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陽,出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杜甫的詩名少有人及,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拾遺和工部都他曾經的任職與工作單位,草堂是他在成者的暫居地,用這樣的詞來稱呼他,人們容易理解,但是,他為何又被人稱為「少陵」呢?

原來,杜甫的詩名雖盛,但是,他的一生卻極不得意。他的前半生科考總是失利,客居長安十年,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真到天寶十四年,杜甫才被授予河西尉,這種無級無品的小官當然不是杜甫所想,「不作河西尉,凄涼為折腰」,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接著,時局更加動蕩,著名的安史之亂髮生了。為了混個好前程,杜甫又不遠萬里投奔肅宗,結果,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當郭子儀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成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肅宗,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成都尹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 也稱「浣花草堂」。後被嚴武薦為節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節縣。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廣德二年(760年)春,嚴武再鎮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將近兩年。嚴武表薦杜甫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做了嚴武的參謀,後人又稱杜甫為杜工部。廣德年四月嚴武去世,杜甫只得離開了成都,踏上當湖漂泊的旅途。於大曆元年到達夔州(奉節)。投奔夔州都督柏茂林,受到柏茂林的翻心照顧,杜甫才得以在此暫住。

大曆三年,杜甫思鄉心切,乘舟出峽,先到江陵,又轉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嶽陽,這一段時間杜甫一直住在船上。大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一代詩星就此隕落。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說完杜甫的一生,再來說說他被「杜少陵」的來歷。

原來,杜甫在長安求職期間,曾經在杜陵與少陵附近住居過很長時間,杜陵不僅是漢宣帝的陵寢,更早時就是地名,這地名還與杜氏家庭有關。

史載,西周宣王時有大夫杜伯封於杜,就是後來杜陵的所在地,秦武公時為杜縣,西漢宣帝時在東原上築陵,才改名杜陵。杜陵東南處,有小陵,為宣帝許皇后葬處,又稱少陵。

那裡他杜家先祖的發跡地之一,所以在長安期間的杜甫常常流連於此,並自稱「杜陵布衣」或「少陵野老」。所謂的「布衣」與「野老」都是表白自己身份的,只是個功不成名不就的普通讀書人。之所以加上少陵二字,表達的是對人功績的緬懷。

生於鞏義卒於湖湘的杜甫為何被人稱為杜少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伯益 的精彩文章:

這位詩人你認識:才華滿腹卻十考不中,被宰相女兒暗戀卻遇見光死
粥伴侶:蒸出來的綠色簡版雞刨豆腐,你絕對沒吃過
日本一海島因不允許女人踏足竟獲世界遺產提名,日本為何還不滿意
盲乞丐討不到錢一美女寫句話就讓路人紛紛給錢,她到底寫了啥?

TAG:黃伯益 |

您可能感興趣

若覺人生無作為,何妨一讀杜少陵
《晚晴簃詩匯》招炯甫穎叔張聽菴觀察飲杜少陵祠等
世人誰,真解杜少陵
「杜少陵秋興詩 趙孟頫·早年書法
來楚生隸書欣賞《杜少陵七律六首》
「大唐詩聖」杜少陵?2?品經典
清朝這位知縣寫的行書《杜少陵詩冊》,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