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文/鄧海春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明清的科舉考試分為四個級別,最低的一級叫院試,由府、州、縣的長官監考,考試通過後為秀才。然後才是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寅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級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明清兩朝,北京城有一個專門舉行鄉、會試的地方,叫作「貢院」,地點在建國門內。北京貢院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原系元代禮部衙門的舊址。最早的考場時木質的考棚。那時候,鄉試和會試每隔三年辦一屆,鄉試在秋天,會試在春天,考場就設置在這些考棚里。考生進考場要受到嚴格的檢查,一個個搜身,如果發現哪位私帶紙條兒、書本什麼的,立碼兒送交有關部門嚴辦。監考的時候就更嚴了,每個考生都有自己的考棚,考生進人考棚以後,要從外邊兒把門鎖,這有個說法兒,叫「鎖院試貢」。每個考棚里放一盆炭火、一盞蠟燭燈,考生孤零零地呆在考棚里,要被鎖上十來天,活像蹲監獄。等考捲髮下來,不過幾個小時就得答完。

北京古代考場 貢院

當年,貢院著火的事兒經常發生。

明朝正統三年,舉辦秋試,第一天考棚就著了火,許多試卷被燒毀。明朝天順七年,春試頭一天,考棚也著了火。這次火著得特別大,鎖在棚子里的九十多個舉人全被燒死,一個也沒跑了。貢院屢屢失火,不得不改建,明萬曆年間,張居正為相時,主要把北京貢院改木板房為以磚瓦結構為主的建築。使防火性能加強。在清乾隆時期,又把貢院修葺一新,竣工時乾隆還親自去視察。並作詩,詩句中有:「從今不薄讀書人」。

萬曆年間改建後的貢院坐北朝南,四周建有高大的圍牆。貢院大門叫「龍門」,取的是鯉魚跳龍門之意。主要建築有五魁祠、明遠樓、至公堂、聚奎閣。聚奎閣是當年主考官住的地方。貢院號房有九千多間,考生答卷就在這些房子里。號房的四角還建有嘹望樓,是為監視考生用的。

清末,科舉制度廢除了,貢院建築被另作他用。如今古考場的蹤跡已蕩然無存,僅留下了「貢院街」這個地名。

(版權@作家鄧海春 所有 ,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工作聯繫、約稿:manjusridhc@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街頭相面騙人的套路
北京城裡有個鳳凰窩
慈禧眼中的紅人 溥儀的姥爺榮祿葬在哪裡了?

TAG:鄧海春 |

您可能感興趣

「狀元大講堂」即將推出《從江南貢院走出的歷史名人——翰林院編修金鉽》
科舉重地江南貢院,為何開在風流秦淮河畔?其實透出朱元璋智慧
我國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封建社會科舉考試場所—定州貢院
古代科考舞弊花樣有哪些?唐伯虎被牽連、「貢院」成了「賣完」
清代共有多少貢院,其中哪幾個省的貢院名氣最大?
百年貢院翰墨香 書法育人譜新章
古代科考舞弊花樣有哪些?唐伯虎被牽連,「貢院」成了「賣完」!
何紹基《楷書冊》(貢院清白堂)
晚清老照片:考進士的貢院,大臣乘坐的轎子,消失的駱駝商隊
晚清罕見老照片,圖3百姓圍著攝像機看,圖4外國人參觀貢院
滿清入關後舉行的一次考試,發榜後,考上在貢院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建築 | 不應遺忘的貢院
貢院「號舍」面積僅有1.16平方,鄉試考生們如何度過九天六夜?
貢院「號舍」面積僅有1.16平方,考生們如何度過九天六夜?
乾隆想換掉貢院門上3字,寫了數遍不成,乾隆:佩服這個奸臣!
餃子愛好者們,都該為了它去一趟貢院街
明朝一奸臣書法堪稱一絕,在貢院留下一塊牌匾,乾隆想換都換不了!
為何要對學術不端零容忍?是為了不再讓「貢院」變成「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