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岑少宇】


近日,中國科學院宣布,昆明動物研究所和上海長征醫院合作,首次通過雙盲臨床實驗,證明外用冰片對術後病人的傷口疼痛有良好的鎮痛作用,並以科學手段分析和確認了傳統中藥冰片的鎮痛作用機理。


新聞一出,大部分讀者第一反應是高興,第二反應是高興,第三反應還是……哦不,第三反應是掉到一堆老話題里:這是不是「西醫化」,是不是「廢醫驗葯」?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驗葯」是國家定下的方針


中醫作為傳統醫學,有幾千年的歷史,所積累的經驗,不僅是中國人,也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冰片獲得科學驗證,就有望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造福更多的人。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這樣的做法是得到國家鼓勵的。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醫藥法》,六次提及「現代科學技術」,包括「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中藥飲片炮製技術研究」,「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傳統中成藥」。


很多人印象中,「現代科學技術」就是試管燒瓶……但分析成分神馬的只是科學的一部分,我們別忘了現代數學。不管祖先們在數學上達到了什麼高度,離現代統計學還是很遙遠的。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筆者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曾寫過:「人們固然知道根據比例來判斷療效,或在遇到時而有效、時而無效的情況後,根據某些標準來『辯證』、分類、解釋,但對數字的感覺很可能謬以千里。」一些經典的「假陽性」「安慰劑」案例等,就不再贅述了。


很多人在說到中醫藥時,都會提到「雙盲實驗」,其意義正在於此。不管歷史上治好了多少個體,都有必要經過現代統計學的檢驗。

反對驗葯的會質疑說,在現代醫學中,也不是所有療法、藥物都經受了高等級「循證醫學」標準的檢驗。這些現象當然普遍存在,但現代醫學作為科學的一部分,在不斷通過檢驗揚棄。「循證醫學」是逐步發展起來的,證據分級的標準、較新的統計學方法(如meta分析)的應用都是不斷更新進步的。


對於證據等級低的療法、藥物不是一禁了之,而是在高等級檢驗得出不同結論時,慎重地重新審視療法、藥物的性質。


同樣地,鼓勵「驗葯」不等於要把傳統療法、藥物全部「槍斃」,而是希望大大加速揚棄的過程,否則與現代醫學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可以說,用包括現代統計學在內的「現代科學技術」「驗葯」,是國家明確的中醫藥發展方向之一,是「中國傳統醫學」走向「中國現代醫學」的必由之路。


當然,也有例外。《中醫藥法》規定:「生產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復方製劑,在申請藥品批准文號時,可以僅提供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


但規定對「古代經典名方」有嚴格定義,是指「至今仍廣泛應用、療效確切、具有明顯特色與優勢的古代中醫典籍所記載的方劑」,只涵蓋一小部分。


將古代經典名方完全摸透,顯然更有助於其發揚光大,走向世界。比如我曾服用保和丸,效果不錯,可向別人推薦時總要多番解釋,如果能有現代藥物那樣詳盡的說明,肯定事半功倍。


有些讀者肯定也注意到,我們還沒怎麼驗葯,一些傳統醫學的療法、藥物不也已經走出國門了嘛。誠然,中國崛起了,很多中國元素正被重新審視,老外也開始自發嘗試中國的傳統醫藥;但沒有驗明白的東西,總會遇到不必要的阻力,「驗葯」仍是極有必要的。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因此,破例的規定可以說只是從國內應用角度出發的權宜之計,國家在「中藥保護與發展」上的大政方針,還是積極鼓勵應用現代科學技術「驗葯」的。


中醫不是科學,所以要「廢醫」?


爭論的另一面就是「廢醫」。很多人認為,中國傳統醫學不是科學,所以該廢了,我們主要的寶貴經驗沉澱在中藥里,驗葯就行。


什麼是科學,中醫是不是科學,這應該說是哲學問題,沒必要在這裡大篇幅討論。人類歷史是連續發展的,現代科學或多或少都能從傳統科學裡找到影子,中間未必能找到一條涇渭分明的分界線。


在我看來,只要具備了前面所提的揚棄的精神,「中國傳統醫學」必定能夠發展為「中國現代醫學」。


中國傳統醫學本來就是有變化發展的,比如保和丸就有多種配方,顯然是各家研究分化的結果。落後脫節的原因,不是傳統醫學完全沒有科學的揚棄精神,主要是沒有和現代科學技術及時、充分地接軌。


在古代條件下,中國傳統醫學無疑是人類過去的高峰之一。在沒有顯微鏡,無法深入細胞層面,遑論基因、化學組成的情況下,為了解釋各種現象——有些現象可能還是祖宗們無法發現的「假陽性」「安慰劑」,傳統醫學發展了各種學說,比如人們常說的寒熱陰陽五行等等。然而,這些理論怎麼可能沒有牽強附會之處呢?



冰片獲科學驗證,等於「廢醫驗葯」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檢驗藥物和療法是中國傳統醫學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更貼近實踐的部分,是重中之重。但如果面對大量「驗葯」的成果,中醫理論無法跟上來,剔除牽強附會的內容,恐怕會自然而然地被淘汰,根本不需要「廢醫」。


筆者在過去的文章中曾經引用陳竺院士團隊的論文,這項研究對中藥方劑復方黃黛片治療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分子機理做了系統分析,裡面提到了「陰陽」「正邪」「君臣佐使」,但「五行五臟(藏)」就沒有提。


可以想像,假如大部分「驗葯」成果都用不著某些理論,它們自然消亡,或者只在部分人的嘴上筆下活著,失去真正的生命力,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中國傳統醫學裡的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畢竟不能等同於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中國傳統醫學與中華民族共生至今,固然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但以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思考人體、分析疾病,也並非我們獨有。


對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和思想框架不能神話,更不能變成「原教旨主義」,而是要在驗葯的基礎上大膽揚棄。


有些人擔心,一方面要加大力度驗葯,一方面要做好拋棄部分理論的思想準備,最後的結果會不會和「西醫」越來越像。


我認為這完全可能。當我們的辨證施治深入到基因層面,當君臣佐使深入到分子層面,或許是和「西醫」看起來沒有多大差別。甚至可能類似的技術、理論、思想,大家最終都具備了,但只是使用了不同的術語名號而已,類似於「一套班子,兩塊牌子」。


你說這是誰的勝利?要我說,這是人類的勝利,沒有輸家。各有各的傳承,相互又有借鑒,殊途同歸,豈不美哉?


制定《中醫藥法》的直接目的之一是保護中國傳統醫學,但最終目的,絕對不是讓它停留在「傳統醫學」,而是要使它成長為「中國現代醫學」。

要不要「廢醫」是個偽命題,也根本不需要誰蓄意去廢,在現代科學迅猛發展的今天,傳統醫學不進則退,那才是真正的「廢醫」。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拉維奇為眯眯眼照片道歉稱該動作「輕鬆搞怪」 網友不接受
朱婷再拿MVP 外媒盛讚:她簡直不可思議 絕對的女排統治者
打破三星壟斷!「大玩家」京東方首條曲屏OLED面板投產
在「一帶一路」峰會上,介紹背後的中國模式

TAG:觀察者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阿膠只是「水煮驢皮」?網友:需科學驗證
三伏貼灼傷兒童,有科學驗證才能證明安全
心理學告訴你,出軌的4大動機,已被科學驗證
島國妹紙用親試,多少層保鮮膜能遮住裸體?科學驗證值得信服
「熊孩子」通過科學驗證被認可,比專業鐵人選手都厲害
神問答|有哪些重要的中醫知識被科學驗證過了?
聖鬥士:實戰科學驗證,實力與招數不一定成正比!
助睡眠神圖,還沒看完就睡著了!科學驗證有效,億萬人使用!
我們將可以購買壽命,一款經科學驗證的抗衰老產品面世
那些有關貓咪的冷知識,最後一條是有科學驗證過的
科學驗證:久坐10小時就會損傷心臟
母親嚙指,孝子痛心,二十四孝中的這件事能否經得起科學驗證?
光勸自己別多想根本沒用,這些才是經過科學驗證的考前減壓方法
古人關於月球的神話故事不是憑空說出,當今科學驗證出真實性
首個經嚴謹科學驗證逆轉衰老產品面世,時間是否還對所有人平等?
科學驗證,我們每個人平均要花60分鐘在找東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