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溫度一年比一年高了,什麼原因?
地球的內部究竟有多熱?地心的溫度可能高達5500攝氏度,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地幔的溫度高達1410攝氏度。
這項發現揭示了地球海洋之下的地幔——地殼下方延伸到地球內部液體核心的區域,厚約2865公里——比科學家先前認為的要高110攝氏度。這項發現將幫助科學家更準確地模擬地球的許多地球動力學過程,包括板塊構造。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Emily Sarafian表示,有這樣一個熾熱的地幔可意味著地幔粘性較低(更容易流動),這可以解釋地殼構造板塊如何能在上層的軟流圈中流動。
溫度對軟流圈的影響有點類似於熱溫度對蜂蜜的影響。如果把蜂蜜放在冰箱里一個小時,拿出來之後它將變得無法流動。而如果把蜂蜜放在爐子上加熱,它會很容易流動,因為它更熱。
神秘的地幔
有許多線索表明,地球海洋下的地幔非常熾熱。例如,它會產生從水下火山噴發出的岩漿。然而,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科學家不能到達地幔,並直接測量它熔化的溫度。
相反,科學家通過結合各種礦物組成的粉末,在實驗室中製造出地幔岩石。然後,科學家把這種人造地幔岩石置於地幔壓力和溫度的環境中,以確定這種岩石在給定壓力下的熔化溫度。通過在間隔很小的時間和不同的壓力下來逐漸升高溫度,科學家可以準確地注意到它們的合成地幔岩石是否熔化——這就是被稱為地幔固相線的條件,是地幔岩石開始熔化的溫度。
但這個實驗有一個主要問題:水。
地幔岩含有少量的水,但確保這些實驗室樣品中的水量正確,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此外,大氣中含有水,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吸附了一些未知量的水,它們不是完全乾燥的。
科學家意識到這個問題,但他們從來沒能夠量化實驗中有多少水,因為在實驗運行期間,在地幔壓力和溫度下生長的礦物顆粒太小,無法用當前的分析技術測量。
可以理解,科學家需要在這些實驗中考慮水,因為岩石中的水會降低岩石的熔化溫度。在過去,研究人員選擇在乾燥的合成岩石上做這個實驗,然後通過數學方式把水加入方程。
然而,這項新研究發現,由於大氣中的水,這些「乾燥」實驗實際上並不幹燥。相反,它們包含與在地幔中大致相同量的水。因此,通過數學上添加水來校正結果是不必要的,反而會使結果不準確。
橄欖石來拯救
一種稱為橄欖石的礦物能幫助Sarafian和她的同事,以另一種方式來解決這個難題。橄欖石顆粒大約為細砂的大小,並且足夠大,能讓研究人員可以準確地測量顆粒內的水分。此外,橄欖石是一個很好的候選者,因為它在地幔中天然存在。
Sarafian說道:「我們以相同的方式進行了先前科學家所做的熔化實驗,把合成岩石置於高壓和高溫下,但是通過將這些顆粒添加到我們的實驗中,我們就有一個足夠大的目標來分析含水量。」
結果發現,樣品最終具有與地幔相同量的水。這意味著科學家不必使用任何方程來修正他們的數據。


※宇宙是真空狀態,到底能不能聽到聲音?
※仙女星系向銀河系急速衝來
※銀河系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巨型蟲洞
※宇宙空間中的恆星真的會相撞嗎
※這種粒子的速度快於光速
TAG:浩瀚宇宙 |
※為何地球溫度一年比一年高,原來與我們自身有關!
※地球已形成45億年,為什麼地核溫度還這麼高?
※一年有四季,那麼月季在什麼溫度下可以施肥?
※溫度高了,我們有空調,那地球呢?
※如果地球溫度幾千年內上升一百多度,人類也會慢慢適應嗎?
※這個秋天,溫度還可以再低一點!
※如果地球表面溫度提高到50度且持續一個月,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個夏天不算什麼,地球上出現過的最高溫度是多少度你知道嗎?
※世界最「神奇」小鎮,一半地上一半地下,最高溫度常年達50℃!
※地球經歷了40多億年,內核溫度還是那麼保溫?
※上海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卻經歷了極寒的一天
※夏季扦插選這3種花卉,溫度越高,生根越快,一點不懼高溫
※人到中年,一壺好茶,生活有了溫度,生命有了厚度!
※一日禪: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地球一旦到達最高溫度閥值,那麼最後一批人將收拾行李去兩極地區
※天氣這麼熱,溫度這麼高,汽水要來一瓶不
※人到中年,一壺好茶,生活有了溫度,生命才有了厚度
※最低溫度下來了,儘管只有一度,但早晚是否已經有點涼快了?
※如果地球上的溫度突然升到150度,持續一天時間,藏在哪裡才能活命?
※都說冷空氣下沉,為何萬米高空是零下幾十度,比地面溫度還低?