還融合了其它各種體裁,頗有創新。誠如本書《征言》所云:「紀事則詳其顛末,紀人則備其始終。十有二代之間,君臣之跡,理亂之由,名、法、儒、墨之殊途,縱橫分合之異勢,瞭然具焉。」《繹史》在馬驌生前就有刊刻,顧炎武看到此書,認為是「必傳之作」。時人還將馬驌的《繹史》與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李清的《南北史合注》合稱清初「三大奇書」。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蘇州,特別垂問《繹史》之事,命大學士張玉書搜集馬驌所撰史籍,令人至馬氏本籍鄒平,以二百兩白金買下他所有著作的雕版,運抵京師,由內府收藏。


(二)


馬驌曾說:「原夫載籍浩博,貴約束以刈其煩;群言異同,宜臚陳以觀其備。」 [3](征言)這是《繹史》選取資料的總原則。從形式上看,《繹史》帶有極濃的資料彙編的意味,很容易讓人們看成是一部先秦史的資料集成。實際上,該書在編排資料時,是遵循一定原則來進行的。在資料選取、甄別、整理上有鮮明的特點和可供後人借鑒的經驗。


其一,廣搜博採,援據浩博。馬驌作《繹史》,本著博取詳稽的精神,對典籍中有關先秦之記述,竭澤而漁,搜括無遺,匯為一編。除了士子常習的《四書》之外,「經、傳、子、史,文獻攸存者,靡不畢載」。[3](征言)只《繹史·征言》中開列的引用書籍就達200餘種,如果將注引書目也統算在內的話,竟多達300餘種,資料豐富詳備堪稱先秦諸史之冠。馬驌引書,範圍至廣,除經、史之外,子、集、傳、箋、注以至類書、緯書等等,無不涉獵。李清在為《繹史》作序時,形容該書搜羅之富云:「控六籍,吞百家,駕九流,跨四部。……惟是秦焚楚火,言湮事軼之後,而能從百世以下,摘抉搜獼,使芒芒墜緒,粲然復著於斯世,與未燒無異,乃見馬侯之有造於斯文不細耳。」可見,馬驌對上古資料的採擇,以博為勝。對點滴可用資料,都要搜集,使先秦時期很多湮沒之事,粲然復彰。這是《繹史》成功編撰的基礎,也是該書受人推重的原因之一。


其二,對不同的史料採用不同的取捨標準。馬驌著《繹史》,廣收資料,但不是濫收。對於不同的資料,馬驌有不同的取捨標準。他把史料分成八類,認真鑒別,區別使用。


1、「經、傳、子、史,文獻攸存者」。如《十三經》、《國語》、《戰國策》、《老子》、《莊子》、《文子》、《荀子》、《韓非子》、《墨子》、《呂氏春秋》、《孫武子》、《司馬法》、《楚辭》、《文選》等等。這類文獻全書具在,流傳比較完整,又比較可靠,「或取其事,或取其文,或全錄,或節抄」,使用率最高。


2、「傳疑而文極高古者,亦復弗遺」。如《神農本草》、《黃帝素問》、《陰符經》、《山海經》、《穆天子傳》、《逸周書》、《竹書紀年》、《越絕書》等等。這類文獻,「皆未必果出當年,要亦先秦遺書」,故也要利用。

3、「真贗雜錯者,取其強半」。如《鬼谷子》、《尉繚子》、《孔子家語》、《孔叢子》等等。這類文獻,「或原有其書而後世增加,或其書脫遺而後人補竄」,真假參半,需要認真鑒別,小心使用。


4、「附托全偽者,僅存要略」。如《三墳》、《六韜》、《亢倉子》、《關尹子》、《子華子》、《於陵子》等等。這類文獻,「皆近代之人依名附托,鑿空立言,淺膚不倫」,可信度較小,故只存其一二。


5、「漢、魏以還,稱述古事,兼為采綴,以觀異同」。如《史記》、《漢書》、《後漢書》、《白虎通》、《風俗通》、《淮南子》、《新書》、《新語》、《說苑》、《春秋繁露》、《論衡》、《新論》、《潛夫論》、《顏氏家訓》、《華陽國志》、《拾遺記》、《搜神記》、《博物志》、《法言》、《鹽鐵論》、《焦氏易林》、《抱朴子》、《文心雕龍》、《高士傳》、《列仙傳》、《方言》、《釋名》等等。這類文獻,「去古未遠」,雖為後人追述,但仍然保存了多少不等的有關先秦歷史的信息,故而「採取詳略不同」。


6、「全書闕軼,其名僅見」。如《黃帝內傳》、《軒轅本紀》、《太公金匱》、《公孫尼子》、《屍子》、《魯連子》、《燕丹子》、《金樓子》、《喪服要記》等等。這類文獻,或真或偽,有佚有殘,對於其中能加以利用者,亦謹慎使用。


7、讖緯之書,亦加搜羅。如《易》之《乾鑿度》、《稽覽圖》、《通卦驗》,《詩》之《含神霧》、《推災度》,《書》之《璇璣鈐》、《考靈曜》,《春秋》之《元命苞》、《演孔圖》,《禮》之《含文嘉》、《稽命征》,《樂》之《動聲儀》、《稽耀嘉》,《孝經》之《援神契》等等。這類文獻,「立名詭異,而托諸孔子,起自漢哀、平之際,皆附會也」,但其中也決非一無可取。馬驌審慎採擇,以補文獻不足。


8、「箋、注之言,類萃之帙,雖非全璧,聊窺一斑」。如《十三經註疏》、《史記索隱》、《史記正義》、《漢書注》、《後漢書注》、《三國志注》、《水經注》、《世說新語注》等等。這類箋、注之文,保存有很多遠古傳說資料,「旁證尚論,存古最多」。而《通典》、《初學記》、《藝文類聚》、《冊府元龜》、《太平御覽》、《文獻通考》、《通志》、《玉海》等等「類萃之帙」,「其引用古書名目,今多未見,或聯載數語,或單存片言」,都在採擇之列。


由於馬驌能根據資料的不同情況進行合理的取捨,故《繹史》一書,不僅取材宏富,而且運用資料恰當,體現出既「約」又「備」的特點。「約」表明作者對各類史料的價值有清楚的認識,決不不分輕重地濫收;「備」表明作者視野宏闊,決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資料。


其三,疑則傳疑,考訂鑒別。《繹史》彙集諸家記載,加以精心排纂以成書,然諸家所記,「或事同文異,或文同人異」,在內容上有出入。遇到這種情況,馬驌就將諸家記載臚列並陳,「互見疊出,不敢偏廢,所謂疑則傳疑,廣見聞也」。[3](征言)甚至諸書用字不同,馬氏抄錄時也都依原樣,不作改動。如同是記載周人殺萇弘,《左傳》、《史記》、《韓非子》、《說苑》、《淮南子》、《拾遺記》等文獻的說法均不相同,馬驌云:「諸言殺萇弘不同,並載之,以備考。」[3](P1819)《繹史》這樣處理史料,不僅做到了疑則傳疑,而且給後人以考證的餘地。


疑則傳疑不失為忠實傳述歷史的好方法,但在《繹史》中,馬驌並非事事處處都疑則傳疑,對於自己能夠進行考訂的資料,均進行了考訂鑒別。其形式有:1、指出諸種文獻記載的歧異。如「雍廩」一詞,《左傳》與《史記》記載不同,馬驌指出:「《左傳》以雍廩為人名,此(《史記》)以雍廩(林)為地名。」[3](P1002) 2、對各種文獻的記載進行比較,指出正確的或錯謬的一種。如關於齊國的世系,馬驌在比較了《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史記》等的記載之後,指出:「《史》敘諸公明晰。」[3](P1182) 3、指出文獻記載的謬誤。如《新序》記載楚國的司馬子反與昭奚恤共同接待秦使,馬驌考訂云:「子反、昭奚恤,前後異時人也,此篇所載,不可據以為信。」[3](P2288) 4、對各種文獻記載的可靠性提出質疑。如先秦諸子記述堯、舜之間問答之語,馬驌云:「諸子記堯、舜問答之言,未足據信。」[3](P110)又如《高士傳》、《古史考》等典籍記述許由之事,馬驌云:「堯讓(許)由辭,其人其事,俱在有無之間。」[3](P98) 5、考訂各種文獻的訛、誤、衍、倒等文字錯誤。如《禮記》云:「諸侯伐秦,曹桓公卒於會。」馬驌考訂云:「桓,宣之誤。」[3](P2577)又如《韓非子》云:「《春秋》之記曰:冬十二月霣霜,不殺菽。」馬驌指出:「菽當為草。」[3](P2605)凡此種種,通過馬驌的考訂,不但增加了《繹史》的可靠性,而且為人們利用這些文獻起了指示作用。另外,馬驌還時常在所徵引的文獻之後針對徵引文獻的敘事、文筆、思想等發表極為簡短的議論,也頗能幫助我們了解原著的優劣。


馬驌在《繹史》中間作考證的做法,對其後紀事本末體史著影響很大,高士奇的《左傳紀事本末》、李有棠的《遼史紀事本末》和《金史紀事本末》都專立「考異」等項目,有明顯的考史意味。

在資料選擇上,《繹史》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亦有不足之處。首先,馬驌取材,以博為勝,這就使《繹史》不免有「蕪雜」之感。其次,在鑒別史料上,仍有識別不精的缺憾。王利器先生在《繹史·整理說明》中就指出馬驌鑒別史料有以不誤為誤者,有以訛傳訛者,有刪節未當者,有引書不具備者,有出馬氏臆為者五個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在利用《繹史》時要注意的。但不管怎樣,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言:「(《繹史》)雖其疏漏抵牾,間亦不免,而蒐羅繁複,詞必有徵,實非羅泌《路史》、胡宏《皇王大紀》所可及。」[6](P444)


(三)


馬驌撰作史書,對紀事本末體非常青睞,早期的《左傳事緯》和晚年的《繹史》都是以紀事本末體為主的。但二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左傳事緯》還是一部繼南宋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之後的純粹的紀事本末體史書,而《繹史》則有了很大變化,它以紀事本末體為主,同時又融合了各種史書體裁形式,可以說是一部綜合各種體裁的新綜合體史書。李清在為《繹史》作序時稱該書「獨勝古人者有四」,其中「體制之別創」,蓋指此也。


對於《繹史》的體裁,前人有不少的誤解。人們往往把它與羅泌的《路史》、胡宏的《皇王大紀》、鄧元錫的《函史》並提。實際上,《路史》、《皇王大紀》是編年體著作,《函史》則仿鄭樵《通志》而作,都與《繹史》的綜合題材不同。此外,以上三部著作都有取材蕪雜、且多荒誕的特點,與《繹史》「無徵不信」佔有資料的精神也是不一樣的。


《繹史》在纂錄資料時,可謂獨出心裁。該書因事命篇,篇成本末,依時間順序,次第相接,清楚地勾勒出自「開闢原始」至「秦亡」的先秦歷史發展之大勢。在表現不同的歷史內容時,採用了不同的表現方式。它以紀事本末體為中心,如敘述「商湯滅夏」、「武王克殷」、「王子朝之亂」、「三桓弱魯」等重大歷史事件,是明顯的紀事本末體。但又熔編年、紀傳、典制、學案諸種體裁以及圖表於一爐,大膽創新,在歷史編纂學上有重大突破。


《繹史》第一部分為「太古部」,描述三代以上較為朦朧的歷史情況,因這段歷史,文獻不足,難以以事命篇,馬驌就採用了編年體的方式,撰寫《開闢原始》、《皇王異說》、《太暤紀》、《炎帝紀》、《黃帝紀》一直到《有虞紀》,連綴這一漫長的歷史時代,融編年體形式於紀事本末體之中。在描寫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時,《繹史》往往採用紀傳體的形式,如《屈原放流》、《宋子罕為政》、《子產相鄭》、《晏子相齊》等,內容極似紀傳體史籍中專傳的規模,顯然是將紀事本末與紀傳體結合在了一起。對於先秦典制以及名物風俗,則採用了典制體的寫法,如《周官之制》、《周禮之制》以及《外錄》中所載《天官書》、《律呂通考》、《地理志》、《食貨志》、《考工記》、《名物訓詁》等,均將紀事本末體與典制體結合在一起。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學術繁榮,馬驌在表述這一時期學術發展的情況時,則採用了學案體的形式,如《老子道教》、《孔子類記》、《孔門諸子言行》、《楊朱墨翟之言》、《子思孟子言行》、《列庄之學》、《鬼谷縱橫之術》、《鶡冠子之言》、《荀子著書》、《韓非刑名之學》等,系統地介紹了這些學者的生平、學術思想及流派門戶等情況,將明清時期新興的學案體與紀事本末體揉為一體,突出地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學術思想領域的輝煌成就。在更多的情況下,《繹史》採用的是綜合的寫法,如《孔子類記》中附載《孔子年譜》,《齊桓公霸業》中插入《管子著書》等,前者將譜牒融入學案體裁,後者則將學案融入紀事之中,在同一篇中融合諸種體例的做法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外,《繹史》還採用表(年表、古今人表)、譜(世系圖、詩譜)、圖(地理圖、天象圖、器物圖)等各種形式豐富記述內容,圖文並茂,表現力很強。最後,馬驌還在某些篇章之後,發表自己對歷史的看法和見解,少則幾百言,多則幾千言,這在其它紀事本末體史書中也是不多見的。


《繹史》一書在歷史編纂方面的創新是顯而易見的。馬驌不為史書體裁所拘泥,而以全面反映歷史內容為目的,他融會貫通諸種史書體裁,大膽創新,用這種綜合體裁表現歷史,擴大了史書的容量。對此,《四庫全書總目》認為「史例六家,古無此式,與袁樞所撰均可謂卓然特創,自為一家之體者矣」。[6](P444)梁啟超也充分肯定《繹史》的體例獨創,認為該書「稍具文化史的雛形,視魏晉以後史家專詳政令者蓋有間焉」。[7](P340)馬驌著《繹史》,繼承袁樞紀事本末體的體式,又突破了袁樞舊體框架,自成一家之體,其體例的獨創實際上代表了17世紀以後中國歷史編纂的新的發展趨勢。


(四)


馬驌作《繹史》,並不僅僅是要展現先秦歷史發展的整體面貌,更重要的是他要探尋治亂興衰的原因,要研究「君臣之跡,理亂之由,名、法、儒、墨之殊途,縱橫分合之異勢」,總結歷史經驗。他在某些篇章之後所發表的議論,充分表達了他的史學思想。


其一,重變通,察民隱,考盛衰。馬驌對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演變有深入的考察,他的很多認識值得充分注意。馬驌認為,三皇之時,各項制度開始出現。五帝之世,「以公天下為心,非至德不足以治天下,非得至德之人,不敢授以天下」,是以德治國的時期。到了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三代之間的更替,即商湯滅夏、武王伐紂,是符合民心天意的歷史活動。馬驌認為:「聖人之興,因乎時會,順天應人,古今一揆。」[3](P193)商湯代夏與武王伐紂一樣,都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最初,商之逐步興盛與夏之逐步衰落形成鮮明對比,民心所向,全歸於湯,所謂「四海歸心,民情既有攸系」。商湯之「伐暴以救民」,實際上是「因時會而變通」,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樣,由於商王未能認真總結夏亡商興的經驗教訓,結果重蹈了夏亡的歷史覆轍,被後起的周所滅。對於殷周興亡,馬驌指出:「讀《戡黎》、《微子》之篇,知殷之所以亡;讀《泰誓》、《牧誓》之辭,知周之所以興。」[3](P317)在馬驌看來,殷亡周興的根本原因是周「世德日積,仁聲日著,殷則惡德日增,虐政日聞。故殷之天下非周取之也,殷棄而周得之也」,「紂一日不亡,民一日不生,民不生,則天心弗忍,取殘救民之責,武王又安所讓哉」,「紂之無道,億兆離心久矣」。殷商的滅亡,完全是咎由自取,是自壞長城。周代殷後,開始尚能兢兢業業,勵精圖治,但時間一長,逸樂之心又起。馬驌在評論周宣王先興後衰時曾提出一個論點:「從來國家之興,必起於憂危;其衰也,常由於逸豫。人主之勤惕,多生於患難,而懈怠恆積於晏安。宣承厲王之亂,恐懼克勵,所以興也。迨其後,天下安寧,深宮晏起,宣王之志荒矣。於是不藉千畝,料民太原,立魯侯不以適,殺杜伯而非其罪,所為如此,安得而不復衰?幽王繼之,不數年而君弒國亡,周遂東遷,一跡不復起矣。」[3](P837)很顯然,馬驌在三代興衰治亂的認識上,承認「民心」的作用,承認更替易代的合理性,並指出王朝盛衰要從自身找原因,這些思想都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的。

其二,重視人才在歷史中的作用,強調人事。先秦時期,諸侯爭霸,得人與不得人在國家興亡中非常關鍵。馬驌在《繹史》中屢次論述這一問題,他認為,齊桓公能夠稱霸,得力於管仲的輔助,「桓公中主也,得管子而名彰」,「君子是以知管子之所以賢也,能輔君也;桓公之所以霸也,能用賢也」。[3](P1149)在馬驌看來,「國有賢人,社稷之衛也」。他在《宋子罕為政》中論述了宋國任用子罕為政前後的巨大變化,指出:「管子之秩,不參於高、國,而齊桓用之以霸;子罕之位,不加於華、向,而宋國賴之以安。故曰:國有賢人,社稷之衛也。」[3](P1446)在評論子產相鄭時,馬驌羅列子產為政以後,作丘賦、鑄刑鼎、殺不法權貴、興農田水利,使鄭國大治、百姓樂業的事迹,指出:「鄭小國耳,居南北之沖,自庄、厲以來,晉、楚交躪其地,國之不亡幸矣。乃以五歲即位之簡公,國家內亂,疆場外擾,悼、共方爭,邊吏日警,而不數年間,外患以平,內政以修,解甲息民,國家晏然稱治焉,謂非子產之力乎?」並進一步指出:「子產為政,正鄭國化弱為強之時也,而子產之賢,足以任之。」在鄭國的歷史發展中,子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由此,馬驌總結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國非有強弱也,得其人者昌,不得其人者亡。」[3](P1553-1554)他充分肯定人才對國家興衰、事業成敗的巨大作用,重視歷史發展中人事的力量,無疑是要給以充分肯定的。


其三,重視「時勢」。馬驌評論歷史,能窺知「時勢」之不同,並進而指出不同「時勢」之下歷史活動的不同。比如,同樣是諸侯稱霸,齊桓與晉文便有很大差異。齊桓稱霸,以管仲為相,進行系列改革,國力強大,威懾諸侯,南方的楚國尚沒有完全北上;而晉文稱霸時,楚國方令中原,晉楚要相互角力。因此,「召陵之師以不戰為武,城濮之戰以克敵為威。時勢不同,遲速異效,齊桓、晉文之事,所以並著於《春秋》」。[3](P1274)時勢不同,稱霸方式便有差異,齊國以威,晉國以武,齊國不戰而屈人之兵,晉國退避三舍後,仍然要訴諸武力。再如吳、越爭霸,亦是時勢在起作用,「吳越同域,世為仇敵,非吳有越,越將有吳,勢使然也」。[3](P2559)兩國處於同一區域,都想強大自己,爭霸在所難免。其它如對晏嬰相齊、孔子遊說等的分析,也都貫徹了重視「時勢」的思想。


其四,樸素的唯物思想的因素。馬驌作《繹史》,有樸素的唯物思想的因素。比如他在論述上古歷史演變、人類起源時,就推翻了很多荒誕不經的觀點。他認為,對於上古的各種說法,要小心對待,「百世以下,遭秦燔滅之餘,而妄稱上世之遺事,豈不亦迂誕哉」?他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指出:「然則盤古以上,謂無君乎?吾不得而知也。天皇以下之君,謂盡可指數乎?吾亦弗敢信也。」他還指出,對於先秦的文獻記載,應首先相信《詩》、《書》、《六藝》之文,所謂「舍《詩》、《書》、《六藝》之文,而妄信諸子讖緯之雜說,未能悉三代之世及,而遠求洪荒以上之氏號,斯好奇者之過也」。也就是說,《詩》、《書》、《六藝》中所記載的上古史事,應該看作是可信的歷史,舍此而不用,專門追述洪荒以上之史跡,就不是作史者的態度了。馬驌還認為,原始開闢,應注重人本身的出現以及君主的確立,他說:「乾坤定位,萬匯繁滋,民生總總,氣稟不一,意必有人焉,首出庶物以為之主者,由是君道立矣。」[3](P7)他認為,世界上先有了人,然後為了管理社會而出現了君主。馬驌的論述並不科學,但卻是質樸的,沒有荒誕的成分。另外,對於歷史上傳說黃帝、蚩尤諸人吞雲吐霧、銅頭鐵臂等怪異迷信的說法,馬驌也進行了駁斥。


總之,馬驌史學思想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方面,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給以充分的揭示,以繼承這份思想遺產。當然,馬驌思想中也有不少糟粕的東西,諸如天人感應思想、忠君思想、封建等級意識等等,這些也是必須要注意的。


錢穆在評價馬驌《繹史》一書在清代的影響時這樣說:「後此漢學家所為主要工作,如校勘、辨偽、輯逸,宛斯此書均已發其大例。即後此漢學家目光所注,從事整理研討,以成學名家者,宛斯此書,亦已囊括其十七八。極清儒成績所至,最要者不過為古史作發明,則宛斯此書,豈不已牢籠範圍,而為之大揚榷乎?後大名崔述東壁,為《古史考信錄》,亦多有從宛斯所謂『事同文異』、『文同人異』處著眼者,則宛斯此書,影響有清一代經史考訂之學,厥功至偉。」[8](P172)《繹史》的價值由此可窺一斑。


參考文獻:


[1]江藩.漢學師承記[M].北京:三聯書店,1998.


[2]施閏章.靈璧縣知縣馬公墓志銘[A].碑傳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馬驌.繹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2.


[4]朱東潤.左傳選前言[M].北京: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5]章學誠.文史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4.


[6]永瑢.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7]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8]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尚書》成書年代考析
司馬遷《尚書》學研究
陳寅恪、呂思勉治史風格的異同
略述清代人「家譜猶國史」說
許倬云:「中國」概念與其經濟介面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沙畹之《司馬遷〈史記〉導論》:評介與摘譯
陸三強:唐史研究的鑰匙——黃永年教授《唐史史料學》評介
《滿洲認同「法典」與部族雙重建構》評介
有關中國近代史的繪畫、影像資料書籍的評介
書法家王繼興撰著《書壇品韻》評介歷朝歷代百位書法名家
新書評介: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力作
盲道電影豆瓣評分4.6是爛片么 盲道電影影評介紹
康師傅評介翁劉秉賢寫意花鳥畫美不勝收,一幅比一幅美
閨蜜2好看嗎影評介紹 閨蜜2豆瓣評分多少
土豪專屬 理查德米勒 RM67-01自動超薄腕錶大集合推薦評介
百達翡麗5650G手錶評介
2019S.I.H.H. 日內瓦表展新款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