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首徒嘗試跨界 3D列印技術打開新空間

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首徒嘗試跨界 3D列印技術打開新空間

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首徒嘗試跨界 3D列印技術打開新空間



獅頭燈打開的效果。

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首徒嘗試跨界 3D列印技術打開新空間


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首徒嘗試跨界 3D列印技術打開新空間



歐琦輝與她的3D列印獅頭。

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首徒嘗試跨界 3D列印技術打開新空間



歐琦輝在進行獅頭製作。


大洋網訊 黃白的燈光從鏤空的獅頭中四散而出,獅頭變得絢麗起來。獅頭的紋樣、祥雲和金箔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出不同的色彩,獅頭的形象變得有層次起來。更讓人驚訝的是,這樣的獅頭竟是用3D列印出來的,內里的繁複和細膩與手工幾乎沒有差別。


獅頭燈的創作者叫歐琦輝,她是佛山市鐵軍小學的美術老師,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的大徒弟。從單一的獅頭到衍生品再到結合現代工藝的3D列印,歐琦輝讓傳統獅扎插上了創意的翅膀。3D列印+金箔,再配上傳統的獅扎,如此跨界合作似乎也給佛山非遺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思路。


將獅頭文化引入校園


在歐琦輝的工作室內,貼滿了不少學生的作品。孩子們把從粵劇臉譜和京劇臉譜演變而來的紋樣,想像成火把節、大蛋糕、外太空,甚至還把獅耳做成小雨傘。自從拜師學藝後,歐琦輝也想在傳承上盡自己的一分力。如今,歐琦輝將獅扎帶入了鐵軍小學,非遺就這樣進入了校園。談及傳承,歐琦輝總是說,將傳統做到極致便是創新。

6年前,歐琦輝把扎獅頭課程引入鐵軍小學。去年9月,歐琦輝出版了教材《扎獅娃——佛山獅頭工藝之寫色》,用通俗易懂的敘述、生動傳神的卡通形象再配以中英雙語對照,向讀者展示了南獅的代表——佛山黎家獅的獅子頭製作過程中的寫色技藝。歐琦輝說,把非遺變成系統教學和課程體系,在全國她應該是第一個。


多年的實際教學經驗告訴歐琦輝,扎獅頭包括了扎、朴、寫、裝四個環節,即使是黎偉師傅,也是跟著父親學了八年才出師。讓小學生直接學習扎並不現實,所以她從寫色這個比較適合孩子的實際的環節切入,旨在讓他們體驗扎獅頭文化。「埋下一顆傳承的種子,靜待花開。」歐琦輝表示,只要100個孩子中有50個真正能牢牢記住佛山傳統獅頭的歷史,有兩三個願意去從事這個行業,在她看來已是成功。歐琦輝說,曾經有個學生把獅頭紋樣做成裝飾畫掛在家裡,客人無意問道,這個孩子竟然滔滔不絕地講起獅頭文化的內涵,讓客人都非常驚訝。


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主任陳岸瑛看來,歐琦輝在非遺領域做得比較全面。除了將非遺引入校園,歐琦輝把非遺與科技結合,融入自己對衍生品的設計與理解。歐琦輝對未來並沒有宏大的想法,她笑稱:「我打算先把傳統的東西做好,我還沒從師傅那裡畢業呢!」接下來,她還會繼續推廣教材的應用,至於衍生品就會交給設計師團隊,自己做好把控,分工合作。


列印獅頭燈要整一天靠3000根柱子來支撐


玻璃展櫃中,鏤空的獅頭在黃白色燈光的照射下,顯示出獅頭紋樣、祥雲和金箔三個不同的層次,獅背還有代表著劉備獅的色彩,跨界融合的藝術效果讓人印象深刻。在「青春非遺多彩佛山——『非遺進清華』」第五期研修班結業成果展上,歐琦輝的《獅涵·美光》受到了多方關注。


「這已經是第9個了,前面8個都失敗了。」歐琦輝說,用3D列印技術列印這個籃球大小的獅頭,需要整整一天。列印的技術難度很大,這個獅頭裡有3000多根柱子,力學走勢稍有偏差,獅頭便會崩塌。獅頭的複雜造型和力學結構,普通列印程序都無法運行運算,只能通過人工運算調試。除了3D列印,在獅頭上還有其他傳統非遺的影子,比如獅頭上薄如蟬翼的金箔。


原本,歐琦輝可以用另一種3D列印方法來降低技術難度,但需要列印4天4夜。考慮到燈具的實用性,她放棄了這個成本過高的方案。如今說起來,歐琦輝仍心有餘悸:「在展覽前3天,這個獅頭才成功趕製出來,當時我都差點想放棄了。」據介紹,從構思到成品出爐,歐琦輝的團隊花了整整5個月時間。


跨界融合催生3D列印獅頭


為什麼選擇3D列印來做獅頭燈?歐琦輝說,很多人都沒有認識到獅頭骨架的美感,比如裡面縱橫交錯的鐵線是一種繁複的美。得益於清華一個月充滿啟發性的學習經歷,她頭腦中突然冒出了「不妨將獅扎與當下流行的3D列印結合」的念想。


一開始,歐琦輝只是想在清華學點新知識。工筆畫、中外美術史、圖案學等各式課程一下子湧來,美術專業出身的歐琦輝不止一次地恍然大悟:「非遺可以這樣來延續,以前怎麼沒想到呢?」每天充實的課程,也迫使歐琦輝重新思考自己還能做些什麼。隨著課程的深入,歐琦輝受到更多的啟發。這次結業成果展提出「1+1」模式,讓傳統工藝玩起跨界融合,正是一次契機。在歐琦輝看來,把傳統做到極致就是創新。傳統要保留,但也要適應當下,只要稍稍改變表現形式,非遺也可以重新煥發活力。

受古畫中「室上大吉」的啟發,歐琦輝巧妙地把獅頭上傳統的竹筍角改成了雞,取其諧音即為「世上大吉」。這次,好玩又實用的3D列印獅頭燈應運而生。


受外國小朋友觸動她拜入「獅門」


歐琦輝是梅州客家人,現在在佛山市鐵軍小學做美術老師,與佛山獅頭的結緣非常偶然。若干年前,歐琦輝曾在電視上看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山獅頭傳承人黎偉的採訪。她依稀記得自己當時的感慨:因為學時長又賺不了錢,這位70多歲的老匠人竟然沒有一個徒弟。


後來,有一次歐琦輝帶兒子去佛山祖廟玩,無意中聽到一個外國小朋友一邊看舞獅,一邊說著如何區分關公獅、劉備獅,如何識別獅頭上的花紋。歐琦輝感嘆,一個外國小朋友竟然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如此認識,「這讓我在觸動的同時又感到愧疚。」自此以後,歐琦輝決心要學習獅扎。


在鐵軍小學校長曾中文的鼓勵和幫助下,歐琦輝終於在2012年成為了黎偉師傅的首位徒弟。2013年,在學校實習的一位美術老師被歐琦輝的熱情感染,成為黎偉師傅第二個徒弟。目前黎偉已有4個徒弟,還有不少人陸陸續續跟著他學。據歐琦輝介紹,黎偉師傅的獅頭以繁複、牢固著稱,但現在舞獅使用的是輕裝獅,結構簡單、質量較輕,更易於表演。相比之下,黎偉的作品更傾向藝術品方向發展。


累到直哭不止一次想放棄


說起自己的學習生涯,歐琦輝伸出了雙手,「手指都變形了,而且不能做指甲。」歐琦輝笑著說道,其實學做獅扎會上癮,就像小時候媽媽打毛衣一樣。不過,由於時間有限,她只能逮住碎片化的時間見縫插針地扎一下。歐琦輝說,她特別感激學校的照顧,周一到周五會安排一個上午時間讓她去學。採訪時,她把一個獅頭放得遠遠的,還不好意思地說:「不能碰,一碰到我就忍不住想扎一下。」


歐琦輝拿起手中的一個獅扎告訴記者,就這麼小個的獅頭,裡面就有1300多個鐵絲纏繞的節點,而為了讓自己能夠熟練地記下來,她會重複地做底座,反覆地記憶。歐琦輝坦言,最怕的就是用傳統的竹篾扎獅頭骨架。「竹篾很硬且有很多的倒刺,稍不小心就刺到了肉里,需要用針來挑出去。」不過好在現在已經逐漸選用鐵絲和鋼絲來扎。「鐵絲很硬,通常需要人用手指掰成自然的弧度,我的力氣比較小,總感覺很費力。」歐琦輝說,5年的學藝生涯中,她哭過不少次,也曾不止一次想放棄,「不是我不能忍受其中的艱苦,而是覺得沒時間陪孩子。」


以前歐琦輝很享受晚上扎獅頭的時光:在燈光和音樂的陪伴下,丈夫看書,兒子玩樂高積木,而自己則在茶香中靜靜地扎獅頭。不過,兩年前女兒出生後,歐琦輝的生活與扎獅頭就產生了衝突。她既希望陪著可愛的女兒也想堅持自己的扎作,內心的兩個小人不斷扯來扯去,最終讓歐琦輝崩潰到哭了。「最後我還是調整過來了,我學會了規劃時間,我媽媽會幫忙哄小女兒睡覺,每晚8點半到9點半,我又可以扎獅頭了。」歐琦輝說。她的兒子覺得媽媽很辛苦,他用稚嫩的童聲說:「我要用機器編程來做獅頭,讓媽媽不用那麼辛苦。」


扎獅頭四大工序

扎獅:先用竹篾、砂紙為主料扎出獅胚。


朴獅:再用砂紙、紗綢為原料朴獅,一般里外蓋三層砂紙,中間夾以紗綢把獅胚糊起來。


寫獅:用油彩上色,勾畫花紋。


裝獅:組裝時要用可活動的連接裝置把下巴、睫毛和耳朵裝上,以便這些部位能自由開合。


文/廣報記者劉鵬飛、馮嘉敏 圖/廣報記者龍成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洋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三水區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月啟動
烤乳豬、白切雞看著都想吃?石刻「滿漢全席」60萬一桌
南粵先賢館佛山有十賢 葛洪、惠能推動佛山宗教文化發展
廣州一千年前就有「自來水」?竟然是蘇東坡設計的!
創意注入 「鰜魚」新生 引入文化創意產業年內完成規劃調整

TAG:大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蜀山派傳統紫砂技藝傳承人
霹靂布袋戲參展IDO!三十載傳承創新演繹新派武俠
民間烙畫藝人鐵火繪丹青 三十餘載傳承中創新
《魔獸世界》PTR開放牛頭人傳承套裝任務線
網易遊戲520熱愛日:創新傳承經典 夢幻西遊玩界大開
白族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巡展昨在廈門市華僑博物院拉開帷幕 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
揚州雕版印刷史第一位女傳承人 守正創新雕出古籍新韻
動畫鏈接世界 中國卡通傳承創新揭開動漫新篇章
傳承藝術致敬經典 川話版《茶館》首登珠海
傳承中創新 廣東汕頭非遺潮陽剪紙煥新彩
經典遊戲傳承《仙劍奇俠傳》手游版開啟預約活動
傳承中華首飾文化 展現匠人智慧結晶——暨琳朝珠寶新品發布會
歷史的傳承和彌新,3D列印掀起文物展示新方式
傳承中的藝術化創新 松下ALPHA阿爾法洗衣機跨界圈粉
走近民間藝術 傳承新泰文化
傳承與創新,南陽現第「四寶」——艾灸寶
內蒙古民間藝術大師:於和平和她的契丹刺繡傳承路
傳承與革新:西方學界關於 歐洲早期中古史研究的新進展
比拼手上功夫,傳承書法藝術!湖濱區臨帖大賽舉行
《魔獸世界》8.2牛頭人傳承護甲任務線:凱恩血蹄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