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15 家平台,11 筆融資,總額近 12 億人民幣,40 多家機構入局……今年 3 月至今,共享充電寶成了資本市場的一大爆點,其融資額是 2015 年共享單車剛出現時融資額的近 5 倍。


共享單車的風口後,共享充電寶這匹黑馬正一路狂奔,尾隨其後既有資本的追捧,也有不絕於耳的質疑聲。這邊聚美優品 CEO 陳歐斥資 3 億元人民幣投資共享充電寶,那邊王思聰就在朋友圈發賭誓。


那麼,共享充電寶是一門好生意還是大泡沫?我們還沒有答案。但是,在共享充電寶資本驅動的趨勢愈發明顯時,技術驅動的比重似乎有所變化一家名為「微鵝」的技術創業公司於近期入場。


與那些帶著「電」字的共享充電寶公司不同,微鵝是一家磁共振無線充電技術提供廠商。近日,微鵝宣布與來電合作打造共享無線充電設備,而來電科技也是目前共享充電寶投放最多的公司之一。在這次合作之前,微鵝就推出過無線充電產品。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可以實現隨放隨充,邊充邊玩的無線充電技術


提到無線充電,對產業有所了解的人肯定會想到WiTricity——這是一家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明星創業公司。2006 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Marin Solja?i? 和他的同事們為大家展示了一套通過高頻磁共振實現電力無線傳輸的技術。隨後,WiTricity 成立,正式著手將這項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正是出於對「剪斷最後一根電線」的追求,Intel、豐田、富士康、斯倫貝謝、海爾等紛紛向 WiTricity 投入資金,以求一旦技術成熟,能率先將無線充電功能整合到自家的產品中。目前,WiTricity 已將主要精力放在電動汽車的充電系統研發,並與通用、豐田、德爾福、TDK 等簽訂了專利許可協議。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WiTricity的原型技術,在兩米範圍內實現電力無線傳輸


但在中國的創業環境之下,一家初創公司可能很難殺入汽車供應商體系。而且考慮到公司生存問題,從消費電子產品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入手也是一條明智的技術線路,即便是 WiTricity 也不得不遵循了這種循序漸進的研發策略。


資本熱潮當前,當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搭上一家無線充電技術公司,我們沒有理由不想像這個動作背後的意義。共享充電寶是演化成共享無線充電還是徹底走向末路?無線充電技術能否幫助來電從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隨著這家無線充電技術提供商的加入,戰局懸念更足了。


為此,我們採訪了微鵝創始人兼CEO余峰。他對DT君表示,微鵝和來電目前的具體運營合作細節仍處於保密階段。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做關於雙方合作的兩種運營方向的猜想:

一、兩者屬於是模式創新與技術應用的深度合作,微鵝的無線充電設備會成為來電的主打產品,來電將未來的主流應用場景押注在共享無線充電上。非常明顯的是,這樣一來,來電就會走向與其他共享充電寶公司不同的差異化競爭道路:微鵝提供無線充電技術產品,來電成為渠道商和運營商;


二、來電僅僅將微鵝提供的無線充電設備作為現有產品線的一個補充,共享充電寶尤其是來電目前主營的機線分離式機櫃依然是主流。來電會採取不同產品覆蓋不同應用場景的戰略,並將微鵝的技術優勢轉化成場景優勢,佔領那些不那麼歡迎桌面充電寶和機櫃的高端店鋪。


毫無疑問,第二種路線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因為無線充電技術並未完全優化,接觸式充電目前依然是主要使用場景,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頻率也比較穩定。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無線充電是完全有可能全面取代充電寶,共享充電也將隨之進入一個更高緯度的競爭階段。


無論如何,作為既是局外人也是局內人,微鵝 CEO 余峰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不同的解讀視角,相信讀者們也能在以下的訪問文章中嗅到關於此次合作背後大方向上的蛛絲馬跡:


問:微鵝無線充電產品的應用場景有哪些?與來電是如何合作的?


余峰:微鵝的主要產品是基於磁共振的無線充電產品和解決方案,具體設備包括發射器和通用接收器等,目標用戶為B端商家。在和來電合作之前,我們的產品已經在寧波、上海數百家中高端餐飲店中推廣使用。


來電是一家做共享充電寶的公司,其產品的形態主要為線機分離的機櫃模式。未來,微鵝將提供無線充電技術,來電來提供資源渠道,我們共同推進咖啡店、餐飲店、娛樂等小場景的充電氛圍建設。


其實,無線充電和充電寶最後要達到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但二者的技術實踐路線區別很大。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微鵝科技無線充電設備具備可隱藏優勢,並已成功入住咖啡店


目前來看,充電寶做小場景,最大的問題是用戶的接受程度。一些高端店鋪可能不太願意接受,因為這是一個相對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東西,同時還要收費。這可能是充電寶很難進軍高端餐飲的原因。但無線充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其技術含量更高,體驗感和科技感都更好,而且還能與場景融合。


而對於微鵝來講,我們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楚,我們是以技術研發為主或者為核心優勢的團隊,並不會過多參與鋪設設備的環節。在具體的產品落地上,我們很願意和不同的合作夥伴合作,但前提是彼此分工明確,各自負責擅長的部分,例如,這次合作中來電就負責鋪設和運營的具體細節。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微鵝創始人兼CEO余峰


問:國外公司「WiTricity」也在做無線充電,其應用範圍主要分為三大領域:無線充電在具體產品中的技術應用、為技術授權方提供專利及技術方面的支持、為現有的以及全新的能源需求提供解決方案。目前,WiTricity的技術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醫療器械、電動汽車、工業級設備,以及軍事領域。微鵝會走這個路線嗎?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WiTricity的產品一覽

余峰:對我們來說,把微鵝定位成「中國的WiTricity」並不是多麼光榮的一件事情。這家公司在磁共振技術上發展得比較早,而且技術實力確實強勁,但他們在產業化方向上表現並不好,目前並沒有量產的產品,其主要盈利仍然依靠技術授權。而且他們的主攻領域是電動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並不是他們的重心


微鵝的目標是做出自己的產品,是 to B 的一些具體的無線充電模塊,但他們的產品就是專利,這是最主要的區別。


另外,微鵝短期內還不會進入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這一領域,因為這並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首先,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產品的買方是誰?是個人用戶嗎?並不是。如果賣給汽車廠廠商,這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也並不符合實際。因為你要擠進汽車供應商體系中並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期間公司怎麼活下去也是一個客觀問題。


我不否認,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但是短期之內,我不認為這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它不是一個技術難度上的問題,而是一個事關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問題。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位於波士頓郊外的WiTricity


問:共享充電寶目前爭議非常大,為何在這個時間點選擇和來電進行合作?


余峰:選擇來電也並不是說微鵝有特別的傾向性或排他性,或者說我們在站隊。微鵝只是在充電的實現上提供了另外一種工具。


微鵝在這個時間點上和來電合作,經過有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我們的產品到了可以接受市場的檢驗的階段。其次,各界對充電的關注度和接受度也在提高。因此,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好的時機。

但是目前的市場環境上是有一些泡沫存在的。我的判斷標準是,我正在做的這件事情能否創造價值,因為商業的本質就是通過創造價值來盈利。我們也是按照這個準則來辨別市場上一些的陷阱的,包括在怎樣看待「共享經濟」這個問題上。


很多時候,這是共享經濟還是租賃經濟是難以判斷,我不願用一個虛幻的名詞框住它。共享經濟是一個具體實施的策略性問題,它必然涉及怎麼實現並協調多方盈利,並將計劃快速推進,當有一方的利益受損時,計劃就會受到阻力。我覺得這是我們所要尋找的共享經濟。


如果一種新技術能夠創造價值,我們就要思考,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推進。整體來看,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是可以促進無線充電技術本身的發展,因為新技術的落地往往需要有一些輔助性的、模式性的東西。是否創造價值會決定你能否長期的存在,而一些輔助性的東西很可能只是短暫存在的。因此,共享經濟本身是有它的合理性,但這就要看如何操作和運作。


問: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有哪幾種技術方案?和其他充電方式相比,微鵝採用的技術有何優勢?


余峰:無線充電其實有不同的實現方式,但是主流的技術路線是以下兩種:一種是以Qi技術標準為典型代表的低頻磁感應,這種技術已經比較常見了。另一種則是高頻磁共振的無線充電技術,這是目前微鵝正在研究的技術。


為什麼這兩種技術最主流的?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傳遞能量的媒介都是空間磁場,這是所有無線充電技術中對人體最安全的。除了利用空間磁場以外,還有其他一些方式,比如說在3~5米距離內可以傳遞能量的電磁波,但這種技術對人體有影響。


這兩種技術中,磁感應技術存在一個問題,即使用起來靈活度不夠高,人們必須將設備準確地放置在某個位置上,如果設備是手機,稍微偏離1cm就不無法充電了。另一個問題是,磁感應在充電距離上有大的限制,只有5mm,這幾乎是與設備相貼合的狀態,因此充電的自由度也不高。


磁感應無線充電實質上是一個「點對點」的方式,其用戶體驗往往是大打折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主攻磁共振技術的原因。


和磁感應相比,磁共振誕生較晚,技術門檻也比較高。磁共振技術最大的目標就是改善無線充電的靈活度和自由度。而靈活度和自由度其實是空間自由度的體現。在空間上,磁共振一方面改善水平方向的自由度,另一個方面改善垂直方向的自由度。


具體而言,水平方向上,磁共振設備的可充電面積是磁感應設備面積的25倍,垂直方向上,其充電距離是感應式充電距離的10倍。也就是說,整個空間自由度上可以提升 250 倍,這在用戶體驗上是截然不同的。

當你面對一個硬幣大小的無線充電位置,因為要不停地調整位置,你的續航焦慮很可能並沒有得到解決,這對商業環境的運用和推廣也是一個巨大的障礙。我們的想法是讓用戶離「隨放隨充」更近一步,把手機往桌上一放,問題就解決了。


而垂直方向上的充電距離則能夠允許我們把充電設備隱藏起來。這一點對個人用戶來說可能可有可無,但是卻非常利於在商業環境進行部署和推廣,因為它可以配合場景的美觀度。


所以,磁共振無線充電最大的優勢就是對空間自由度的提升,這也是無線充電技術應用的一個大方向,對用戶來說這是可以創造價值的。


問:更高的技術門檻是否意味著更高的成本?


余峰:磁共振技術比磁感應技術成本高,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但是,這個成本可控的空間仍是非常大的,這是一個階段性的困難。當產品的量足夠大,只要不停的優化,成本一定會往下降的。就像LED照明,它的成本最初也高於白熾燈。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末路是無線充電?微鵝與來電合作的背後



圖丨微鵝的手機無線充電設備可實現「一對二」充電


目前來看,人們對無線充電的最大期待就是它的靈活性。如果和傳統的有線充電方式相比,無線充電的最大競爭優勢也是這一點。當然,要保證靈活性,我們不得不在其他方面做犧牲。首先,無線充電肯定比有線貴,其次,無線充電的效率會更低一些。


但是,充電效率這個問題需要澄清一下。充電效率低並不意味著充電速度慢,這是兩個概念。充電效率低指的是耗能會多一些,而耗能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並不是人們會優先考慮的因素,因為這個能量等級並不高。有線充電的效率在85%左右,微鵝的無線充電可以做到65%。

問:搭載無線充電技術最好的產品形態是什麼?


余峰:無線充電的應用領域非常廣,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其實我們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分析這個問題,最後鎖定了將其應用在手機上。


智能手機幾乎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另一個「器官」,在所有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中,它的重要性是排第一的,這是無線充電應用的最大市場。


而對於用戶來說,無線充電更像是一個改善性的需求,這可以讓人們在給手機充電時變得更輕鬆方便。這種改善型需求是無線充電應用的大方向。


當然,除了智能手機以外,還有其他一些領域存在對無線充電的剛性需求。例如,可穿戴的智能首飾。這種設備特別小,而且往往是全封閉的,這種情況下,它對無線充電的剛需性特彆強。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這兩種需求都是很好的需求,但是都需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這是我們對市場方向的理解。


問:在近日的鎚子發布會上,老羅再次將續航能力作為鎚子的賣點。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各大手機廠商都在努力提高手機的續航,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充電這個需求其實將不再是剛需。微鵝如何看待這種言論?


余峰:老羅是一個厲害的商人,但從產品使用的實際情況上看,人們對手機的使用頻率是只增不減的,手機實現的功能也越來越多的,既想要精美的顯示效果,又想要更快的網速,而且,未來手機還會承載更多的功能,這些都會消耗電量。


我們可以肯定,充電這個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而且這個需求還會繼續加速膨脹,手機廠商怎麼保證自己在續航上所下的功夫跟得上新需求湧現的速度?因此,我不覺得手機產商提高了續航能力,人們對充電的需求就會減少,充電需求肯定是會長久存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大勒索軟體升級WannaCry 2.0,下波攻擊將展開
蘋果為什麼要花2億美元收購這家人工智慧初創公司?
安卓之父投資,初創公司開發了能識別異常情況的智能攝像頭
共享充電寶狂奔的窮途末路是無線充電?一家無線充電公司與一家共享充電寶公司合作背後的含義
全球最大的勒索軟體升級WannaCry 2.0,下一波攻擊即將展開

TAG:DeepTech深科技 |

您可能感興趣

無線充電汽車,真可以和手機充電一樣?
共享充電市場的機遇與挑戰,無線充電或成充電寶勁敵
不用線就能給手機充電:移動電源的無線充電時代來了?
共享無線充電漸熱,眾人擁護的背後,它是充電寶的友軍or勁敵?
不用線就能給手機充電,移動電源的無線充電時代來了?
寶馬將推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用接近感測器來結束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新方案:讓電動汽車未來實現行駛中充電!
寶馬的無線充電系統測試 未來的電動汽車都不需要充電樁?
無線充電汽車來啦!
奔跑吧,無線充電!
汽車也有無線充電!寶馬將推無線充電板
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終於來了嗎?一款可以給手機充電的燈
無線充電新選擇,奧睿科無線充電器讓你擺脫充電束縛
移動電源和無線充電合二為一,粘貼在手機背面就可以為手機充電!
無線充電就是黑科技?來看看三星的隔空充電的酷炫技術!
無線充電有望給電動汽車帶來飛躍
無線充電器是怎麼做到不用電線的?
無需插線,吸附充電,綠聯無線充電背夾電源
蘋果無線充電的失利,無線充電好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