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原文:

參始微時,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史記·曹相國世家》

譯文:

曹參起初卑賤的時候,跟蕭何關係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將軍、相國,便有了隔閡。到蕭何臨終時,蕭何向孝惠皇帝劉盈推薦的賢臣只有曹參。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做事情沒有任何變更,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

1

因為一個成語,他名揚天下,在《史記》中獲得「世家」的待遇。

他是一個武將,卻成為王朝第二任宰相,他不標新、不立異,成為不胡亂折騰的典範。

他就是西漢宰相曹參。

注意:這裡的「參」讀作「cān」,不讀「shēn」、「cēn」或者「sān」。

把人家名字念錯是很不禮貌的。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2

讓曹參名揚天下的成語就是「蕭規曹隨」。

蕭何和曹參之間的關係很有趣。

想當年,蕭何算是縣一級的幹部,曹參則是縣裡看守所的所長,算是上下級關係,私交很不錯,都屬於一開始就跟著劉邦外出打工的兄弟。

以後,曹參往軍界發展,蕭何主持後勤工作,交流溝通不多,關係就慢慢淡了。

但是,蕭何在臨終前,卻出人意料地把曹參作為唯一的人選推薦給少年皇帝劉盈。

而曹參繼任之後,對前任蕭何的政策一無改動,全盤照搬,很好地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

真正的知己就是有這樣的默契,不需要成天一起胡吃海喝。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3

有些意外,曹參作為文官之首的宰相,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名將。

《史記·曹相國世家》大段大段的文字都是「攻之」、「擊之」、「破之」、「取之」、「大破之」這樣的字眼。

從一系列的戰鬥中,曹參從最初跟隨劉邦舉事時的「中涓」,一路升遷,「七大夫」、「五大夫」、「執帛」,從一個一般的參謀發展成為一個鎮守一方的大將。

曹參身先士卒,進攻時帶頭爬城,在歷次戰鬥中,先後負傷七十多處。

曹參的戰績很是輝煌,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唐朝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曹參名列其中。宋朝為七十二位古代名將設廟,曹參依舊榜上有名。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4

事實上,在戰爭基本結束之後,在繼任蕭何的宰相位置之前,曹參已經棄武從文,在劉邦大兒子齊王劉肥的領地當上了諸侯國的宰相。

也正是在這九年諸侯國宰相生涯中,曹參遇見了對他影響極大的蓋公。(這個「蓋」念gě)

齊國地盤很大,有七十多座城池,剛剛從軍界退出接手地方事務的曹參沒有經驗,有些束手無策,於是,他請來了蓋公。

蓋公是當地著名的學者,黃老學說的倡導者,他對曹參講,治國之術在於重視清凈,這樣,老百姓自然會安定,曹參按照蓋公說的辦法來治理齊國,果然政績卓著。

剛剛經歷戰亂的老百姓要的就是安定,曹參的這段地方執政經歷,對之後主持全國工作影響很大。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5

曹參「蕭規曹隨」,老百姓歡迎,可是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這些人之中就有少年皇帝劉盈以及曹參的兒子曹窋(讀作zhú)。

年輕的皇帝希望可以在父輩的基礎上開創新局面,可是碰上曹參這麼個宰相,很少彙報工作,也沒有什麼新的措施,幾乎啥事也不操心。

鬱悶的皇帝通過曹窋向曹參婉轉地表達不滿。

結果,曹窋被打了屁股。不但如此,曹參還振振有詞地在皇帝面前說了一番保持政策延續、不折騰的話,把年輕的皇帝說得啞口無言。

曹參選拔官員,只挑選厚道人,對於信心滿滿希望大展拳腳、出人頭地的人,一概敬謝不敏。

對於別人的小過錯,曹參很大度地能遮掩就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對於別人的勸說,曹參一概是「喝酒喝酒」,打著哈哈,愣是不讓人家開口。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6

應該說,曹參的做法效果很好。

但其實以他的能力,也的確想不出更好更全面的政策。

一方面,曹參沒有折騰的能力,另一方面,實際情況不需要折騰。

也許,蕭何正是因為這兩點才選中曹參的吧。

7

人生在於折騰,人生又在於不折騰。

只是看自己的本心和實際的需要罷了。

不胡亂折騰的典範(宰相系列)

歡迎關注本人微信ID『大嘴讀史』(paul_trac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刺客系列:白虹貫日 固為知己者死
宰相系列:教兒子拍馬屁的宰相
周亞夫的宿命(八卦史記73)
宰相系列:他是真正的中華第一相
太監系列:救了海瑞一命的太監

TAG:大嘴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相邦、相國、丞相、宰相我咋有點懵?
昆仲宰相蔡卞
「宰相」不是丞相,歷代宰相稱謂的變遷
對於宰相、丞相和相國,三者有什麼不一樣?
宰相、丞相、相國,有何區別?傻傻分不清楚
財富管理 宋代官場里的「另類宰相」
張宇初:與黑衣宰相姚廣孝的莫逆之交
為何說《宰相劉羅鍋》是張國立、王剛、李保田演藝生涯轉折點?
女王、國王和宰相
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
劉墉小傳:扳倒和珅的「宰相劉羅鍋」,既非宰相,也非羅鍋
命運的迷霧:宰相李光地和「功名兩不成」
宰相張九齡的詩篇
相國、丞相和宰相這三者有何區別?
《宰相劉羅鍋》《康熙大帝》中的劉墉與郭琇,皆棋子爾
李世民用人:混吃等死的武功宰相陞官,政績出色的武功宰相賜死
隋朝宰相宇文述,用特有的捷徑為後世提供致富的範本
被號稱為前秦諸葛亮的宰相王猛
歷史上的劉墉,真如《宰相劉羅鍋》一樣,為民請命、智斗和珅嗎?
北宋宰相晏殊為何看不上白衣卿相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