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度」谷歌I/O 大會起火,X 實驗室恐遭財務屠殺,AI帝國不作惡?

「深度」谷歌I/O 大會起火,X 實驗室恐遭財務屠殺,AI帝國不作惡?

「深度」谷歌I/O 大會起火,X 實驗室恐遭財務屠殺,AI帝國不作惡?

新智元編譯

「深度」谷歌I/O 大會起火,X 實驗室恐遭財務屠殺,AI帝國不作惡?

I/O 大會上忽然燃起無名之火

5月18日凌晨,谷歌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 I/O )如期而至,CEO Sundar Pichai 在主旨演講中再次強調了公司從「Mobile 為先」到「AI 為先」轉移的戰略布局。

在這場讓人略感失望、缺乏亮點的 I/O 大會主旨演講中,谷歌宣布了對一系列產品的更新,覆蓋從晶元到機器學習平台的軟硬體組合,涉及的主題從AI到VR/AR,再到Android。AI 毫無疑問地成為大會關鍵詞,也成為谷歌未來計劃的最大看點。有評論認為,谷歌已經成為將AI融入了每一個細胞的公司。

正在大會按部就班的進行之時,北京時間19日凌晨,根據外媒的報道,I/O 大會被暫停了半小時,起因是廚房著火。不久以後,谷歌官方發布聲明,稱:

Shoreline Ampitheatre 的廚房中確實發生了一場小型的火災。非常感謝消防局撲滅了火,保證了大家的安全。沒有參會人員受傷,但是很不幸,有 3名員工在這場火災中受傷,我們正在確保他們可以得到合適的治療。

根據 CBS 的報道,受傷的三人中,有一人有生命危險。

I/O 大會轟轟烈烈的進行時,一場意外火災讓人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綜合外國媒體上的報道來看,正在全身心投入,希望打造AI帝國的谷歌,也確實面臨著混亂與難題。「帝國的根基,頗顯得混亂鬆散」。

「不作惡」 VS 「要麼證明能掙錢,要麼滾蛋」:財政控制時代開始,「X實驗室登月計劃」面臨大屠殺

谷歌在2015年8月份宣布對企業架構進行調整,通過創辦一家名為 Alphabet 的「母公司」(Umbrella Company)。

Alphabet 成為了新控股公司的名稱。新的谷歌公司包括網頁搜索、網路廣告業務、谷歌地圖、應用軟體、Youtube視頻網站、安卓系統等業務。其他業務則從谷歌分離出來,成為 Alphabet 旗下單獨的子公司,它們包括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Calico公司、從事智能家居產品和技術研發的Nest公司、負責前瞻性技術研發的谷歌X實驗室、專註於無人駕駛的 Waymo 等等。

架構調整之後,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擔任Alphabet首席執行官,佩奇副手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出任新谷歌首席執行官。

I/O大會開幕前夕,國外科技媒體 Arstechnica 以一篇長達11頁的報道,梳理了谷歌與其母公司 Alphabet 近年來的發展走向。如果谷歌要打造一個真正的AI帝國,這篇文章就是對其「帝國根基」與「立家之本」的一個全面總結。

文章在描述谷歌與 Alphabet 的關係一節中寫道:Alphabet 的「財政控制時代」開始了。

2016年,在接受 The Information 的採訪時,前 Nest CEO Tony Fadell 曾說:在Alphabet 內部,「財政控制時代已經在所有的事務上降臨」。在外部,我們也肯定都看到了一些信號。谷歌的信條可能是「不作惡」,但是 Alphabet 的信條似乎變成了「要麼證明能掙錢,要麼滾蛋」。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看到許多為削減成本而產生的「悲劇」:

1.2017年1月,Alphabet 關閉了 Titan Aerospace,這一項目嘗試把太陽能驅動的無人機變成「太空衛星」,提供互聯網服務。2014年谷歌收購Titan Aerospace。Alphabet 稱,「Loon(用熱氣球提供互聯網服務)項目的經濟和技術可行性」 更有前途。

2. 賣掉了「Terra Bella」衛星業務;

3. 砍掉了Andy Rubin 創建的機器人部門,名為「Replicant」。 有報道稱,Alphabet 對員工說,「如果機器人技術不是谷歌想要解決的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案,那麼它們將被重新分配到其他東西上;

4.Boston Dynamics 是 Alphabet 最大的機器人公司,有報道稱其正在出售。彭博的報道稱,原因是「波士頓動力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不會產出一個面向市場的產品」。迄今為止,波士頓動力還沒有被賣掉;

5.彭博還報道說,Alphabet 的 "X"實驗室的 Project Wing 也是「財政約束的目標」,部門內的一些員工已經被通知內部求職;

6.谷歌的 Fiber 也是裁員的另一個目標,現在已經「暫停」了其Fiber的部署,現在,Alphabet 正在尋找無線技術來取代Fiber,所有的動作都是以「削減開支」的名義;

7.Loon 項目已經不再計劃「覆蓋全球」,只希望服務「需要連接的地方」。谷歌 X 實驗室的主管Astro Teller 希望這些「妥協」能最終帶來更好的盈利機會。

Astro Teller 經常談到,X 實驗室已經成為了一個「魚龍混雜之地」,但是也不畏懼失敗,當然,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 Alphabet 內部的每一個項目都可以成功。

目前,在 Alphabet 內部,一些部門已經開始在把「掙錢」作為核心要義之一。雖然 Alphabet 並沒有拆解掉一些獨立的部門,但是,整個「其他賭注」(Other Bets)部門(也就是 Alphabet 中的「非谷歌」部門)在本季度已經拿下了2.44億美元的收入。

公司財報顯示,這些收入主要來自「Nest,Verily 和 Fiber」,但是,正如我們在Fiber上看到的,即使有了一些收入,也不能確保你不會被「砍」掉。

谷歌的X實驗室作為谷歌前沿技術的探索核心,在保證公司的創新力和競爭力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今,來自母公司的財政壓力正在削弱其創新地位。

「不作惡」VS 開源:AI民主化的面具下的壟斷?

在博客上,博客主們對谷歌的批評也不絕於耳。谷歌從安卓上的成功中看到了開源的巨大影響力和利益,在AI特別是深度學習的研究中,也採用了開源的策略,推出了使用量非常大的TensorFlow,以及最近的谷歌雲,以及TPU 雲。

谷歌在各個場合一直提到的口號是「AI 民主化」,但是,這一口號也受到了質疑,據 Medium 評論,這是讓初創公司臣服於 AI 水平市場上巨鱷的霸權。在這種 AI 民主中,初創公司的民眾聽命於上層統治者 Google Cloud ,默默委身於他們所被分配的垂直市場。

文章稱,在此,民主又一次被當做遮掩帝國主義實質的面具。李飛飛在關於AI民主化的演講中提到,小布希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攫取石油資源時,也是打著「民主」的旗號。而今,數據就是未來的新石油,而 Google Cloud 就是 AI 世界的小布希。

「不作惡」VS 產品荊棘之路:新聞製造機無人駕駛、久久不見產品的Nest

1.無人駕駛汽車團隊是 Alphabet 一台穩定的大新聞製造機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也遭受批評,Arstechnica 的文章稱:

在汽車上擁有類似 Android Auto 這樣的谷歌產品是很好,但如果你完全不用花心思開車的話,就可以有更多時間使用谷歌的產品(並且查看更多的廣告)了。這就是 Waymo 出現的原因。無人駕駛汽車團隊是 Alphabet 一台穩定的大新聞製造機,經常發布消息,與汽車製造商簽訂協議,還時不時得到 Alphabet CEO Larry Page 的聲援。

Waymo 最近的一則大消息可以算是他們與 Chrysler Pacifica 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小型貨車。這些是在可預見的未來 Waymo 技術實際上路的主要平台之一(當然,在於 Lyft 簽署協議後,Lyft 或許會成為 Waymo 技術落地更快的一條通道),Waymo 的首席執行官John Krafcik表示,這些車輛將是Waymo 「全方位方法」(full-stack approach)發布平台,將 Waymo 的軟體與「完全集成的硬體套件」相結合。沒錯,雖然大部分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原型車都運行在由 Bosch、Delphi 和 Velodyne 等第三方供應商提供的相同的硬體和軟體上,Waymo 則走的是自己的路線,在內部生產一切。

一輛完全真正自主的無人駕駛汽車是很貴的,而一旦汽車能自己開起來,就沒理由把 99% 的時間都停在停車場上了。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案是自動駕駛乘車共享或計程車服務,你只需在很短的時間內「租下」這輛汽車就行了。 Waymo 正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推出這個「試行」自駕計程車計劃。不過,Waymo 還沒有準備好讓他們的汽車完全自主地工作。目前,所有測試車輛上都有測試人員。但 Waymo 表示,這一計劃的重點是研究對於一輛自動駕駛汽車,人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至於其計程車計劃,Waymo 正在建造 500 多輛自動駕駛 Pacifica Minivan,車隊總數達680 輛,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車隊。

Waymo 的另一個盈利途徑是向汽車製造商銷售其技術平台,就像 Bosch 等供應商做的一樣。Krafcik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Waymo 絕對會參與從物流、乘車共享、與 OEM 合作到私人用車,以及最後一公里的公共交通解決方案這些領域。除了與 FCA 的現有關係外,彭博社還報道了 Waymo 與本田可能的合作協議,如果達成,Waymo 車隊可能會增添基於本田的車型。

2. Nest:Alphabet旗下罕見的生產產品且賺錢的公司,但是,產品在哪兒?

Alphabet 的智能家居部門 Nest 是Alphabet 旗下罕見的實際生產產品並且賺錢的公司之一。但是,在原來的 CEO 和創始人 Tony Fadell 離開後,這個部門就變得相當安靜了。我們知道 Nest 目前還沒有根據 Alphabet 的承諾進行擴張,而且這個團隊也沒有對外出售,但是產品呢?有大量傳言說 Nest 製作了很多設備,但也有傳言說,Nest 在將產品送到市場上有很多麻煩。簡而言之:

一個更便宜的 Nest 溫控器——據彭博社最新消息稱,Nest 正在開發一款新型號的溫控器,售價將「低於 200 美元」(目前 Nest 溫控器售價為 250 美元),而且「至少有一台」不是金屬製造的「內部原型」。彭博社的報道里還提到了與溫控器配對的遠程溫度監視器,這是 Nest 對手 EcoBee 3 的一款受用戶喜愛的功能。

一套家庭安全系統——包括一個名為「Flintstone」的無線中樞,一系列稱為「Pinna」的安裝在窗戶和門上的感測器,以及稱為「Keshi」的藍牙感應感測器。將它們整合在一起,你就有套完整的家庭安全系統,告訴你什麼時候有人在家,或者陌生人打開一扇門或窗戶。聽起來很像是今天三星的 Z-Wave 系統,不過由 Nest 出品。The Information 一篇很好的文章指出,Flintstone「被駁回或修改了很多次,一名前僱員開玩笑地稱其之為「Tombstone」(墓碑)。

?Nest Audio——2015 年中旬,Nest 發布了一則招聘啟事,招聘「Nest Audio」項目負責人。根據崗位說明,該人將「領導 Nest Audio 團隊」,並負責「制定 Nest 產品的音頻路線圖」。這可能是 Sonos 音箱的競爭對手。

有趣的是,Nest 家庭安全系統跟 Google Home 一樣,傳言是「亞馬遜 Echo 的競爭對手」。現在, Google Home 已經出來了,而 Nest 的產品還在研發中。

「不作惡」 VS 醫療 :表現不俗的Verily和一直在玩遊戲的DeepMind

谷歌醫療部門 Verily 的表現可謂不俗。事實證明,醫療保健可是座金礦,而 Alphabet 的醫療保健部門Verily 則真的對保密不太感興趣,在其網頁上列出了一大堆項目!(希望 Alphabet 其他子公司也都這麼做就好了。)Verily 似乎有一個策略,那就是找准問題,並與該領域的一家成熟公司合作,然後成立一家合資企業。這個想法看上去應該是Verily 提供技術支持,而那些大型醫藥商則負責提供經驗,分銷渠道和監管工作,這些都是在複雜的醫療領域 Verily 所不具備的。下面有一些更有趣的項目:

?「Debug」想要通過製造無法交配的雄性蚊子與雌性蚊子交尾,這樣就無法產生後代,從而消滅攜帶疾病的蚊子。

?「Galvani Bioelectronics」是與GlaxoSmithKline(GSK)合資組建的,旨在通過使用「生物電」或「可以調教身體神經電信號的小型化、可植入式設備」解決慢性疾病。

?「Verb Surgical」是與強生公司(Johnson&Johnson)的分公司Ethicon 合資組建的,該公司正在構建一個「數字手術平台」和手術機器人。現在只有約5% 的手術是由機器人完成的,手術機器人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幾乎在這個行業上處於壟斷地位。Verb Surgical 這家創業公司希望增加更便宜的機器人,現在一台手術機器人花費大約 100 萬美元。

?與Novartis 合作製造的能夠血糖的「智能隱形眼鏡」項目現在似乎已經「停滯了」。據彭博社報道,通過眼淚讀取血糖的想法實際上沒有用,並不「與血液中常規讀數一致」。這兩家公司也在開發一種可以「自動對焦」的隱形眼鏡。

?還有一個更好的血糖監測項目,似乎 Verily 是與Dexcom 合作的「迷你連續血糖監測儀」貼片。

?Verily 還正式宣布了一項名為「Tricorder」的項目,旨在通過一個戴在手腕上裝置測量血液中實際生成(Verily-developed)的納米顆粒。事實證明,這個項目距離實現還得有段時間。

?Liftware,一套給患有顫抖症的人(比如帕金森)提供穩定的電子設備,這些現在都已經有成品在出售了。

?「Verily Study Watch」,這是一款智能手錶,可以使用心電圖(ECG)和通過測量皮膚活動、慣性運動來持續監測研究對象。這款產品將用於 Baseline Study,後者是 Verily 衡量一個健康的人真正是什麼樣子的項目,以及「個性化帕金森病項目」。

除了與各種公司共建合資企業,擁有大量的產品,Verily 甚至不完全依賴 Alphabet 獲取資金。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TemasekHoldings Pte Ltd.)為 Verily 注資了8 億美元。

DeepMind:單挑不完的世界第一

DeepMind 可能在下一局大棋。

Alphabet 的 DeepMind 致力於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DeepMind 希望通過玩遊戲教授其演算法關於世界的知識。

攻克經典 Atari「Space Invaders」和「Breakout」之後,DeepMind 把目標指向了中國傳統遊戲「圍棋」。由於圍棋可能的選擇太多,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計算機不可能掌握的,也一些人認為是實現人工智慧的一個基準。DeepMind 的「AlphaGo」與世界圍棋名將李世石對弈,並以 4:1 獲勝。經過一些升級後,DeepMind 將 AlphaGo 在網上「放了出來」,跟一些圍棋高手玩了很多局「非官方」的比賽,並且大獲全勝:50 勝 0 敗 1 平,平局那個是因為連接超時。

真正的「人機大賽」將在今年 5 月底舉行,屆時 AlphaGo 將與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對弈。在此次活動期間,AlphaGo 甚至還會跟一隊人下棋。

贏了圍棋,DeepMind 的下一個目標是《星際爭霸2》(SC2)。DeepMind 與 SC2 的開發者暴雪公司(Blizzard)合作,為 DeepMind 的 AI 創建了一個 API 界面,允許其能夠查看玩家才能將看到的數據。暴雪希望 DeepMind 能夠改善遊戲里跟人類玩家對戰的 AI,而 DeepMind 則希望再次上演像圍棋一樣,成功並擊敗世界上最好的 SC2 玩家。我們最終會在《星際爭霸》電子競技冠軍賽中看到 DeepMind 的身影嗎?

DeepMind 還公布了一個名為 DeepMind Health 的醫療子公司,該公司與英國 NHS 合作,提供智能醫療解決方案。目前,DeepMind Health 有一個叫做「Streams」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能夠自動向護士和醫生推送患者的健康狀況和警告,使患者能夠及時「從臨床醫生那裡獲得正確的護理」。DeepMind Health 也在進行機器學習研究,更好地診斷 OCT 眼球掃描,並規劃相應的放射治療方案。

谷歌車內應用的自我矛盾:是安卓還是谷歌助手

  • Android Auto——手機應用

Android Auto 是谷歌正在計劃的人車交互界面。您將手機連接到兼容的汽車上,智能手機就會接管汽車屏幕,並顯示出一個以汽車為中心的界面,類似於蘋果的CarPlay。 Android Auto已經推出有近兩年的時間了,但是在更新方面還沒有看到太多的東西,除了添加了Google熱詞這一小小的更新之外。

語音命令系統在汽車上非常重要,因為它能讓你的眼睛一直看著路,還能讓你的雙手一直放在方向盤上。谷歌助手(GoogleAssistant)——谷歌最新的語音界面,應該出現在每個谷歌平台上,但目前在Android Auto,Android TV和(如果Google還關心的話)Chrome操作系統中都缺少該功能。根據GoogleI / O 大會的時間表,聽起來谷歌最終會把谷歌助手帶到汽車上。

在一次名為「輔助司機:從 Android 手機到Android 汽車」的講話中,谷歌表示:「我們將看看Android Auto 生態系統如何幫助司機...以及Google Assistant 如何幫助開發人員在汽車空間內保持用戶粘性。」希望 Android Auto Google Assistant 能修復Android Auto 兩年來的糟糕體驗。

  • Android Automotive – Android 車載操作系統

照舊,谷歌在這一領域的品牌化做得很差,但目前公司有兩個汽車軟體項目:一個是「AndroidAuto」,這是一個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使用汽車的內置顯示屏作為可觸摸的外部顯示器;另一個是「AndroidAutomotive」,這是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內置於車內。

Android Auto(那個應用程序)複製了蘋果的CarPlay 模型,讓軟體在手機上運行,並將其「投影」到汽車屏幕上。這對蘋果來說很有意義,因為蘋果軟體只能運行在蘋果硬體上。但對谷歌而言,這麼做就沒什麼道理了。因為谷歌通常都是將其軟體許可給第三方硬體公司。Android Automotive(那個操作系統)回歸了「谷歌范兒」,它複製了Android 操作系統的玩法,與汽車製造商合作,並在汽車製造商的硬體上載入谷歌軟體。谷歌的Android手機製造商聯盟稱為「Open Handset Alliance」。雖然目前還沒有實際的產品,但谷歌已經對照手機製造商聯盟,打造了一個以汽車為主的「OpenAutomotive Alliance」。如果汽車聯盟的工作方式與手機聯盟的工作方式相同,則也是集團成員簽署合同,承諾遵守谷歌的Android兼容性規範(其中就「汽車操作系統」給出了規範),專門使用「谷歌的Android」(而不是Androidfork),並給了Google Play 應用授權。

這一舉措對谷歌來說意義重大。汽車製造商如本田和現代已經在他們的汽車上使用了Android,但這些是沒有谷歌參與的版本。和幾年前的手機製造商一樣,汽車製造商突然發現客戶要求越來越多的「智能」功能集成到他們的產品中,這些客戶現在經常在他們的汽車裡加一塊觸摸屏計算機。這些汽車製造商本就不是計算機開發專家,何況還面臨「five-yeardevelopment pipeline」的問題,使用的技術都是 5 年前的。如,本田搭載的是Android 4.2,那是2012 年的操作系統,而現代更加糟糕,搭載的是Android 2.3。谷歌可以提供一些軟體指導和專業性知識,最重要的是,它會將谷歌地圖帶到車上(這絕對是一個殺手級的應用程序)。

Android Automotive 在谷歌 2016 年的 I / O 大會上首次亮相。當時瑪莎拉蒂悄悄地停放在 I / O 展示空間的一個角落裡,內置了谷歌的汽車操作系統(使用了谷歌的設計語言 Material Design)。它看起來很像Android Auto,但它更大,並附帶了諸如 HVAC、無線電控制和數字標準集群UI 等附加功能。瑪莎拉蒂展示的是操作系統的「純谷歌」版本,類似於谷歌在Nexus和Pixel手機上發布的版本。由於複製了Android的玩法,所以汽車製造商還可以干一件事:他們可以給這個操作系統換膚。

在CES 2017,Google 和Chrysler 展示了一個 Android Automotive 的操作系統的 Skined 版本。像瑪莎拉蒂概念車,運行的是 Android 7.0(這是當時Android 的最新版本),而且,相對常用的已有五年歷史的汽車操作系統Android 版本,這似乎是很大的一步。

就像今天的 Android 一樣,Android-in-a-car 的最大優勢將是通用的 app平台。 「PureGoogle」和「Skined」都內置有 Google 地圖,Google音樂以及各種(現有 Android 自動兼容的)第三方應用程序,例如Pandora,Spotify,NPROne 和 PocketCasts。在 Android 手機上,這些應用來自GooglePlay商店,但對於獨立的汽車 OS 來說會有什麼變化呢?Google 可能不得不建一款汽車版的 Play Store,這肯定會是一件大事。

Android 工程總監 Patrick Brady 表示,Google 正致力於將 Android 作為一個統包的汽車平台。可能是有 Google 的參與,在開售後可能會有升級。手機 Android 在升級方面有很多問題,但跟汽車 OS 相比這根本不算事兒,汽車 OS 通常根本就不更新。

Android Automotive 的兩個 demo 都是「概念」,而谷歌和汽車製造商似乎都沒有在公開場合討論過產品。Google 將正式把 Android Automotive 引入奧迪和沃爾沃汽車,並在今年的 I/O 大會上展示 demo。

谷歌回歸中國?

也許有一天Google 會進入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也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因此中國對 Google 的 Android 部門以及其他部門來說都非常重要。儘管如此,由於種種關係,該公司在中國不開展生意業務。

2015年9月,《華爾街日報》和The Information 都發表消息,稱Google Play 已經重新入華,但兩年過去了,此事沒有進一步消息。

「深度」谷歌I/O 大會起火,X 實驗室恐遭財務屠殺,AI帝國不作惡?

圖:中國的 Android App 商店的市場份額。數據來自TalkingData,因為有些用戶使用超過一個應用商店,因此總計超過100%。

在中國,沒有「默認」的Android 應用商店,應用商店這個市場是相當分割和混亂的。缺少Google Play 商店形成的真空地帶,是由奇虎、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以及像小米和華為這些Android OEM 填補的。

MADA (移動應用程序授權協議)是每項Google Play 許可都簽署的。該協議有一項「反分裂」(anti-fragmentation)條款,任何獲得Google Play 生態系統授權的OEM廠商,在其設備中都僅能搭載Google Play,也就是說,它們不允許使用非Google AOSP 分支,並且無法搭載競爭對手的應用商店。這個條款僅適用於Google 開展業務的地區,因此過去造成了一個漏洞,允許了中國的其他應用商店蓬勃發展。

中國的所有主要 Android OEM 廠商都是與 Google 簽訂了協議的國際公司,那麼假如Google 進入中國會發生什麼?中國的所有新的 Android 設備都會突然全部要求搭載Google Play嗎?還是 Google 會給中國不同的規則?這些都是未知數。

原文:https://arstechnica.co.uk/gadgets/2017/05/google-2017/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新智元招聘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新智元專訪」阿里巴巴「NASA計劃」新進展:刷新視覺計算世界紀錄
從蔡少棠到王智剛:打造基於憶阻器的類腦深度學習計算機
「AI Top 10」Google I/O來襲:三大主題AI與ML等;百度12億剝離遊戲業務聚焦AI;亮亮視野獲藍馳千萬美元融資
「偽科學爭議」上海交大「看臉定罪犯」作者:谷歌研究員給我扣了一頂大帽子

TAG:新智元 |

您可能感興趣

嵌入式晶元IP之爭:ARM的商業帝國能否被新貴RISC-V撼動?
MSI最大狗吹團隊誕生,整個日服稱UZI為帝國絕凶犬,你怎麼看?
TFBoys帝國燈牌大戰一觸即發,公司能否管控讓橙海再現?
Alexa+AWS,亞馬遜如何逆襲谷歌微軟鍛造AI帝國
時裝&街頭也能共存?看UNDERCOVER如何締造潮流帝國!
連線:谷歌被迫收費,Android帝國恐將失控|半導體行業觀察
矽谷「權力的遊戲」:昔日風投帝國KPCB為何崩塌?
明星最愛RIMOWA最全攻略!網紅旅行箱「傍上」奢侈品帝國,再不買就真的買不起了!
OPPO造芯背後,段永平與手機帝國的未來
高價搞殘了iPhone X後 蘋果帝國正加速衰敗
DNF:韓測試服更新,raid大調整,新副本帝國鬥技場
矽谷版「權力的遊戲」:昔日風投帝國KPCB為何衰落?
夢幻模擬戰手游陣營該選PVP強的帝國還是PVE強的光輝?
嗅覺敏銳的小扎能否抓住AR,再造Facebook帝國
核心實力代表,OPPO品牌打造專利帝國
SGU申請必看 | 老牌帝國大學的崛起,京都大學iUP項目看點
VR動作遊戲《Budget Cuts》潛進機器人帝國總部
成年後的TFBOYS越來越Man!不愧是「帝國三子」流量擔當
Ronnie Fieg的KITH 帝國是如何建成的?
復仇者聯盟:帝國無限戰爭雜誌封面設計——超級壞蛋TH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