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中華武學,源遠流長。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我們經常會說各個門派各種武功,但中華武術、武學、博大精深,各種書籍典故中的武學門派招式估計以成百上千了,我們來日會再為廣大讀者愛好者一一整理分析。


記得小時候總說十八般兵器,就前八個記得最清,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後邊什麼鞭鐧錘抓,拐子棍棒什麼的總是記不太清或者順序搞混。今日我們特意查找了各種文獻記載(其實就是各大搜索引擎搜)為大家整理出了經常說的十八般兵刃供大家參閱。

刀: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十八般兵器之首,是最普遍應用的兵器之一。大刀可馬戰,腰刀可步戰,朴刀、雙手事則可馬步戰,較槍又靈活得多。刀法講究劈、砍、攔、扎、抹,又較槍法簡單,易為學者掌握。所以,歷代戰將、士兵中以使刀者居多。


搶: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槍,木杆金頭,始於黃帝,擴於孔明。」槍,由槍尖、槍桿兩大部分組成,輔以槍纓、槍纂。槍的區別在於長度不同及槍尖的重量形制不同,因此也便有許多別稱。從明代槍械的形制可看出各家槍法的區別。楊家槍,長一丈八尺;馬家槍,長九尺七寸;沙家竿子,長丈八至二丈四尺;汊口槍,長一丈六尺、一丈七尺、一丈八尺(見明.吳殳《手臂錄》)。到了清代,槍的尺寸漸短。五尺五寸稱步下槍;七尺稱花槍;八尺二寸稱中平槍。此外尚有一丈二尺的大槍,一丈六尺的大杆子,一丈八尺的矛。這種形制稱呼一直延續至今。


劍: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戟: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為古兵器之一,創於弓箭之後,形與戈略同,皆橫刃也;舊說為直刃,不知何本?其所異於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內上亦有刃。古顯貴之家,皆立戟於門,以示官勛,是則又以兵器而兼為儀仗矣。其後又略變形式,援與柲之間,架以橫樑,而援成反裝之新月,形變橫刃之內而為直刃之槍尖,且有架橫樑於柲上,兩面各作一倒裝之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畫戟;橫樑之下,又裝以鐵制古錢或古錠,不知其何用,豈後人矜奇眩異,即兵器亦加以裝飾耶?惟今日武器中所見之戟,皆用方天畫戟之式,或單刃或雙刃不一。至古戟則非但不可見,即圖其形以示武師,或且瞠目而不能稱其名,於是而嘆古器之失傳,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變體,不知始於何時,而後入竟棄古器而就此,諒有合用之處,然亦盡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為名,若二器相類,猶有可說,今二物回乎不同,絕無相似之處,沿慣用之,未可不合。著者非必求奇異,實不能隨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錄之,縱人非我,所弗計也;世之精嫻武事者,或不至盲從耳。


斧: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於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並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於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板斧有三十六法也。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並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只作為砍迤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


鉞: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越這種兵器在武俠小說或是如今的古裝劇中出現並不多,我們也查閱了大量圖片記載才找到比較詳細的註解。鉞是罕見的短兵器,斧鉞在古時候是不分的,長柄巨斧名為鉞,也叫大斧,長達2.66米。《古今注》載:「金斧黃鉞也,鐵斧玄鉞也,三代通以斷斬」。但由於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鉞還是有所區別的,凡在斧背上有鉤或斧上有槍刺者,即為鉞。


長柄的斧和鉞,古時多為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開山斧」、「偃月斧」、「金蘸斧」、「開山鉞」和「壓丑鉞」等。短柄的斧,有單,雙斧之分,為古時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狀扁寬,也稱為「板斧」。黑旋風李逵使用的就是兩把板斧。


鉤: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鉤是一種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變而來。春秋戰國時期戈、鉤、戟並用,從衛墓出土的銅鉤來看,鉤的形狀似戟,只是戟上邊為利刃,而鉤上邊為一線鉤形,故名鉤。顏師古註:「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古戰場上用鉤者頗多。兩晉時,英勇善戰的冉閔就「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以擊燕兵,斬者三百餘級」。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虎頭鉤、護手鉤等。技法有推鉤、挫鉤、撕鉤、提鉤、鈀鉤、分鉤、搭鉤、行鉤、雲鉤、托鉤、獻月等。演練進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來配合,因此有「鉤起浪勢」之說。


叉: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叉是古代作戰時長刺武器之一,屬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種生產工具,據古籍記載,遠古人們打獵捕魚,大多用叉,《水滸》中解珍,解寶打虎時用的就是鋼叉。明代的兵書《武備志》中還記有一種「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馬。叉按形狀可分為:牛角叉(俗稱虎叉)、三須叉、三角叉、龍鬚叉(俗稱兩股叉)等。叉長約五六尺,在叉座間鑲有鐵片或系有綵綢之類。


鞭:(此處指短鞭、硬鞭而非長鞭軟鞭)



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你都了解嗎?



鞭也是短兵之一,其由來與鐧相同,惟鐧必雙用,鞭則有單雙軟硬之分;考諸古籍所載,大都系單鞭硬鞭;到了21世紀,則都重軟鞭。軟鞭之制,不知起於何時?創自何人?至雙鞭之法,疑後人因見於鐧法雙用,攻御並行之便利,故竊其法,易單為雙。然鞭鐧同為無刃之短兵,不過形式稍異;至若掄舞攻御之法,主力點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異,彼創雙鞭者,亦正見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區別如是,而名稱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節鞭,虎尾鞭等數種,其餘無論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釐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門戶雜出,多少不同,惟尉遲鞭法為世所崇尚,但近已不得其傳,甚堪惋惜。此外即尋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餘,勉強組成,亦正不可為訓故本編以軟鞭補其缺,不願以魚目混珍珠也。印象中使用此武器有名的好像就知道個隋唐演義中的尉遲敬德。


今日先向諸位讀者簡介一下十八般兵器錢九種,來日再逐步展示另九種兵器,大家要記得關注我們武俠論壇哦。

愛武俠 論武俠 弘揚中國傳統名族精神 武術武學武俠者論壇聚集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俠論壇 的精彩文章:

溫瑞安筆下「四大名捕」
詼諧幽默的金庸短篇——《鴛鴦刀》
未完之章——古龍七武器你都了解嗎?
《天龍八部》中人少而藝高的門派
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神鵰俠侶》郭襄

TAG:武俠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神秘消失的古國呢?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你知道幾個?
中國古代神話里九天玄女助越滅吳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你了解中國歷史嗎?
中國古代有十大著名酒局 , 你知道嗎?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你知道哪個?
中國稀有冷兵器:奇門絕殺,不在十八般兵器之列,你見過哪種?
中國古代的龍分為哪幾種?古代皇帝是把自己比作哪種龍呢?
中國古代十大軍師,誰排第一?第十反正我聽都沒聽過
是時候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真正的「打人功夫」長什麼樣子!
蔡文姬領銜的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你知道幾個?
最美夜色——中國八大艷遇古鎮,你邂逅過了嗎?
越南:比起法國,古代中國殖民了我們一千多年!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古代六大最常用陣法 看看你聽說過哪一個?
中國古代歷史上遺留下的五大千古奇謎:至今仍無人能解!
英國:這事上百年了,中國應淡忘!網友:把你家白金漢宮燒了試試
中國古代九大經典情書,莫說女人,男人都看醉了!
七十年代美國對中國怎麼捧,看著都心虛
厲害了,中國八大古都這個省竟然佔了四個!
中國古代史上五大烈女,任何一個娶回家都能幸福一生!尤其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