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馮學榮已經死了
訃告:馮學榮已經死了
那個寫歷史的馮學榮,已經死了
1
十幾年前,我和許多讀者一樣,都是普通的歷史愛好者,我後來和普通愛好者拉出距離,並且修鍊成精,是因為我花了幾年的時間,讀了大量的第一手歷史資料,在2003-2010年之間,廣州和深圳有許多的舊書攤,那幾年我混得最多的,就是這些舊書攤。
不知是哪裡的老幹部,向舊書廢品收購商出售了大量的出版於1950至1990年代的海量「內部參考資料」、大量罕見史料和各種歷史資料彙編,那並不是什麼「地攤雜誌」,而是寶貴的原始史料,我當時是一個麻袋、一個麻袋地買回來的,花了許多的錢。
我為什麼花那麼多錢去購買那些史料?因為我當時很意外地發現:那些原始的、第一手的歷史資料,給我展示了一個完全不一樣歷史真相,我當時被截然不同的歷史真相,完全震撼了。
那種心靈的巨大震撼,我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能感受到當時的心跳。
2
平心而論,我並沒有什麼過人的智慧,我只是歷史資料讀得多了,對歷史,也就徹底讀通了,於是就成精了,換句話說,當時我並沒有立志成精,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是說,換了你是我,只要你有同樣的興趣、願意投入同樣多的錢財和時間、並且願意用正常人的智力去讀書和思考,你的學問,也並不會亞於我。
說的更清楚一些,我了解了歷史的真相,不是因為我的精神失常,也不是因為我的良心壞了,而是因為我有機會接觸到了大量可靠的、第一手的歷史資料,所以我在無意中,了解了歷史的真相,並且把所有碎片一般的歷史事件,彼此聯通了,這一切一切,其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
於是最早從2011年開始,我從微博開始,陸陸續續地寫歷史,最初的寫作,完全是非常自然的,就像精滿自溢一樣,腦子裡的東西多了,不寫出來和世人分享一下,總覺得不痛快,當時我有一股很強大的動力,我認為這麼震撼心靈的歷史真相,不寫出來,不與網友分享,真的很可惜。
也就是說,我最初寫歷史,不是因為受到什麼勢力的資助,也不是因為我的良心變得多麼反動,當時的動機主要就是忍不住和微博的網友分享,並且希望能盡量寫成書,讓事實的真相,傳播出去。
4
尤其是中日戰爭的歷史。世人所知道的相當多的歷史敘事是不真實、不完整、不客觀的,我只是想把歷史的真相,和我所受到的心靈震撼,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我沒有什麼反動的念頭,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想法。
然而,首先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幾乎我所有認識的人,同事、朋友、同學、老師……開始認為我神經出了問題。
有許多人暗地裡告訴我:熟人們平時見面,都在討論馮學榮最近腦子是不是出了問題,有的同學和朋友不是討論我腦子出了什麼問題,而是懷疑我的良知和人品,已經出了問題。
直至今天,我仍然可以非常清楚地告訴世人:我的精神很正常,我的良知也很正常,我很清醒,我也很健康,不是我有問題,而是世人有問題。
不是我接觸的信息有問題,而是世人接觸的信息有問題。
5
我寫幾年歷史,造成了幾乎所有熟人對我的疏遠,連老師們都沒臉認我,以我是他們的學生為恥,都不太願意承認我是他們的學生了。
再其次,就是99%的網民如洪濤一般的辱罵,那種鋪天蓋地辱罵,真的可以把一個正常人罵出精神病來。有一群人還經常在後台留言,要殺了我。
這還不算,2016年5月上旬,一家總部在北京的電台,以暴力機關為後盾,對全體國民進行廣播,對我寫歷史的行為,發出了正式的恐嚇。
當我聽到那篇恐嚇廣播的時候,不瞞各位,我是真的怕了,那個周末我原本打算回大陸和親人團聚的,但是聽到那篇恐嚇之後,我立馬取消了行程,那個周末,我不敢回大陸。後來我託了朋友的朋友幫我到相關XX去打聽,確認安全了,我才鬆一口氣。
6
我寫了幾年歷史,終於混得一個臭名遠揚、身敗名裂、眾叛親離的下場。
儘管,我所寫的,都是真相,它們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學問的推敲,可是然並卵,我現在已經是孤身寡人一個,在我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的眼中,我已經是一個壞人,一個奸賊,一個神經病,一個「別有用心」的人渣。
不但如此,我還承擔著坐牢的風險,說不定哪一天,隨隨便便安一個「歷史虛無主義」的罪名,讓我死在看守所裡面,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7
與其被殺,不如自殺。
今天我向世人宣布,那個寫歷史的馮學榮,已經死了。
從今以後,我基本上不會再寫歷史。
說真話,澄清真相,得罪了所有人,我除了身敗名裂、臭名遠揚之外,什麼都得不到,這種蠢事,我這輩子只做一次,往後的日子,再也不做了。
我死了。從今往後,你少了一條信息來源。恭喜你。以後你只收看橫店一個台,就可以了。
你離真相,更遠了。因為,你不配。
願你在橫店的炮聲中,過完你幸福的一生。
文/馮學榮,2017年5月16日 深夜香港
凡媽,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畢業,在一家知名新聞紀實期刊做記者14年。其文字作品在《知音》、《人民文學》、《讀者》、《青年文摘》刊發共約30萬字。做記者14年,讓她深諳人性、洞察男女關係,對婚姻和愛情有深度領悟。做媽媽10年,讓她對親子和教育產生了濃厚興趣,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選擇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一些思考。許多讀者看完她的公眾號「凡媽手記」後,都愛上了她溫暖文字傳達出的力量和方向,並置頂收藏:


※馮學榮:正是精打細算,使你成為一個窮人
※馮學榮:勤勞一定就能致富嗎
※馮學榮:有什麼樣的母親,就有什麼樣的國民
※馮學榮:天下沒有不吃草的馬
※馮學榮:你知道這些經濟常識嗎
TAG:馮學榮讀史 |
※訃告
※李燈灰死亡訃告
※宋慶齡病逝,治喪委員會向全球發布訃告,宋美齡獲悉後說了八個字
※為了等待金庸的死訊,他們的爆款訃告已經準備了好幾年
※晚清名臣沈葆楨父親逝世後 他是怎麼寫訃告的
※宋慶齡逝世,治喪委員會向世界各國發布訃告,宋美齡只說了8個字
※揭秘┃孫中山為黃興和蔡鍔逝世發出的訃告和唁電一百多年之後終於重見天日
※訃告:沉痛悼念我國著名兒童精神病學家陶國泰教授
※55歲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逝世,家屬訃告:生前與抑鬱症鬥爭
※3個月家中連死4長輩,台灣士兵為請假偽造訃告
※「訃告」「漫威之父」斯坦李不幸逝世
※訃告 | 知網發明人董振東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2歲
※家屬發布訃告:張首晟因抑鬱症意外去世
※常寶華去世,常遠工作室發訃告稱:福滿歸去,未曾留有遺憾
※當陽玉泉禪寺-訃告
※63年後紐約時報發林徽因訃告,比起八卦和愛情,她的成就更值得被記住
※羅榮桓元帥去世,訃告卻念成另一位副總理逝世,結果呢?
※訃告|國醫大師鄧鐵濤逝世,享年104歲
※羅榮桓元帥去世,訃告念成了另一位副總理去世,結果呢?
※王穎妤近照,被呂麗君挖牆腳,鄭裕彤葬禮兩兒子名字均上訃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