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佛道兩家氣運相爭,六耳獼猴,卻意外成了利益的犧牲品!
《西遊記》中,有四大天地靈猴,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六耳獼猴,除了赤尻馬猴、通臂猿猴沒出現以外。靈明石猴的孫悟空,曾與六耳獼猴上演過一場「真假美猴王」的事件,不過其中卻又不少作者留下的伏筆。
書中對於靈明石猴的描述是「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而對於六耳獼猴的描述卻是「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要說天生變化上的造詣,還是大聖比較強,可是在後來的辨別真假猴王時,六耳獼猴的變化之術卻連大仙、菩薩都看不出來。
先是諦聽,身為地藏王身邊的神獸,它最大的本事就是辨認世間萬物,尤其善於聽人心,可是到了六耳獼猴這裡,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叫兩位大聖去找如來。
細思之下,其實諦聽更多的是不願分辨出兩者的差別,其一兩人如果在地府大戰,沒有任何人(鬼)能壓制住他們;其二六耳獼猴手上的一件兵器,卻是諦聽不敢動手的原因。
孫悟空的武器名為如意金箍棒,書中描述是太上老君所煉神鐵,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有大小如意變化,後被大禹借走治水。
而六耳獼猴的武器叫做隨心鐵杆兵,同樣是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可有大小如意變化,簡直就是如意金箍棒的翻版。
如意金箍棒是老君煉的神器,那麼隨心鐵杆兵呢?同樣的煉製手法,除非六耳獼猴煉器的本領能與老君相同,不然絕不可能自己煉成。可見他手中的道具是來自老君手上。
隨後是觀音,要是六耳獼猴真的是憑藉通人心的神通,騙過了諦聽的話,那麼觀音的態度就值得玩味了。要知道大聖在戴上緊箍時,觀音曾給他3根救命毫毛,可是等到兩猴到了觀音那裡,她卻好像忘了這件事,也是直說自己無法分辨?
至於後來就不用說了,六耳獼猴被如來發現之後,直接就是一巴掌拍死。說到底還是做小的不敢動手,對方後台太硬,要是換成自己老大來的話,那麼結果就不同了。
至於老君為什麼會想要弄這麼一個角色出現?當時《西遊記》的藍本是佛教大興,道家勢弱。如《封神演義》中,截、闡兩教還要爭一爭氣運,更何況是在《西遊記》這種道家和佛家之間的爭鬥中。
老君想要用六耳獼猴來爭一爭道家的氣運,正好這個小人物長得像大聖,於是就派他上演一場真假美猴王的戲碼,要是成功,就等於在佛教中安了一個道家的旗子,稍微分點氣運都能讓道家長盛不衰。可是如來如不這麼想,佛教大興,哪裡容得下別人分一杯羹,書里怎麼寫的?如來只一句「還不現身」,那妖猴就想逃走,卻被如來一巴掌直接怕死!手段之狠,不給對方任何救援它(六耳獼猴)的機會。
說到底六耳獼猴也不過就是被用來做試探的犧牲品,雖然教了他變化、神通,可是真正能保命的東西都沒有。這興許就是小人物的悲哀,無論自認為多麼強大,終歸就是大人物擺弄的一顆棋子罷了。
..............................................................
你也許還喜歡:
洛陽偃師商城,這皇帝因《封神》被唾罵千年,孔子弟子卻為他正名
前半生猶如武俠小說主角,身負輕功!張作霖拿槍打他,卻被他嚇壞
五百白銀賣千卷敦煌字畫,教科書里都罵他!可真相卻讓人覺得羞愧
她曾批刀郎的歌民工才聽,卻是皇室後裔,金口玉言,與慈禧同一脈
《西遊》唯一不懂唐僧肉的妖精,戰鬥力完爆大聖,可惜結局卻很慘


※洛陽偃師商城,這皇帝因《封神》被唾罵千年,孔子弟子卻為他正名
※前半生猶如武俠小說主角,身負輕功!張作霖拿槍打他,卻被他嚇壞
※五百白銀賣千卷敦煌字畫,教科書里都罵他!可真相卻讓人覺得羞愧
※她曾批刀郎的歌民工才聽,卻是皇室後裔,金口玉言,與慈禧同一脈
※《西遊》唯一不懂唐僧肉的妖精,戰鬥力完爆大聖,可惜結局卻很慘
TAG:公子小白 |
※吃貨眼中的西遊記,三大美食引得神魔佛三界相爭,只為一終極目的
※玉帝的秘密,佛道相爭,坐收漁翁之利!
※西遊記中一凡人,惹如來佛祖和玉帝相爭,吃虧的卻是太上老君
※中美相爭,三星得利?
※民間異聞-一偶之地,兩家相爭,竟是為了祖墳的歸屬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羚羊相殘豹子偷襲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國安魯能本輪兩強相鬥,他們在背後偷笑!
※我們經常看到的貓和狗相爭,但為什麼贏家總的貓而輸家總是狗?
※開心漫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金蟾逃得過玄武,逃不過小玉魔爪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伊朗通告全球,美伊背後最後贏家浮出水面!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武、昆、勇爭的頭破血流,國外賽事虎視眈眈
※河面有東西在翻滾,釣友一看是魚蛇相爭,頓時開心的不得了!
※蛋糕島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布魯克的收穫才是最大的?
※王老吉加多寶打架,和其正倒了;三星台積電相爭,難道敗得是英特爾?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日俄戰爭中究竟誰才是最大的贏家?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大舉增兵伊德利卜,大批土耳其特種兵越過邊境,與俄美相爭謀取利益!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兩鬼相爭,誰會得利
※西部真亂!馬刺搶七被掘金投訴,火箭勇士鷸蚌相爭一隊卻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