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飛天——潛水航母的傳奇
文/匡濟
潛艇與飛機是伴隨工業文明出現的兩大新式武器,一個潛入水中,以隱蔽性見長;一個翱翔天際,打擊力強大。若是能將兩者結合,造出一種能潛水的航母,其威力可想而知。
在潛艇飛機剛剛問世不久的歲月里,便有許多軍事強國試圖造出這樣一種武器來,這種努力到至今都在繼續,以致於許多人都堅信,未來的海軍之王,不再是浮在水面上的航母,而是這種藏在水下的航母了……
先行者——轟炸目標是倫敦
潛艇的起源很早,傳說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就曾設想過要製造一個出來,近代意義上的潛艇則是美國人所發明,而將其發展成一種極具威力之戰爭武器的,則是德國人。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人就已開始大規模應用潛艇作戰,而潛水航母的靈感,也就是萌芽於他們的靈機一動。
當時德國有一位名為弗里德里希?馮?阿諾德的海軍空勤部隊中尉,當他於1914年年底,帶著麾下兩架FF.29型水上偵察機到達德軍佔據的比利時澤布勒赫港時,其銳利目光似乎能穿越兩百來公里的英吉利海峽,直達英國本土,沒看多久便萌生出要用他的飛機去炸倫敦之念頭。
一戰時,搭載FF.29型水上偵察機的德國潛艇。
需知當時距離萊特兄弟發明飛機還不過十來年,這種還比較原始粗糙的東西基本上只用於偵察,主要武器是飛行員的手槍。但阿諾德中尉卻天才地預見飛機具有將戰火燒到敵國本土的能力,那就是轟炸。
說干就干,阿諾德中尉遂利用手頭的工具,對飛機進行改裝,將陸軍用的M18式木柄手榴彈當做炸彈弄了上來,滿滿的裝了二十來顆,載彈量在當時算是驚人了。
1914年聖誕節,阿諾德中尉親自駕機出擊,目標:倫敦。依靠他的飛行技術和英國人的懵然無知,飛機成功靠近倫敦,眼看英國人就要成為史上首次水上飛機轟炸的受害者,卻不料飛機發動機傳來陣陣異響——快沒油了,再不返航就要掉海里了。阿諾德中尉不得不將他那一堆「炸彈」扔在了倫敦郊外的荒地上,炸沒炸就不得而知了。
匆匆返航歸來的阿諾德中尉,又將目光放到了一艘剛剛抵達澤布勒赫港的德軍潛艇U-12身上,靈感乍現——不就是燃油不夠、航程不夠嗎?我把飛機弄到這艘潛艇上,讓它運著飛機靠近英國本土,然後再放飛飛機不就得了?反正都是水上飛機,有浮筒,從水上起飛並無大礙。
行動派的他馬上找到這艘潛艇的指揮官瓦爾特?福斯特曼,後者也對此奇想產生濃厚興趣,一拍即合。於是,在對飛機和潛艇進行匆忙改造之後,1915年1月15日拂曉,U-12帶著一架飛機出擊了。
本來原計劃是要開到足夠靠近英國本土才放飛飛機,至少也要過了海峽中線,不料那天上帝似乎有意站在英國人一邊,海上掀起了驚濤大浪。
U-12潛艇屬於近岸小型巡邏潛艇,全長不過50多米,而它所帶的飛機卻是翼展面積接近60平米的大傢伙,不得已飛機只能橫著架在潛艇前部。在海浪拍打之下,很有些搖搖欲墜的危態,連帶著小小的潛艇也劇烈搖擺起來。福斯特曼立即催阿諾德趕緊飛走。
無奈之下,阿諾德只得發動飛機,與此同時福斯特曼則操縱潛艇,讓其半潛入水中,而且前部朝下、後部翹起,如此才能方便水上飛機依靠浮筒起飛。一番極其艱難的動作之後,阿諾德終於駕機起飛了。
有了這兩次經驗,阿諾德和福斯特曼合寫了一份報告,交給上面,極力建議給他們派人派錢派設備,推進潛水航母的實驗。誰知上面卻以技術上根本不可行為由斷然拒絕,大約那些還沉迷在戰列艦對轟中的上司,覺得這兩個小軍官的想法太荒謬了。
但兩人並未死心,三年之後,當戰爭陷入僵局時,德國開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希望以此絞殺英國,大型遠洋潛艇紛紛投入作戰。而在茫茫大海上尋找敵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當時沒有雷達沒有衛星,全靠肉眼和事先的情報估算。
兩人又發現了「商機」,立即制定出一個給這些潛艇配備水上偵察機的方案,四處推銷。其具體方案是在潛艇上隔出獨立艙室,將摺疊後的偵察機收納於其中,需要放飛時,潛艇浮出水面,取出飛機展開組裝,放飛。這個方案很快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因為此時德軍的戰列艦龜縮於港中根本不敢動彈,海上的存在力量只有潛艇了。
很快,兩種潛艇專用的水上偵察機就進入了試飛階段,但它們並未迎來出擊的日子,因為一年後戰爭就結束了。
當時英國人通過種種渠道探聽到了德國人的這種新式武器,也搞了些類似的實驗,只不過英國當時依靠數十艘戰列艦橫行大洋,根本就看不起潛艇這種暗殺型的武器,更遑論研究什麼潛水航母了,他們只是精力過剩,玩玩而已。
其實驗的最大成果就是將兩架水上飛機裝到了一艘潛艇後甲板上,但前提是潛艇不能下潛,要一直帶著這兩架飛機在水面遊盪。這與德國人已經發展到真正攜帶飛機潛入水中航行、浮出水面放飛的技術相比,差得太遠了。
但德國人戰敗了。其龐大的潛艇部隊除了自沉者外,許多都被戰勝國瓜分,潛水航母的資料也隨之流入各國手中,其中有一個最為熱心的國家——日本。
狂夢者——要毀巴拿馬運河
日本窮兵黷武之下拼湊出來的龐大海軍,一直被視為英國海軍的翻版,但實際上那只是針對水面艦艇而言,其潛艇部隊真正老師是德國人,潛水航母的老師,也是德國人。
作為一戰戰勝國,日本瓜分到了7艘德國潛艇,其中有排水量達1100餘噸的大型潛艇,大約就是阿諾德和福斯特曼心目中潛水航母的改造平台之一。日本還採取種種手段,獲得了許多德國先進潛艇圖紙,挖來許多潛艇技術人員,其中便有德國潛艇設計大師泰黑爾。
大費心機的結果,便是讓史上第一種實用型的潛水航母,於1932年出現在了暗流涌動的大洋之上。
此艇名為巡潛1型改,編號為伊-5,排水量高達2000餘噸,需知當時列強的潛艇都不過是七、八百噸大小。弄出如此大的個頭來,自然是為了帶飛機。
在吸收消化了德國大量技術成果之後,伊-5成功地實現了將一架小型偵察機收納在密封隔間內,能夠潛入水中航行也能浮出水面放飛。
雖然相關技術還顯得很粗糙,那偵察機也沒有攜帶武器,嚴格來說只能算是迷你偵察型水下航母,但畢竟是一個巨大突破。2000餘噸的潛艇本來就是威力十足的水下殺手了,何況還帶了一架偵察機,能打能搜能藏,在戰爭中的價值不可小視。
隨著對華侵略戰爭的擴大,以及與英美矛盾的加劇,日本對別的國家沒有的秘密武器興趣更加濃厚,這種潛水航母即是其中之一,接連造出了十多艘來。在這些軍國主義分子的幻想中,這些潛水航母將在太平洋戰火燃起時,充當急先鋒,用攜帶的偵察機對英美主力艦隊的活動進行偵查,創造主力艦隊決戰的良機。
而這些潛水航母在戰爭中也確實有不俗的表現。如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便有多艘潛水航母前往珍珠港外海設伏,意圖截殺逃出港口的美軍航母。在撲了個空之後,這些水中惡狼又受命越過大洋,跑到美國西海岸,浮出水面來炮擊美國本土,攻擊美國商船。
遭到美軍猛烈反擊之後,它們轉而退回,參加在南太平洋的海陸空大搏殺。結果是美軍航母「薩拉托加」號被擊傷,「黃蜂」號被擊沉,而美軍當時在太平洋的航母僅有六艘!
此前已有「列剋星敦」號、「約克城」號戰沉,加上日軍潛水航母的一通亂搞,美軍能作戰的航母銳減到了兩艘,因為這番雪上加霜,美軍戰史將這一年稱為「航母災難年」。
潛水航母的表現有目共睹,日本海軍的核心人物山本五十六更是對其青睞有加,他深知戰爭拖得越久,日本就會輸得越慘,唯一的勝算在於迫使美國求饒。為了達到該目的,就必須將戰火燒到美國本土去,讓美國人嚇破膽,能完成這一任務的只有潛水航母。
於是,在他的極力推動下,名為「潛特型」的潛水航母應運而生。其排水量高達6500餘噸,接近一艘巡洋艦,為核潛艇之前最大潛艇。攜帶的燃料足夠繞地球一周半,能輕鬆從東京殺到美國東西海岸,是一種全球化兵器。
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巨大的機庫,內藏三架摺疊水上轟炸機,用起重機回收。由當時日本主力飛機製造商愛知特別研發的這種轟炸機,能攜帶八百千克重的炸彈或者魚雷,美其名曰「晴嵐」,意思就是晴天霹靂。
因為在山本五十六的狂想中,這些突然從水底下冒出來的轟炸機絕對是美國人預知不到的,如同晴天霹靂一樣。
山本五十六原計劃建造18艘「潛特型」潛水航母,編成一支能放飛五十多架轟炸機的強大潛水航母艦隊,但沒等到他看到第一艘下水,自己便先一命嗚呼了。主謀者一死,剩下的人對此興趣索然,眼看美軍航母越來越多,還是將寶貴的鋼鐵拿來造正規的航母吧。
結果便是潛水航母艦隊的規模一減再減,最後減到了3艘而已,其中真正服役的只有兩艘,編號為「伊-400」和「伊-401」。
當時已到1945年,日本正走在窮途末路上,絕望之下,指揮海軍的小澤治三郎企圖用這兩艘潛水航母創造一些「奇蹟」出來。
他先是制定了一個PX特攻計劃,主要內容是將細菌武器裝到「晴嵐」上,用潛水航母偷偷運到太平洋上美軍控制的島嶼附近散布,或者乾脆弄到美國本土去。遭到高層否定之後,他又想到運用潛水航母突襲巴拿馬運河,將其破壞、癱瘓,達到削弱美軍的目的。
為了加強攻擊力,他又調來兩艘迷你潛水航母,加強之後也能各自帶上兩架「晴嵐」,如此一來,便有10架轟炸機的陣容。信心滿滿之下他開始布置訓練、收集情報,甚至還找來當年參加過巴拿馬運河的日裔工程師打探,搞出了一個船閘模型來當靶子演練。
誰知還沒練幾天,燃油便不夠了,只得派出一艘潛水航母四處搜刮燃油,倒霉的是路上又撞了水雷。待到好不容易演練熟悉,湊夠燃油,那美軍已經攻佔沖繩,準備大舉登陸日本本土了。
此時襲擊巴拿馬運河還有何用?小澤治三郎只得將攻擊目標轉移為美軍艦隊集中停泊的烏利西環礁,做一番垂死掙扎。於是,四艘潛水航母編成的小艦隊,出發了。
日本「伊-400」潛水航母
這是一條絕路。還沒走多久,便被美軍擊沉一艘。另一艘則以偵察為名脫離了戰線。 剩下相依為命的「伊-400」和「伊-401」,到達攻擊陣位時,卻突然從無線電中收到天皇之聲:「無條件投降!」
這才是晴天霹靂。本來個個都是一副「玉碎」表情的艇員,面色劇變,隨後陷入不知所措的慌亂中,甚至有人想搶走潛艇去當海盜。
率隊的有泉大佐穩住局面後,決定服從天皇的命令,但天皇的秘密武器要儘可能的消失,不能落入美國人手中!他下令將所有的魚雷射入海中,轟炸機也扔到海里,然後浮出水面,用無線電聯絡附近的美軍艦艇,等待受降。
獨吞了日本海軍潛水航母的美國人,對這種秘密武器進行了詳盡的研究。
後來,蘇聯方面表示要派一個工作組前來檢查這些戰利品,美國人在1946年6月4日將其以魚雷實驗為名擊沉在了珍珠港附近。但潛水航母的故事卻並未就此結束。
爭鬥者——核彈來自大洋底
美國在草草研究了一番日本「潛特型」潛水航母之後,便對這種兵器失去了興趣。直到核潛艇的面世!這種能長時間潛伏於水下,真正意義上的潛艇,讓美國海軍有了新的危機感。
他們的對手蘇聯海軍一直偏重發展潛艇,核潛艇更是重中之重。故而美國海軍終於將心思放到了潛艇部隊之上,同時也開始再度嘗試起潛水航母來。
美國人最初拿出來的方案是將一架水上噴氣式戰鬥機塞入核潛艇巨大的導彈庫之中,彈射起飛,用起重機回收,平時飛機是摺疊存放在導彈庫中。
更加先進的方案來自大軍火商波音公司,其代號為AN-1,排水量接近萬噸,全長150多米,是一個龐然大物。內部設有兩個巨大的機庫,能攜帶八架F-11噴氣式戰鬥機。
其發射方式十分特別,乃是採用垂直發射器外加助推火箭發射,類似於用運載火箭發射太空梭,如此高難度,不知道飛行員受不受得了。
最為神奇之處在於,波音公司還在設計藍圖中提出了飛機直接降落於潛艇甲板的構想,因為垂直發射出去不可能也垂直回收回來,那飛機又不是水上型,怎麼弄?
索性把潛艇甲板設計成類似航母飛行甲板一樣平坦,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攔阻手段,進行「硬回收」。顯然,對於飛行員而言,這是比彈射出去更加危險的高難度任務,搞不好就會機毀人亡。
一籌莫展之際,英國人發明的「鷂」式戰鬥機帶來了轉機,波音公司將其引入,推出AN-2方案,換作攜帶8架垂直起降戰機,起飛回收難題都解決了,而且成本低廉。但美國海軍說,不造了。
原來當時核導彈技術進步神速,直接用此武器便能實現突然打擊,何須還要用潛水航母偷偷摸摸地跑到對方眼皮子底下放飛機?
就這樣,潛水航母靜悄悄地退場了,但故事還是沒有結束。
隨著無人機的大規模應用,攜帶無人機的潛水航母再度引起軍事強國的重視,美軍早就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並已設計出名為「鸕鶿」的潛射無人機,能裝在核潛艇的導彈發射筒中進行垂直發射,採用隱形設計,外觀十分科幻。
只不過美軍聲稱在2010年前後就會將其裝備,時至今日卻都無消息,是早已悄悄部署還是因為缺錢無疾而終了?


※神秘的吳哥王朝,竟是這個中國人最了解
※那些「空戰英豪」的情書
TAG:看歷史 |
※「真·鋼鐵俠」馬斯克潛水艙飛赴泰國洞穴救援
※潛艇水下潛水幾十天,潛艇兵如何洗澡?文章帶你揭秘潛艇兵的潛水生活!
※馬斯克潛水艙飛赴泰國洞穴救援
※潛龍三號:深潛無人自主潛水器中的「高分學霸」
※「潛龍三號」:深潛無人自主潛水器中的「高分學霸」
※韓庚盧靖姍潛水-潛水篇開啟
※我自主研發無人潛水器「海龍Ⅲ」成功下潛
※航母設計大賽作品 核動力潛水航母搶眼
※航母設計大賽作品核動力潛水航母搶眼
※黑豹鎧甲能防彈,鋼鐵俠鎧甲能潛水?漫威的黑科技潛圈也有!
※夏威夷潛水地推薦,親吻魔鬼魚
※龍魚潛水燈的優缺點,影響龍魚發色
※藍海龜物語,雪鐵納潛水錶
※攝影師去印尼潛水,海中的垃圾如龍捲風般漂浮
※潛游深海,探索潛水界的世外桃源!
※普京駕駛潛水器潛入50米深的水底 向二戰時沉沒的蘇聯潛艇致敬
※冰航母、潛水艇航母、載機巡洋艦……這些另類的航母你知道幾個?
※潛水小白也能花樣浮潛,讓旱鴨子開外掛的潛水神器
※南非鯊魚小巷的鯊籠潛水
※陀飛輪潛水腕錶,帶你裝逼帶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