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2歲裸辭,開了家「可以吃的花店」,詮釋人間最深的情,讓李健流連忘返
點擊播放 GIF/778K
今朝觀浮草,
花已至彼岸。
花 廚
之前看桑格格的《小時候》,
有人問起她的夢想,
她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說:
「我想當個演員。」
一時間,滿座鬨笑。
我小的時候被人問起夢想,
托著腮幫子思索良久,
然後認認真真地說:
「我想開個奶茶店。」
同樣的,滿座鬨笑。
點擊播放 GIF/1082K
會被人嘲笑的夢想,
要麼卑微入螻蟻,
要麼渺遠入星辰。
可是卻有這樣一位姑娘,
把自己兒時卑微的夢,
在長大後,裝點的如同星辰。
她叫Karen,
在三里屯開了一家「全是花的飯店」,
或者說,
是一家「可以吃的花店」。
我去找Karen約談這篇稿子的時候,
她有一點點驚喜,又有一點點惶恐:
「這幾天已經有兩個大號在報道我們了,
我感覺壓力有點大,
畢竟我們的初心也不是想出名,
只是想好好經營好這個店而已。」
我的心臟上像有一把六弦琴,
被她這樣一句話輕輕撥動了一下。
這個年代,很多人寧願賣丑都要出名賺錢,
卻還是有人像Karen這樣,
只想盡善盡美,不想其他。
我心中的Karen,
是一個落入凡間的小仙女。
一雙巧手,點石成金,變廢為寶,
分分鐘化腐朽為神奇。
雜亂的花,淳樸的花器。
經過Karen的修剪、捆紮、
構思、造型以後,
變得乾淨利落大方起來。
Karen愛花,也愛美食。
關於開一家美好的小店的夢想,
在她小的時候就像一顆種子一樣,
埋在了她的心裡。
那時候,母親恭儉而靦腆,
不太擅長表達。
「孩子到長身體的年紀了,要多點肉菜。
楊梅冰起來,可以做楊梅冰棍,楊梅酒。
夏天濕答答地熱,孩子沒食慾,
炸些辣椒油,傍晚暑氣下去了,
給她拌米粉,拌涼麵吃。」
一蔬一飯的考量搭配,
是傾注在食物里的愛。
如今Karen已為人母,
女兒小時候體弱多病,
胃口不佳,食欲不振,
伶仃的小身子讓Karen心疼。
儘管當時工作忙碌,
愛女心切的Karen
還是利用好下班時間學著做起創意早餐,
研究食材營養搭配,
用四處淘換來的器皿盛著,
搭配上好看的花兒,
盡心儘力的為女兒籌備好每一份餐食。
點擊播放 GIF/939K
面對精緻的菜肴,
女兒能感受到母親的用心,
每一天換著花樣的便當,
也讓她充滿了對驚喜的期待,
如此一來自然食慾大增,
毫不遲疑地愉快地把它們消滅乾淨,
身體也漸漸茁壯起來。
Karen把這些菜品曬到朋友圈,
得到了好友們一致的褒獎:
「你這廚藝可以去開店啦!」
這樣的讚賞像是一汪泉水,
灌溉她心底的夢想,發了芽。
這一年,Karen已經32歲了。
她手頭的事業經營了七年,
轉瞬間,拋卻一空,
洗手做羹湯,
剪枝成花匠。
當夢想需要腳踏實地的落實的時候,
困難總是突如其來並超出想像。
Karen在選址的時候就被二房東給騙了,
耗了100多天,
才把被騙的錢追討回來。
數月之後才尋覓到現在這座寫字樓的地下一層,
餐飲服務許可證又成了巨大的難題,
如若沒有老公的陪伴和鼓勵,
沒有自己真心的熱愛和嚮往,
Karen在那個時候,
可能已經選擇了放棄。
終於,這個空空如也的玻璃房子,
讓Karen的夢想有處可棲。
可是,麻煩事接踵而至,
殺的Karen措手不及。
開業前打算掛上招牌時,門店logo全黑了,
從南方長途運來的定製logo,
因為沒經驗沒處理,氧化了。
開業時,logo處都是空的。
坎坷的人生會把一些人的稜角打磨的尖銳,
又把另一些人磨得愈發溫潤柔軟。
Karen就是後者。
Karen說:
「夢想遇到現實,瑣碎的問題接踵而至,
不是每次都能優雅智慧地解決,
只有愛和堅持是前進的慰籍。」
不大的空間,
她構思了N個設計方案
大到整體格局,小到桌椅設計,
只為定下最滿意的一個。
菜單定稿的時候,
她在朋友圈裡感嘆:
「這段時間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辛苦了。嗯,大家都辛苦了,
感謝,感恩。」
就這樣,懷揣著夢想,
帶著對待小女兒的用心,
有著近乎於完美的苛刻,
卻又時刻對他人心懷感恩的Karen,
開了這家「花廚」。
花廚在食材的選擇上以「健康」為第一要義,
有一部分蔬菜從有機農場進購,
把生命力旺盛的盆栽運到店裡,
做菜的時候,直接從盆栽上剪下。
西紅柿、牛油果、南瓜、芝麻葉、玉蘭菜...
花廚在保證食材健康的基礎上,
烹飪過程中也不會有過多的煙熏火燎,
以保證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
再以美麗的姿態呈現在餐盤裡。
Karen的廚藝也在給小女兒
準備餐食的過程中一日日精進起來。
除了日常對食譜的研究,
在外邂逅到好菜品的Karen
也會請出主廚,交流一番做菜技巧,
回到家裡就迫不及待的嘗試起來。
對於Karen來說,
花與美食的共性,
是都能建立起人與自然的聯繫。
如此一來,
鋼筋混凝土城市裡的一間花廚,
就像一座通往自然的任意門一般,
時刻縈繞著帶人通往靜謐之地的力量。
Karen說:「如果你期待花廚是花的海洋,可能就會有點失望了,我們想把花放在細節里,放在餐桌旁,放在餐盤裡還有帶進你的生活里」
吃完飯,把花兒也帶走,
帶進辦公室,帶進書房裡,送給最愛的人,
是Karen倡導的一種生活方式:
「一束小雛菊也很美好,但是呢,
也許特殊的日子裡,
就需要一些經過設計的花束,
來營造一些莊重的儀式感。」
不以花為噱頭,
而是經過用心考量,
用花兒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正如對於小王子,
每一朵玫瑰都是一樣的,
每個人的路途也都有陽光和寒潮,
是我們的思維的不同創造了「差別心」。
春日櫻花季,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Karen趕著短短的七天花期,
做出了美輪美奐的櫻花製品。
小院春風木下家,
長街短卷插櫻花。
十杯清酒千般意,
筆墨相期流錦霞。
秋意濃時,
店裡的裝點也是一派沉甸甸的金黃色
配合著萬聖節,
添加了南瓜元素。
而每逢冬日,
百香果遇見梨,
棉花糖下著雨,
夢幻的叫人
心都要化了。
Karen對花廚的用心不僅僅體現在
菜品的選擇和布置上,
更是在店面的每一處細節里。
店裡設置有專門適合
小朋友的菜單和畫畫板,
可以讓小孩子一邊兒玩去,
爸媽好好約會。
在情人節、七夕這樣的特別日子裡,
Karen也會有一些特別的構想,
將永生花放進首飾盒,
送給客人當伴手禮。
連同祝福也一併送去。
有個酷愛插畫的女孩子kodi愛上了這裡,
就用畫筆記錄下花廚的每一道招牌菜,
成為寫在塵世間的詩畫。
女孩說:
「我以後想出一本美食插畫冊。」
有人說:
「和一個女孩去過一次,
後來就在一起了。」
也有人說:
「在花香深處享用美食的同時,
也在喧囂的三環內尋找到,
一份內心的平靜。」
而這些人中,
最讓Karen感動的,
是一對老夫妻。
「來花廚吃飯的一對爺爺奶奶,
加起來近180歲,
他們牽手來吃飯,牽手回家。
我們曾經聽說,陪伴,
是最常情的告白。
原來愛情,
是在一起好好的吃每一頓飯,
從意氣風發的年紀,
到華髮飛揚的歲月。」
還記當年年紀小,
你愛談天我愛笑,
夢裡花落知多少。
而今白髮霜滿鬢,
共聽花開時,目光無聲處,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不久之後,
幾十平方的小店竟在三里屯火了起來,
成了北京2016-2017最佳新開業小店,
被貼上了網紅店的標籤。
許多名人、歌星遠道而來,
其中包括甄嬛傳里的槿汐姑姑,
歌手陳潔儀、李健......
李健兩年前在「美若黎明」的一款酒旁留下簽名
而在這之前,
Karen和大多數人一樣,
朝九晚五,
工作體面又疲憊。
上班,加班,回家。
日復一日。
「燈火闌珊處,都是同命人」 ,
每當晚上加班最後一個走,
看著窗外寫字樓的光亮,
Karen這樣感嘆。
辭職開店的想法不時的冒出來,
又被打壓回去,
親朋好友的勸阻紛至沓來:
「你如今事業穩定,就別折騰了」
「創業沒那麼簡單,
還是踏踏實實地工作吧」
可是她終於還是去做了,
一做就做到了最好。
說起一個月就實現盈利的成功,
Karen總是笑著說自己運氣好。
那什麼是命運呢?
「命乃弱者借口,
運是強者謙辭。」
一件事,
若是只有熱愛沒有堅持,
最後總要淪為空談。
而若是只剩下了堅持,
便又差了點意思。
她始終是對人生有細緻入微的愛的,
在32歲這一年,
她把這份愛揉進了的夢想里,
拼盡全力,做到最好,
自然而然的發光發熱,
不僅成就了自己,
更是溫暖了很多人。
(截圖來自Karen的朋友圈,
花朵的每一點綻放,她都有留心)
她說:
「只要還存有勇氣和對生活的愛意,
什麼時候開始都來得及」
正如知乎上所說: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
其次,是現在。」
說到夢想的時候,很多人會說:
「總有一天,我要去做那件事情。」
那時候他們大概還沒有意識到:
「你說總有一天,
那意味著,永遠也不會。」
張曉玲在《 斐濟的陽光里》說:
「每一次都做了看似離夢想最近的選擇,
結局卻是與夢想漸行漸遠。」
追夢的道路上,我們只能腳踏實地,
一步踩著一步的去完成。
最後的最後,我問了Karen關於匠人和匠心的看法,她極其羞澀地笑著說:
「我不算什麼匠人吧,我挺怕別人把我抬的特別高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很用心的做好,也就無心去推廣營銷或者其他。這對我而言是一種樂趣,有人發現,有人欣賞,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有了共鳴,就很好了。」
我也不想過分拔高她,
只是我心裡的匠人,好像就是這樣。
彷彿花朵盛開,蝴蝶自來。
自顧自的綻放出最美好的樣子,
自然就對旁人有所吸引,有所觸動。
又快樂又成功的秘訣,
大概就是這樣:
「把做夢的時間縮短,
把做事的時間放長。
其實最初的夢想,
就是最後的支撐。」
- END -
(本文圖片已獲Karen授權,
版權歸原作者。)
轉載須知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總有一個人在堅守,
總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嘩,自有聲。


※8年閉門不出,受盡白眼,小銅匠逆襲成大師,「贗品」被專家誤鑒成古董,拍出80萬高價
※她是楊絳的母親,不做保姆式主婦,比63年美滿婚姻的女兒還幸福
※他憑中國最美24節氣圖火遍全國,征服聯合國評委,這個繪畫界攝影最好的「段子手」,真實身份竟然是
※開跑車的琴二代「不務正業」開網店,用2年時間和100道工序斫一把琴
※你們要的世界吉尼斯醬油,匠匠給你整來了!
TAG:匠心之城 |
※她只活了27歲,把道觀變成青樓,卻詮釋了最忠貞的愛情
※30套初春穿搭詮釋女人如花,應被溫柔以待,遇見最好的自己!
※6歲被賣,15歲接客,從名妓到名媛,她用一生詮釋,越幸運,越被愛
※《延禧攻略》:他娶了40多個女人,卻用一生詮釋了什麼才是男人的深情!
※20歲的山口百惠退出演藝界,再也沒有復出,詮釋了什麼是愛
※謝娜完美的詮釋了: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滿滿的羨慕!
※敢於撿起來,才是對過去最美的詮釋!
※挺過乳腺癌、車禍後奇蹟蘇醒,48歲的她用運動詮釋「擊不倒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開心到飛起來,忍不住看了十遍!
※兩年狂減300斤,這對夫婦詮釋愛情最美樣子,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未來30年都不缺錢花的三大星座女,完美詮釋做的好不如嫁得好!
※網友家兩隻狗狗的日常生活,詮釋了婚前和婚後的你,女人:心累呀
※幾個月不喝水還活著的豬,完美詮釋了只要長得丑,普天之下皆朋友
※湯姆「半死不活」表情火了,完美詮釋00後的一天,網友:太真實
※一流傳近2000年的笑話,來自最早的笑話集,詮釋真正的一毛不拔
※嬰兒肥時期的她們,被林心如給萌到了,「被整容」的她詮釋了清純
※曾是一線小花,當紅時被渣男騙感情,37歲的她詮釋實力比顏值重要
※81年出生至今未婚,復旦大學的「心靈女神」,這樣詮釋愛情!
※「鬍子一刮,人設崩塌」,28歲的修睿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79歲完成了13場馬拉松,健身房最酷達人,大爺們用腳步詮釋了跑馬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