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霞即將嫁到陝西富平,她能受得了這裡的婚嫁習俗嗎?
吳敏霞即將嫁到陝西富平,她能受得了這裡的婚嫁習俗嗎?
在陝西省,婚嫁習俗隨著社會時代的快速發展,變得愈發趨於簡單化和形式化。很多本土習俗在時代逐漸步入21世紀的道路中被摒棄,能留下來的,已是少數。今天就來看看陝西關中地區的婚嫁習俗究竟是怎樣的,品味那些能夠流傳下來的婚嫁習俗。也讓我們來考驗考驗這位嫁到富平的奧運冠軍媳婦的承受能力。
在陝西,尤其關中地區,結婚必然要媒人搭線才可事成,哪怕小兩口是自由戀愛,也得媒人來把這最後一道關,所謂「上門提親」。提親往往要反覆多次,為讓雙方家長就結婚的細節事宜達成共識,包括如:彩禮、嫁妝、三金、定婚結婚日期等問題。達成共識之後,小兩口便可自行去民政局登記領證了。
事罷,擇吉日舉行訂婚儀式,(如今訂婚儀式在陝西很多人已經跳過了這個環節)在陝西往往訂婚與結婚儀式均確定在農曆3、6、8、9等日期,寓意和、順。訂婚儀式相對簡單,基本邀請雙方關係較近的親屬朋友,設宴數桌。訂婚儀式的設立,也正式確定了男女雙方的准夫妻關係。
接下來便是在良辰吉日舉行的結婚儀式了。在此之前的訂婚儀式之後,男方開始裝修新房,女方便開始準備嫁妝。陝西關中地區的嫁妝如今已經化繁極簡,在早先,母親要為待嫁的女兒準備十二床被褥。
在結婚前天晚上,男方開始在家中設宴,邀請村民來幫忙,俗稱:「請祥風」。晚上,男方的好友要一起「烘房」,也叫壓新床。
次日清晨開始準備接親,在早先時期,對接親很有講究,男方要去7人,6男1女。如今但凡關係好的兄弟朋友都可以一併前往。去時要攜帶:公雞一隻、肉5斤(俗稱離娘肉)、煙酒各一份,蓮菜一隻(寓意喜結連理),還有接親人必帶的紅包。對公雞的攜帶很有講究,源於周朝的《儀禮》一書。在「士昏禮」中說明:「下達,納采,用雁」。即:婚禮的第一步,媒人要通知女方,並準備彩禮,用雁。因找來只雁很難,故農村結婚以公雞替之。
之後接親隊伍到達女方家中,熱鬧一番,由女方家中準備酒菜招待接親隊伍。其中便有這對新人「掰饃」這個環節,即:女方母親在饅頭中藏有錢幣,若掰出則寓意富貴。如果在女方家中若有已故的長輩,需要燒香叩拜。隨即,新郎要接走新娘,在離開女方家裡上婚車之前,新娘腳不得沾地。
之後在回男方家裡的路上,在途徑的每個十字路口要燃放鞭炮,並撒黃錢(用黃紙剪成外圈內方狀的紙片),寓意敬各路神明。在早先時期,婚車到達男方家中後,由新郎背新娘入洞房,隨即,男方家長招呼大家吃「臊子面」。而如今則大大簡化了,婚車抵達新郎家中,隨即舉行婚禮儀式,燃放鞭炮、叩拜已故長者,改口稱呼雙方父母。由當地村長等有身份的人宣讀結婚證,並在男女三鞠躬之後便回房更衣。而此時,宴席已備好,男方招呼客人們用餐,並與新娘為大家敬酒。
飯罷,婚禮結束。
晚上,便是到了鬧洞房的環節,在早年,鬧洞房的花樣可絕非今天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那樣,大多是一些考驗新娘聰慧與否的一些戲耍。而如今在陝西關中地區,鬧洞房環節如今已經被大家取消了。
次日清晨,新郎要去丈母娘家,帶禮品數樣,俗稱「回門」。早先時期回門要等婚禮結束的三天之後。
至此,新娘才算正式取到了家。
當然,陝西富平小伙張效誠已於奧運冠軍吳敏霞登記領證,並定於今年10月舉行婚禮,對於陝西這樣的結婚習俗,奧運冠軍能招架的住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由航行觀世界原創,請勿轉載。


※實拍:朝鮮街頭的容貌和逛街的婦女們
※瑪麗蓮.夢露罕見的懷孕照被曝光,但僅拍賣了兩千多元!
※結束了8年感情長跑,奧運冠軍終出嫁,她就是吳敏霞!
※見識:關於朝鮮,那些你不可不知的數字趣聞
※記錄:那些嫁到海外的中國妹子們,如今她們過得還好嗎?
TAG:航行觀世界 |
※正月初二不能忘記這些習俗,趕廟會拜財神,順便還得記得去看丈母娘
※那些不能忍的舊習俗,你是否遇見過?
※老家有什麼讓你難以接受的習俗?真的太奇葩了
※「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習俗在匈奴,為何能長盛不衰?
※這些年,被我們淡忘的春節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古代夫妻同房時的這一習俗,讓人難以接受,曹雪芹解釋了原因
※老北京的婚喪嫁娶:你從沒見過的那些習俗
※古埃及的這些習俗,讓人看了感覺都接受不了!網友:貴圈真亂!
※古埃及的這些習俗,常人都難以接受,為了財產讓女兒嫁給兒子
※這些過春節的習俗,你還記得嗎?
※周瑜孫策都死的早,嬌妻大小喬後來跟誰過了?東吳這習俗真過分
※這國家的習俗真奇怪,愛拉客人洗澡拒絕就生氣你受得了嗎?
※古代為什麼寧願死也不娶匈奴女子,皆因一項習俗讓人不能忍受!
※佳節端午,哪些不能忘記的傳統習俗,你教給寶寶了嗎?
※匈奴人「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習俗讓人不恥,為何能長盛不衰?
※真的想穿越回古代?那古代的這三種殘忍習俗你能接受嗎?
※嫁娶喜事碰到出殯該如何是好?從古至今這一習俗保留下來!
※冬至最重要的習俗是什麼?白居易這首詩能給你答案!
※立夏吃鳥米飯的習俗,緣何而來?你的家鄉,有這習俗嗎?
※你回娘家了嗎?今天別洗衣服,這些習俗不能忘正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