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皇帝收復台灣:放開手腳狠命打,人可不留,國土一寸不能丟!

康熙皇帝收復台灣:放開手腳狠命打,人可不留,國土一寸不能丟!

清朝康熙皇帝是清朝少有的雄主明主,無論是治國理政還是軍事才能方面都有著卓越的成績,康熙皇帝8歲登基,14歲剿除朝廷權臣鰲拜,從此獨攬朝政大權,22歲又開始征伐三藩,將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個老傢伙打的毫無招架之力,平定三藩之後,康熙開始著手收復台灣,開始的時候,康熙本來想通過和談的方式來解決台灣問題,但是台灣的鄭經卻始終漫天要價,提出各種不靠譜的理由,後來三藩造反,大清王朝岌岌可危,台灣勢力趁機與三藩勾結,放棄與清朝的談判,不就之後就全力反撲,攻佔了廈門、潮州等地區。康熙皇帝收復台灣:放開手腳狠命打,人可不留,國土一寸不能丟!

幾年後,吳三桂兵敗身死,而台灣也迅速縮回了頭,向清王朝伸出了橄欖枝,但是這不過是台灣方面的緩兵之計,實際上鄭經想通過和談的方式來拖延時間,對於清朝的康熙皇帝來說,能夠通過和談來解決問題是最好不過的方式了,因此康熙平定三藩之後還是非常有誠意的想要和台灣談判,但是台灣卻絲毫不給康熙皇帝面子,提出了變相獨立的要求,要求自己和高麗、琉球一樣得到獨立屬國權利,康熙皇帝死活不同意,於是雙方的談判就這樣被擱置了下來。康熙皇帝收復台灣:放開手腳狠命打,人可不留,國土一寸不能丟!

第三次談判失敗後,康熙皇帝已經失去了再和台灣鄭經等人叨叨的耐心,於是對台戰爭計劃被提上了日程,康熙封 台灣降將施琅為水師提督,權力策劃攻台事宜,而當時的福建總督姚啟聖也全力配合施琅,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在開戰之前,康熙皇帝給施琅吃了一顆定心丸,讓施琅放開手腳打:人可以不留一個,但是國土必須一寸不能丟。康熙皇帝收復台灣:放開手腳狠命打,人可不留,國土一寸不能丟!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著兩萬水師和二百艘戰船踏上了戰爭之路,開始對於清王朝的軍事行動,台灣十分蔑視,因為他們知道滿洲八旗兵都是騎慣了馬匹,在草原上可以橫行無阻,但是在水戰方面卻絲毫沒有經驗,於是台灣信心滿滿的來迎接這場戰鬥,台灣當時不僅集合了島內所有的水師,而且還聯合的當時的東瀛,來攻擊清王朝的水師,兩軍在澎湖海域進行了生死搏鬥,此戰一直打了七晝夜,結果雙方誰也沒佔到便宜,死傷慘重,而日軍看到台灣實力比較弱,不打招呼就逃走了。康熙皇帝收復台灣:放開手腳狠命打,人可不留,國土一寸不能丟!

最終清軍在海戰中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成功的收回了台灣,而鄭經的兒子們也紛紛向清王朝投降,在此一戰中,清朝水師擊沉了台灣戰船159艘,擊潰士兵12000餘人,當時的屍體鋪滿了海面,海水都被染紅了,清軍調整軍備之後,繼續進攻台灣島,沿途遇到抵抗,一律斬殺,扔進大海,台灣自知無力抵抗清軍的攻勢,於是在7月27日向清軍投降,而鄭經的兒子鄭克爽也被剃髮,投降清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儒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位皇帝一生寫了四萬多首爛詩,還盜取大臣的作品,編了本詩集!
他親手創立清朝,一生最愛此女,死後愛人遭無良兒子如此報復!
他因為權力被很多女人所愛,但此女卻揚言要嫁能殺他的人!
大槐樹子孫十大不為人知的習俗,如果你知道3個就是大槐樹子孫了
朱元璋時代的貪官真的很悲慘,看看這些手段你就知道了!

TAG:鴻儒知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歐洲最寒酸的國家:沒有國土只能租借大廈,不交房租還可能被趕
這個傻皇帝,不但收復了丟失的國土,還讓唐朝再次中興
一句「都是自己人」,最終導致中國再也沒能踏足這塊曾經的國土
日本要賣掉台灣,台灣人民想湊錢買回國土,李鴻章不僅不接受,還加以威脅阻攔
一條河的距離,兩個不同的世界,他們一生的夢想就是能踏上中國土地,你怎麼看?
張學良自述自殺經歷:不為情傷,不為戰敗,不為丟國土,只為父親
貓咪趴在陽台上巡視自己的國土,被打攪後滿臉的不耐煩
中國土帥一句話揭露女足存在的「致命缺陷」,若不解決奪冠太難?
印度國土面積不大,人口卻要趕超我國,為何不控制呢?莫迪很無奈
此國國土遼闊,軍隊卻只有六萬人,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韓國人:射瞎李世民,逼他們割讓國土,亞洲一半都匍匐在我腳下!
大清祖制:皇帝在位,凡丟失一寸國土者,死後不配享有此物
清朝皇帝死後的最高榮譽,墓前擺放此物,證明國土一寸沒丟
此國越界占我方國土,耀武揚威:就不還!這個人出手霸氣拿回
老是割地賠款的清政府,為什麼還會留下那麼多的國土?你都不敢信
清朝最無能的大臣之一,好事情都可以辦砸,差點丟失大片國土
一戰末期,列寧不惜割讓大片國土求和,是否合理?看完後明白了!
中國土豪撒鹽哥餐廳一擲千金,菜上來卻不敢吃,網友:慫了!
這裡比香港國土要大,被沙俄佔領後中國不放棄,現在被收回!
奸臣愧疚說:不該罵你,也不該不聽你的!忠臣:願死在國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