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2017 年對於 Uber 來說並不是個好年份,從年初開始,Uber 就因為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受到了眾多的輿論潛在,後來多名高管又相繼離職,CEO 坐 Uber 時與司機互罵又被曝光。最棘手的是,自家的自動駕駛項目被 Google 告了,訴訟的理由是盜竊知識產權。

簡單說下整起案件的故事背景就是:Google 控告自家自動駕駛項目 Waymo 的工程師萊萬多夫斯基,在盜取了 Waymo 伺服器中 14000 萬份高度機密資料後,用一張 SD 卡把這總共 9.7G 的文檔拷貝走。創立了一家叫做 OTTO 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並且在公司成立六個月後將 OTTO 以 6.8 億美元賣給了 Uber。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於是 Google 的 Waymo 起訴 Uber 盜取知識產權,禁止 Uber 使用本案涉及的任何技術。美國舊金山地方法院法官威廉·艾爾索普 (William Alsup) 周一批准了谷歌自動駕駛汽車部門 Waymo 提出的部分禁令請求,要求 Uber 立即交回Waymo前員工下載的所有公司文件。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這對於 Uber 的自動駕駛項目來說,很有可能是個致命的打擊,目前還沒有公開 Uber 收購的 OTTO 公司技術中,有多少是萊萬從 Waymo 項目中拷貝來的,儘管 Uber 在接到訴訟時候曾經表示過自家使用的無人駕駛感測器技術與 Google 旗下的 Waymo 根本不同,並且在法庭文件中寫道記錄顯示 Uber 從來沒有擁有並從未使用萊萬多夫斯基從 Waymo 那裡獲得的任何信息。


由於輿論爭議過於激烈,目前萊萬多夫斯基已經從 Uber 離職,Uber 的這次一擲千金的人才挖角,似乎不僅僅是錢幾乎打了水漂,還給自家的技術團隊帶來了不好的名聲。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反觀 Waymo,脫胎於 Google 旗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在經理了 Google 家數年的研發後,逐步加快了落地的過程,最近又有消息傳出 Waymo 與打車服務公司 Lyft 合作,目的是通過試點運營和產品開發將無人車技術更早帶入主流市場和日常使用中。這與 Uber 家落地自動駕駛方案的思路相似。


不過對於 Uber 來說,這樣的判決似乎也沒有將自家的自動駕駛項目一棒子打死,因為法院僅僅是用表面公正的方式,要求萊萬多夫斯基退還拷貝過來的文件,但是經過了 9 個月加入 Uber 的研發,就算萊萬有將原來在老東家的研發成果放入 Uber 的無人駕駛方案,究竟融合改進了多少也是極難確定的。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Uber 收購 OTTO 的主要原因在於感測器技術,這是無人駕駛環境中最為基礎的感知能力,目前的無人駕駛車感測器通常是使用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來進行感知,雖然各家廠商都用的感測器方案都比較類似,但是不同的感測器搭配方式,不同的感測器分工,不同的感測器運作方式,都會直接影響到感測器的感知效率。


用最簡單的表述就是,用最簡化的感測器組合實現最為全面的環境感知,是自動駕駛感測器研發的關鍵,因為目前自動駕駛車都是通過車載電腦的運算來處理感測器收集的環境數據,之後再進行計算處理給出駕駛決策。但由於車載電腦的運算能力受現在的技術能力限制,需要處理的感測器數據越少,那麼駕駛決策的輸出越快,車載電腦的壓力越小。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所以我們能看到,各家自動駕駛公司雖然都在對自家的無人車進行路試,最能直觀發現的變化就是車輛的感測器方案排布上的變化,因為駕駛決策的部分即使你坐在無人駕駛車上也可能很難感受到其中的變化,但是感測器的排布就是直接在車輛上可見的。各家廠商也在盡量調整感測器的方案找到最為高效的解決方式。



法官讓 Uber 歸還從 Google 偷來的自動駕駛文件,這對 Uber 的自動駕駛夢有什麼傷害?



所以儘管 Google 在這場關於剽竊文件的官司中取得了勝利,但對於 Uber 自家純粹的自動駕駛技術來說,幾乎是毫無影響的。我倒是覺得其實相比於 Uber 和Waymo 都在重點研發的自動駕駛專車服務,Uber 收購的 OTTO 正在進行了無人駕駛卡車項目更容易落地實現,因為相比於在城市區域形式的計程車,長途運輸的卡車所面對的交通狀況相對更加簡單,通過自動駕駛的方式能夠進一步提高運輸車速,提升運輸效率。


另外,偷竊文件這個事兒,其實本不應該發生,競業協議去哪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今日頭條孵化的火山小視頻,宣布10億元補貼UGC用戶
WannaCry 勒索蠕蟲可能是朝鮮乾的?
余承東說華為 P10 快閃記憶體採購差價也就幾元,但不能因為手機缺貨被消費者罵死
博納影業收下萬達院線3億元投資,避免成為下一個「華誼兄弟」

TAG:虎嗅 |

您可能感興趣

與Uber和解的Waymo,想落地自動駕駛技術還缺啥?
解讀 Mobileye的RSS 模型,對自動駕駛有什麼意義?
特斯拉,Uber,Googel,Waymo……這些自動駕駛巨頭的卡車先上路了
用單攝像頭實現自動駕駛,Mobileye的底氣來自哪裡?
Mobileye是如何「出售」自動駕駛安全的?
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路人,但這不僅只是Uber的危機
前Uber自動駕駛Tech Head,知卓空間崔運凱:拒作自動駕駛追隨者
Starsky Robotics能憑攝像頭玩轉自動駕駛嗎?
Jaguar Land Rover開發有眼睛的自動駕駛無人車
Uber自動駕駛事故尚未完結 Waymo就忙著幹掉駕駛員了
專訪「演算法之父」Michael Saunders:人工智慧未來的突破點可能在自動駕駛
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人致死,美國警方卻說Uber不存在過錯?
蘋果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Apple Car要來?
特斯拉Autopilot又出事故,自動駕駛真的還不安全嗎?
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Facebook用戶數據泄漏
Uber 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Facebook 用戶數據泄漏
Nvidia:Uber沒用我們的駕駛平台
Uber事故後的自動駕駛技術該如何走?Pony.ai樓教主和自動駕駛法律專家為我們指點迷津
塗鑒 | Uber 自動駕駛汽車撞死人,Facebook 用戶數據泄漏
Imagination:自動駕駛汽車價值的核心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